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資訊莆仙白額春聯的緣起與抗倭無關

莆仙白額春聯的緣起與抗倭無關

2017-02-28 22:57:30鄭龍騰偽文藝青年探索頻道 0條評論

按照舊俗,莆田人過春節,所張貼的對聯會在頂部留一截白色,俗稱“白額春聯”。關於這種風俗的緣起,常被人們解讀為與明代抗倭有關,即人們為了紀念在倭亂中去世的親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筆者亦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但當筆者近年來在南方多省見到類似的情況後,便有了不同的看法,認為莆仙地區白額春聯的緣起與抗倭無關,而它之所以有現今的解釋,是清初的先民假托於此為南明故國守製所致。

(潮州林大欽狀元府)

筆者對白額春聯與抗倭有關的質疑,主要在以下方麵:

一是白額春聯並非莆田的專利。在廣東省的潮州、揭陽、汕頭、汕尾、肇慶、中山、佛山、江門、陽江、茂名以及廣西的欽州、北海、桂林等地級市,均有張貼白額春聯的習俗。這些地方,除了潮汕地區曆史上曾有較嚴重的倭患以外,其餘地區在其時皆鮮有兵燹;而同樣曾遭到大肆屠殺的上海、浙江台州、溫州及福建寧德、福州等地卻沒有類似的習俗。

二是上述地區與興化大規模移民在時間和形式上均有偏差。雖然上述地方與曆史上興化大規模移民的區域接近重疊,但興化移民主要集中在宋末元初和明朝初年,兩者均遠早於倭亂發生的年代,且倭亂之後,莆仙地區已無大規模南下移民;再者,若上述地區的白額春聯與興化移民有關,則必也有“做大歲”習俗,但事實上卻並沒有。

(莆田澳柄宮白額聯)

三是白額春聯的始行與抗倭事件存在時差。明代莆仙地區遭受倭患最嚴重的年份是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而始建於抗倭年代的黃石戚公祠和東鎮祠、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的陳經邦大宗伯第等建築的大門門聯上,卻無白額春聯的做法;反之是一些清代建築,如始建於清初的市區西隱寺和江口園下關氏宗祠、重建於清代的白沙澳柄宮,才有了這種做法。而1562年與順治元年(亦是崇禎十七年,即1644年)相隔了82年。城殤之日,卻要等到近一個世紀再來紀念,這在情理上是不成立的。

四是地方誌中無明確記載或諱莫如深。現存的有明一朝的興化地方誌,編撰年份均早於嘉靖四十一年,故無倭寇侵犯的記載;但蹊蹺的是,編修於清代的府誌、縣誌,在對待這一異常重要的民俗文化上,均置若罔聞或諱莫如深,令人費解。

(潮汕民居丁憂聯)

五是白額春聯的做法與明代孝聯形製略有出入。中國人貼春聯的習俗,始於明太祖洪武年間,在此前均是以懸掛木牌代替,稱為“桃符”;隨著春聯的不斷推廣,到了明代中後期,亦衍生出一套特定的“孝聯”體係。孝聯又稱丁憂聯,是指古人在親人去世後守製的三年裏,為了與其他人家有所區別,所張貼的對聯,規定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待第四年喪服滿才恢複用紅紙,如潮汕地區的傳統民居就習慣在門上粉刷有鑲嵌著白、綠、黃三道邊的紅色門聯。生老病死屬世間正常現象,白、綠、黃三色輪替象征著失去親人之痛的程度在變化,而倘若一直強調白色,個中所隱含的悲愴,恐怕要遠超正常的生死輪回。

那麼,上述這些地方對各自地域所盛行的白額春聯又是如何解釋呢?在筆者走訪過程中,發現其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在潮汕及汕尾地區,人們普遍認為這種情況要麼是印刷廠在製版時,版麵小於春聯長度,所以會有一小截沒有印染,要麼是有“白頭到老”的寓意。相比之下,前者帶有一點敷衍的成分,後者更容易使人信服。

在中山、佛山及周邊地區,人們認為與清初的遷海令有關。順治十八年,清政府下令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裏;至康熙元年,輔政大臣鼇拜又下令將三十裏拓展至五十裏。在漫長的遷海期中,沿海漁民失去生計,不少人不得不鋌而走險,最終成為這一政令的殉葬品。沿海複界後,人們為了紀念死難親人,才在春聯頂部留白。這一說法,與莆田的異曲同工,也和白額春聯盛行的時間更加吻合,隻是難以成為廣西桂林等內陸地區產生類似現象的解釋。

在廣西地區,人們則認為這是為了表達白發父母在上、子孫後輩需銘記長輩恩情的意思,這又契合了白額春聯作為孝聯的一種本身的寓意。

然而,在筆者看來,同一種做法,在不同地區衍生出不同的解釋,這種現象本身值得思考。第一,放諸全國的視野,白額春聯的做法局限於閩粵桂三省十幾個地級市,在地理上帶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各地盛行白額春聯的做法,時間均在清朝初年;第三,白額春聯都有守製盡孝的寓意,但具體說法各有所指;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白額春聯盛行的城市,都曾是明末清初,南明政權從事反清複明活動極度頻繁的地區。

(潮州龍湖寨九牧林祠堂)

由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斷定,白額春聯現象出現在中國南方部分地區,其緣起乃是清初民眾自發為覆滅的大明帝國守製。早在南宋末年,福建、廣東的先民就曾追隨宋帝,直到崖山,他們的身體裏流淌著“節義”的血液;到了明代,閩粵桂雖然地處偏遠,但在科舉上湧現出了在全國占據相當比例的官員、學者和士子,這在當地百姓的思想上根植了一種蒙受覃恩的認同感;再反觀清初,禁海、遷海等一係列壓迫政策的頒布,激化了漢滿兩族的矛盾,在莆田和潮汕地區就曾出現天地會、九軍黨等反清複明性質的農民起義。當大勢已去的大明朝最終難以逃脫滅國的噩運,陷入絕望的民眾,就以這種方式,為故國守製。

除此之外,由於清初正是文字獄大行其道的時代,人們害怕遭到鎮壓,這才出現了有清一朝的官方記錄對此避而不談或諱莫如深、民間避其要害各執一詞的情景。至於在莆田,早前就曾有過假托於祭祀楊公太師以紀念陳文龍的先例,將白額春聯與明朝滅國前不久的倭亂聯係起來,也就不足為怪了。

俗話說約定俗成,莆仙地區白額春聯的緣起雖然與抗倭事件無關,但卻被賦予了一種同樣有著悲壯和英雄色彩的意義,正所謂非因此約而定,卻以彼俗乃成,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根深蒂固的闡釋。筆者作此文,並無意於顛覆既有釋義,隻為致敬那些在隱姓埋名中漸行漸遠的先賢和英烈。因為不論是何種解讀,它們都帶著一代一代的莆仙人抵禦侵略、憎惡暴政、對抗強權的錚錚鐵骨和崇德敬祖、珍愛和平、追求安寧的家國情懷。

——2017年2月18日於潮州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莆仙春聯緣起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