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教育楹聯創作展才華
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裏,本市紅橋區天穆小學和清源道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將增加一個新環節,那就是老師在教授完每篇課文後,會為同學們展示一副“題課文聯”,通過對聯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而這近四百副“題課文聯”是由本市77歲的退休教師張樹賢根據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撰寫的。
2001年,時任天津市楹聯協會副會長的張樹賢就在長治裏小學等學校開辦了楹聯班,在校方支持下,楹聯課作為小學生的選修課程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而說起為小學語文課文創作“題課文聯”,還要從張樹賢的“家教”經曆說起。
身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退休後的張樹賢經常在家裏輔導小學生做語文作業、寫作文,也教授一些楹聯創作的基礎知識。當時,有著20多年楹聯創作經驗的張樹賢為了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記憶和理解,會為重點課文創作一副對聯送給學生,時間一長,他積累了“題課文聯”近兩百副。這種創新的語文學習方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張樹賢也在《小學生學習天地》、《智力》等刊物上發表了部分“題課文聯”創作。今年年初,為了給曾經工作過的天穆小學編纂校史,張樹賢開始翻閱自己保存的資料,看到七八年前的這些“題課文聯”,他想,為何不根據新教材進行完整係統的創作呢?張樹賢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天穆小學和清源道小學的支持,於是在原有兩百多幅對聯的基礎上,涵蓋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八本語文課本的近四百副對聯應運而生。
拓展視野師生家長共受益
最近,張樹賢正準備對天穆小學和清源道小學語文老師進行培訓。清源道小學副校長、有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的齊桂君是推廣“題課文聯”的支持者。她認為,內容淺顯、凝練的“題課文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家長的課後輔導都大有裨益。對於老師來說,一方麵這些對聯是對課文內涵、主旨的提煉和加工,有助於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突出重點;另一方麵這種靈活教學方式的引入,對教師授課方式也提供了新的借鑒,有助於教學水平的提升。對於學生來說,對聯在鞏固、加深理解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拓展知識麵;而通俗易懂的對聯,對家長輔導孩子學習也提供了更為簡單的方法。
張樹賢對即將開始的新學期充滿希望,“題課文聯”這種讓語文課文與對聯相結合的形式不僅能幫助小學生學習語文,同時也能借此推廣楹聯創作教育。他希望在清源道小學和天穆小學的嚐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並把這種教學方式推廣到更多的學校。
題課文聯讓語文課更生動
張樹賢認為,對聯這一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學形式,幾千年來之所以能讓人們喜聞樂見,是因為它有廣泛的實用價值。把對聯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或頌揚教材中的先進人物,或總結課文中心思想、寫作方法,用文中詞語撰寫成一副副“讀後感”式的“題課文聯”,在豐富教師授課內容的同時,也更加有利於家長輔導孩子的語文學習,對小學生提高語文成績會有所幫助。
根據課文的文體不同,“題課文聯”的內容側重點也不同。敘事文突出文章的主要故事情節和思想感情,比如《題月光曲》:
處境展才華,窗前初奏月光曲
傾情獻兄妹,世代褒揚貝多芬
再比如《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承諾聲洪,挖廢墟晝夜沒停雙手
救活子命,憑信念身心越冬親情
科技說明文突出文章核心內容,比如《題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觀地圖:美非海岸多呈吻合處
驚發現:古代環球不斷漂移說
詩詞突出韻律感和豐富情感,比如《題小橋流水人家》:
溪岸、小橋,故鄉流美韻
老屋、楊柳,心底蘊濃情
在創作這些“題課文聯”的過程中,張樹賢一遍遍熟讀課文,把教學要求的難點、重點作為創作的主要內容。將課文的中心思想、寫作技巧以及生字生詞通過對聯的形式展現出來,淺顯、直觀,易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張樹賢會把自己的創作拿給家人和平時經常交流切磋的楹聯創作愛好者評判一番。隻要是別人讀過之後覺得不能夠突出課文主要內容或中心思想的,張樹賢都會重新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