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世界是由無數個門組成的,各種事件門構成了網絡的真實世界。“門”似乎快成為一個貶義詞,因為大部分的事件門都是“很黃很暴力”。在網絡龐大的惡俗信息之下,門甘拜下風。著實,創造一個事件門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
在商戰中,事件門也是比比皆是。豐田樹立了個“豐田門”,其他企業立刻避而遠之;現代和LG的“召回門”,同樣鬧個沸沸揚揚。倘若還有其他企業再造個什麼門出來,那莫不真是天下大亂了。有人願意靠負麵擴大影響力,也有人願意以正麵形象示人。門不自覺的充當了傳播的“幫凶”。
隻聞古時商人喜歡附庸風雅,卻未嚐聞今日有商人敢赴前人之路。“對聯門”的出現,給充斥著銅臭味的商界帶來了一絲文化氣息,誰也未曾料到一個太陽能企業用一副對聯做出大文章。一副18字的上聯(太陽能出太陽寶太陽寶太陽能太陽能的太陽寶),難倒了上至七旬老人,下至7歲兒童。當人們正詫異太陽寶公司會用一副對聯來做宣傳的時候,也不禁捏了一把汗:明知道中國人現在都關心眼下的利益,誰還有閑情逸致去作對聯。我們的時間是以秒來計算,誰會用上幾天、幾個月的時間去思考這個千古絕聯。
參與者仍然紛至遝來,有人看中了萬元大獎,有人抱著僥幸的心理,也有人幾夜不睡覺去思考下聯。每個人都懷著不同的目的,但真正熱愛中國傳統楹聯文化的人又有多少呢?或許,我們更願意把“對聯門”看作一種文化現象,它的背後,是缺乏內在精神文化的中國企業們和漸漸逝去的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