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資訊預告丨紀錄片《楹聯裏的中國》帶您從楹聯中窺探千年名勝,聆聽時光密語

預告丨紀錄片《楹聯裏的中國》帶您從楹聯中窺探千年名勝,聆聽時光密語

2020-01-27 23:14:22未知中國紀錄片網 0條評論

“楹聯”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實際上它就是對聯的雅稱,每個中國人都再熟悉不過。從垂髫稚子幫著家中長輩端端正正貼好一副春聯開始,這種古老的文化形式便深深植根於我們的血液之中。

在短短兩行文字中,既可以講述一個故事,也可以道出一段人生,可以寄情,可以言誌,可以是流芳千古的鏗鏘力作,可以是茶餘飯後的戲謔小品。它表達了人們的思考和感悟,也蘊含著無窮的哲理和智慧,它傳承了前人的精神力量,更承載著千百年來人們的美好期許。

紀錄片《楹聯裏的中國》講述了中國獨有且全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楹聯的前世今生,全片既有曆史、典故、軼事,也有現實、風物、人情;尤其注重與當下的共鳴和聯係。

十集節目分別以“辭舊楹新、筆墨機鋒、對中童趣、聯中覽勝、聯采眾長、根脈相連、聯裏人生、聯裏風景、行業聯話、聯耀古今”這十個小主題展開,不僅收錄了流傳千百年的巧對妙聯,也尋訪了當今社會中各具特色的對聯,由對聯引出人物和故事,從而展示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和精神力量。

隨著白話文的普及、語言習慣的改變、城鄉形態的變遷,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使得楹聯也深受影響。雖然不少關於楹聯的風俗逐漸消失,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仍然保留著大量的楹聯,這些楹聯裏記錄了鮮活故事,人物風流,不僅是一種日常生活的藝術化的應用文體,更表達了中國人特有的道德情結與生活方式。

讓我們一起,行大江南北,品鑒各式各樣的巧對妙聯;溯時間長河,追尋中國楹聯的前世今生。


第四集《聯中覽勝》


在中國有著數不清的名勝古跡、其中又有著數不清的楹聯。它們不僅描摹景色、營造意境、富於哲理、充滿智慧,更記錄了名勝背後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江蘇蘇州,有著五百多年曆史的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也是人們學習文學藝術和建築設計的聖地,每天接待遊客上萬人次。

不過,並沒有太多人知道,其實是明朝才子文征明成就了拙政園最初的設計意境,而園內的幾副對聯,也悄悄記錄了,文征明在經曆了並不順利的大半生後留下的感悟和軌跡。

在中國數不勝數的寺廟裏,還有一座被一首唐詩捧紅了的千年古寺,這便是寒山寺。一直以來,大家對寒山寺的認識大多來自於唐詩《楓橋夜泊》,不過寺中一副不太引人注意的對聯,卻道出了這座古寺背後不為人知的滄桑。

四川成都的武侯祠,是諸葛亮、劉備等蜀漢英雄的紀念地。在無數讚譽諸葛亮的名家之作中,有一副“攻心聯”,不僅有著不尋常的來曆,還因為它背後的玄機被公認為中國傳世名聯之一。

成都市錦江邊的望江樓公園,並不是一座尋常的公園,而是為了紀念一千多年前蜀地的一位獨立女性——薛濤而建造起來的園林建築群。薛濤是唐朝女詩人,飽覽詩書,才華橫溢。雖然她的名字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但是園中的對聯,卻記錄下了這位才女的特立獨行之處。

在嶽麓書院,一副“最牛門聯”,究竟是湖南人口氣狂妄的自誇還是人才輩出的寫照?楹聯是我們觀賞景色最生動的說明書,它帶領人們穿越古今,聆聽時光的密語。  


第五集《聯采眾長》


最工整的形式,最凝練的語言,最蘊藉的感情,最豐富的想象力。楹聯發展到今天,博大精深,對仗的手法更是被用到極致。那麼,這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是怎麼來的呢?

王群海是秭歸縣的一名特型演員,他塑造的屈原形象在當地可以算得上家喻戶曉。湖北省秭歸縣,位於長江西陵峽兩岸,是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在這裏,各種關於屈原的紀念活動非常頻繁。其中有一種,和楹聯的誕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因為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序》,位於江西南昌市贛江東岸的滕王閣名滿天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兩句大家最熟悉的名句中,隱藏著對聯向前演變的強大動力。 

楹聯最終在清代進入創作的黃金時代,將“對”的手法發揮到極致。無論在藝術上還是種類上都出現了更多的形式而因此欣欣向榮。名家、高手輩出,鄭板橋、紀曉嵐、林則徐、左宗棠、張之洞等群星燦爛。百字以上的長聯出現,使得楹聯又有了散文化的特點。

對非小道,聯本大觀。楹聯是中國文學大家庭中的一員,它竟然和詩同源,從先秦便開始孕育。而楚辭抑揚頓挫的吟誦中,也隱藏著楹聯誕生的秘密。滕王閣裏的千古名句,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都是楹聯的老師,它從各種文學形式中汲取了力量。一直走到明清,楹聯才終於達到成熟。





第六集《根脈相連》



曾經,中國人把對根的眷念,書寫在世代相傳的楹聯裏,今天,人們怎樣用楹聯延續鄉情血脈?

老北京胡同裏,老伍和崔掌櫃兩個人,一家一家“搶救”那些即將消失的門板楹聯。老北京的門板楹聯是直接雕刻在兩扇大門上的,也叫“門心對”,直觀地寫出了平民百姓對生活的心願,曾經是四合院的標配,承載著胡同裏每戶人家賴以維係的精神根脈,如今已經很難見到了。這一老一少,一個記錄,一個傳播,想要留住幾代人的兒時記憶。

閩西大山中,楹聯上的家風家訓是土樓居民世代相傳的寶貴財富。40年來,在兄弟姐妹都上了大學,陸續離開了土樓後,阿耕叔依然守護著這個他無比眷戀的家園。他操著一口客家普通話,為來到振成樓的遊客義務講解這些祖先留下來的立身處世的格言。

甘南古城中,四百多年來,人們從未間斷地用一場楹聯燈會延續著數百年的鄉情血脈。在大洋彼岸,楹聯還隨華人、華僑的腳步漂洋過海。遠離故土的遊子,用楹聯寄托對故鄉的思念,海外遊子的心意在一副副楹聯中呼之欲出。在全球華人地區以及受漢語漢字文化影響的地區,也總能找到楹聯的蹤跡。這是對於故土的依戀,也是文化根脈的延續。

楹聯,是我們先輩傳承有序的生活方式,是秉持耕讀傳家的哲思執念。那些古老的楹聯裏傳遞著修身、齊家、創業、報國的道理,它猶如閃爍的光,照亮我們來時的路。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楹聯裏的中國名勝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