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公園是我市市區麵積最大的公園,是集名勝古跡、園林藝術、水陸遊樂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公園大門口有一副對聯,深紅色的木板、金色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聯曰:“八百畝城池,知是何年圖畫;數千年古牆,盡歸此處樓台”。
此聯很容易讓人想起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徐渭為西湖旁吳山撰寫的一副膾炙人口的對聯:“八百裏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燈火,盡歸此處樓台”。徐渭的聯今懸掛在吳山最高處的江湖彙觀亭前,聯中所描繪的景象和事物非常切合實境,因此置於該地就顯得恰到好處。據襄陽公園聯上的"庚寅"二字推測,此聯寫於2010年。很顯然,該聯文脫胎於徐渭的對聯。然而,徐渭聯經這樣一改,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下聯中的“數千年古牆”說法不妥,襄陽建城曆史有二千多年,但古城牆毀於元末,1365年鄧愈鎮襄陽時重新修複,曆史不過六百多年。
二、古牆如何盡歸此處樓台?此處樓台又何在?綜看下聯,屬於言不及義,無中生有。
三、上聯中的“城池”與下聯“古城”,對仗不工不說,“城池”是指城牆和護城河,已經包含了“古牆”,意義重複,關於對聯的弊病有個術語叫"合掌",即是如此。
四、下聯第一分句句尾“牆”字此處應該用仄聲,而牆是平聲,屬於失律。
五、此聯書法筆力蒼勁,但書寫問題較多,如:“仟”、“佰”寫法專屬於財會數字大寫,而非繁體,“千”和“百”二字古今無異,無需另費心思;此聯書寫還存在繁簡字混雜現象,如:“畫”繁寫應為“畫”、“台”繁寫應為“臺”; “庚寅”是歲而不是年,落款寫成“歲在庚寅年仲春”是不對的。
襄陽公園門臨市區主幹道,門口匾額、楹聯醒目。而此楹聯懸掛於公園也有好幾年了,稍有楹聯常識的人都能看出問題。襄陽公園遊客量大,每年外地遊客成千上萬,被人看出來會恥笑我襄陽人民沒文化!本人經常路過此地,也曾揪心過好多次。
如今,諸如此類的公共文化空間瑕疵問題在我們身邊還不少,民意反響較大。著名女書法家、市政協委員楊曉琳於今年2月政協會上提出議案,引起了襄陽市市委書記李樂成、副市長李德璋、宣傳部長胡和平等領導以及市文新局、旅遊局等單位的高度重視。在前不久由市委組織的專項工作會議上,與會人員達成共識:堅決維護公共文化空間的規範和潔淨!接下來,政府規劃並實施整改方案、各單位自查整改、專家組督導整改等一係列動作會在全市鋪開。
這的確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目前,市委市政府和各單位已經在行動了,而作為一名熱愛家鄉的市民,我更希望此項工作能夠做到深入紮實、持久有效。在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一、由政府成立"整治公共文化空間瑕疵"小組,組建公共文化空間專家組,並賦予相應的權力和經費支持。由兩組對市區公共文化空間發現問題並督促整改,長抓不懈;各市區單位及各縣市也要成立組織,解決問題。
二、對今後修複的古建築,新建造、裝修的仿古建築,其文字編撰、書寫必須由相關部門審核後再實施。
三、各學校要加強倡導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引導學生規範正確使用、書寫漢字,以寫錯字、病句、爛文為恥。
四、廣大市民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文化素質,尤其是一些文學愛好者和書法家,對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對拿不準的詩、聯、文字等要勤問、勤查,減少並杜絕問題文字。
襄陽是一座有2800餘年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全國書法名城,傳統文化在這裏應該得到發揚光大。維護公共文化空間的規範和潔淨,你我都有責任,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同為“文化襄陽建設”貢獻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