孫中山“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出自孫中山先生的手書,該墨寶至今仍保留在台灣(台北)中正紀念堂所保存,1923年1月,蔣介石請孫中山先生揮毫書聯,中山先生即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中山先生墨寶原跡上有一句‘介石吾弟撰句囑書’字樣。”因此聯是書給蔣介石的原因,以往在大陸通常把這幾個字去掉,變成了不完整了。
“養天地正氣”見《孟子·梁惠王上》:“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正氣本指一種養生之道,後經文天祥《正氣歌》,其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擴展,將天地正氣賦予了高尚品德、堅貞氣節、嫉惡如仇、維護正義和為民效力等人格化內涵。“法古今完人”是崇尚追求盡善盡美的個人道德情操,培養頂天立地之人格。有高尚之道德,方有高尚之人格,有高尚之人格,方有高尚之人生。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我的理解是----培養天地間堅毅不屈的浩然正氣,效法古今完美道德的聖賢。為何要“養天地正氣”----因人的正氣不是與生俱來的,正如邪氣也不是人所固有的一樣,正氣是需要培養的。剛出生的嬰兒就如同一張白紙,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人和事和所處的各種環境在白紙上刻畫出五彩繽紛的圖案,於是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品格。社會環境對人的健康成長或多或少存在不利因素,而且時下不利因素正在增加,人的正氣也就不那麼純淨,甚至被邪氣占了主導地位了。於是天地之間的正氣逐漸減少,正邪之間此消彼漲,社會風氣就惡化了,惡化的社會環境反過來又影響人的成長,從而又減少了天地之間的正氣的養成,以此達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有必要去“養天地正氣”。正氣增加,邪氣相應減少,社會風氣變好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對人的思想有所淨化,又促成了正氣的增長,這就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了。養正氣,絕不是僅僅是去培養下一代的正確的思想,而要從自我做起,養成正氣凜然的人格。現今物欲橫流的年代,養正氣說來容易,做起來就有困難了,所以我想最低標準是做一個好人,盡量不要做壞事,力所能及地幫到人家,就很不錯了。也就是——氣象要高曠,而不可敕狂;心思要縝密,而不可瑣屑;趣味要衝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是東吳大學的校訓,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這是東吳大學的校訓,
一般說來,大學的校門是一座大學最引人遐想的地方,它凝聚著大學的曆史,傳遞出時代的信息,迎接著未來的希望。在東吳大學的校園中,有一座簡樸傳統卻又宏偉莊嚴的校門,正麵刻東吳校名,背麵上端橫刻英文校訓。門柱上則豎刻“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中文校訓,作為東吳精神的精髓,卻成為了今天蘇州大學的經典象征。校門將喧囂嚴嚴實實地關在門外,踏入校門的那一刻塵世繁華頓時換作書生意氣撲麵迎來。今天依然被刻在蘇州大學校園內鍾樓後麵的那個白色的門樓兩邊,被來來往往的學子們所瞻仰.作為東吳精神的精髓,這裏顯然已經為大家所熟悉,成為了蘇州大學的經典象征.
一九二九年,時任東吳大學校長楊永清將此做為東吳大學校訓。東吳接獲訓令:“本年七月呈準立案。”1945年8月,偉大的抗日戰爭勝利。12月初,東吳在蘇州複校。明年,蔣去中山陵,見紫霞洞附近景色優美,認為是塊風水寶地,想死後葬此,先建一亭為標誌。亭成,蔣手書“正氣亭”三字,還配以自撰的“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楹聯。1948年,東吳大學重建校門,正麵刻東吳校名,背麵上端橫刻“UNTO A FULLGROWN MAN”英文校訓。門柱上則豎刻“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中文校訓。
*************************************************************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又一出處解釋
文天祥
正氣歌並序
餘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曆
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簷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 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
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
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 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