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作為一種官學之外的獨立教育機構,源於唐,盛於宋,衰亡於清末,曆時千載。作為一種中國士人的文化組織,它對學術的發展、思維習慣及倫常概念的養成等都有著重大貢獻。
宋代學者王應麟的《玉海》曾經對書院作過解釋:“院者,垣也。”書院是指用一圈矮牆將建築物圍起來而形成的藏書之所。可見,書院與書有著密不可分的緊密聯係。
百姓書院,一座坐落於鄭州園博園的書院,或許並無所謂的藏書旭旭,但卻在楹聯文化的書法展示上別出心裁,不僅作為一種傳播文化的管線,更是對中華文明的繼承和傳承。
在百姓書院的垂花門正前方,“芳華一覽”四個大字,骨法清健,它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及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王乃勇所書,意為放眼望去繁花似錦。兩側懸掛楹聯“裝點繁花凝月色,惹來晨露濕書香。”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國畫家協會常務理事白金堯所書,意在表達月光凝聚在那些繁茂的花上好似裝點一般,便也招惹來了清晨的露珠使得書本露水點點。
在百姓書院的垂花門後方,“妙境垂花”筆健豪邁,神韻瀟灑,是由我國著名書法家、中國傳統詩書畫協會理事劉國華所書。意為繁華垂掛於如此神奇美妙的境況之中。兩側懸掛楹聯為“滿院書聲,清風有詠;一簾花影,明月時來。”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晨所書,意在表達滿園書聲琅琅清風也跟著來和,在月光的漫撒之下,這垂掛的花兒形成了一簾花影。
在北側廂房上“文脈孳乳”落筆如煙,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米鬧所書,意為文章的線索傳承不息。兩側懸掛楹聯“伴我讀書,幽花偶放兩三樹;與春對句,啼鳥時聞四五聲。”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王晨所書,意在表達院中些許偶然綻放靜幽的花兒像是在陪我讀書一般,時不時聽到幾聲鳥兒的鳴啼聲,似是在與春日吟詩作對。
在南側廂房上“魁鬥文光”飄若浮雲,矯若遊龍,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鍾海濤所書,意為像魁星一樣具有絢爛的文采。兩側懸掛楹聯“山海襟懷,治學惟思天下計;鯤鵬誌向,求知莫負眼前春。” 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耿自禮所書,意在表達胸襟和胸懷如同山海般廣闊,研究學問也希望能站在天下大計的角度上思考,像鯤鵬一樣具有遠大的誌向,探求知識的同時切莫辜負了眼前的美景。
在主殿一樓正麵“德音和眾”懷素如壯士拔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此便是由我國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程誌宏所書,意為善言使百姓和順。兩側懸掛楹聯“半畝方塘,莫辜負源頭活水;幾分淨土,好消磨畫裏書聲。”是由中國書法名城聯誼會常務理事,中國書協會員程崇正所書,意在表達即使是很小的池塘,也切莫辜負這塘中之水的源頭,在這片雖小但卻無塵世的汙染的一方天地,用來消遣讀書畫作也是極好的。
在主殿一樓背麵“敦興教化”樸實無華而兼鈉乾坤,是由鞏義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周占龍所書,意為使教育感化興盛厚道。兩側懸掛楹聯“莫負韶華,詩書不厭五車滿;自多楷範,聖哲皆從百姓來。”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協常務理事西中文所書,意在表達不要辜負自己美好的年華,即使學富五車也不嫌其多,楷模典範本就繁多,聖人哲人均來自於民眾之中。
在主殿二樓正麵“振鐸傳薪”字形正倚交錯,跌宕有致,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劉顏濤所書,意為願學問的教授在師生間遞相授受。兩側懸掛楹聯“大雅生春,讀書且記聖賢語;中原振鐸,報國長懷憂樂心。”意在表達德高而有大才的人如春日般生機勃勃,學習學問時一定要把聖賢之語牢記心中,中原大地從事教職的學者,在報效國家之時心中常有為天下而憂而樂之心。
在主殿二樓背麵“庠序興邑”筆勢雄奇,姿態橫生,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王鳴所書,意為從事教育事業傳播文化使縣域興盛。兩側懸掛楹聯為“陳品無言,與時空對話;遊人有興,替風物傳情。” 意在表達陳列的展品雖不能言語,但卻能與時空進行交流,遊玩之人興致盎然,代替這些地方所特有的景物來傳情達意。
另在百姓書院兩側還有兩個亭子,分別為“春風亭”,“退遊亭”。“春風亭”曼卿之筆,顏筋柳骨,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周口市政協書畫院院長張文平所書。“退遊亭”鐵畫銀鉤,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協常務理事西中文所書。
這裏雖無琅琅書聲,卻有著文明禮儀教化激活書院的靈魂,在傳承中華傳統文脈,願書院千年弦歌不絕,文脈延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