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才 男,江西興國人。其作品文質兼美,多次獲中國對聯甘棠獎和中國對聯創作獎,二〇一九年獲中國對聯創作獎金獎提名,二〇二〇年獲得“中國當代優秀聯家”稱號。不少楹聯作品被全國各地風景名勝采用。
瓢
老成始識空,斯為脫出凡胎,破而立者;
淡泊莫過水,安得生來海量,持以飲之。
【莫非評】王靜安有“一切景語皆情語”之說,非但詩詞,聯亦如此。而詠物聯則以“遺貌取神”為“景語”,“有寄托”則為其“情語”。此作深得詠物聯三昧,平凡中又見高格。
門
欲避塵囂常設鎖;
為延風月另開窗。
【莫非評】我們先來看看兩個與此相關的聯。一是朱彝尊所題《山曉園聯》:不設樊籬,恐風月被他拘束;大開戶牖,放江山入我襟懷。二是西泠印社有一小樓署俞曲園墨跡聯為:喜延明月長開戶;貪對春山不下樓。朱聯是因為“恐風月被他拘束”,所以才“不設樊籬”;但此聯作者卻從另一角度來看,但願“常設鎖”,能夠擋住一些世俗“塵囂”。俞聯是因為想“延明月”,所以“長開戶”;鑒於此,此聯作者也是怕把自己憋壞,便沿用了“另開窗”這個辦法。俗話說得好:“聽人勸,吃飽飯。”忽然想到,這不是新才所思,而是“上帝之手”啊——當上帝把那一道門鎖住,就會把另一扇窗打開。
張騫
知九州亦彈丸相仿佛,襟懷自此開,後大國人臣,複生蘇,複生鄭;
拓千裏算兵刃隻權宜,蹇塞終須破,有春風絲路,與言漢,與言戎。
【武曉勇評】聯語口吻頗有清未讀書人“開眼看世界”的味道。而關照現實,亦居然毫無違和之感。常言所謂“推陳出新”,此聯居然不推陳而能出新,大可讚歎。高誦此聯,真不知該為作者而擊節,還是該為世界而長歎。
廣東羅浮山
此一半源於陸,彼一半源於海,朝午夕雲動山移,看靈秀有餘,攢而作嶺;
左幾峰讓與神,右幾峰讓與仙,道釋儒風生水起,想精華太滿,溢以為泉。
【林南評】一氣嗬成,諸分句之間,銜接綿密若不可分,至“左幾峰讓與神,右幾峰讓與仙”處,其空靈之態,令人拍案,直如無中生有矣。
洪洞水神廟
神居選霍泉水之源,降靈能及千疇地;
雨澤分大槐枝而遠,背井猶攜一片雲。
【寒天評】此聯優點一是“切”,二是“順”。上聯從主場(洪洞)起筆,言其庥護。下聯則從根祖文化發散,言其澤被四方,脈絡清晰,下結簡而有餘味。
牛
沃土情懷千載共;
春風事業一犁開。
【朱榮軍評】從情懷、事業著筆,寫牛寫到如此虛化而神行,牛。全聯唯二的實在字眼大概就是“土”和“犁”字,而這兩字也一起扣死了牛。
昭陵博物館迎賓堂
一物知情,千秋為鑒;
九嵕觀史,萬裏來人。
【張維社評】上聯“一物知情”,化用於“一葉知秋”。說明通過一件文物細致的跡象,可以領略到整個大唐曆史的興衰、榮辱等,從而成為教育後人的一麵鏡子。“鑒”雙關,唐太宗告誡臣子們的“三鑒”。下聯“九嵕觀史,萬裏來人”,指來九嵕參觀史跡的都是遊客,而遊客來自四麵八方、五湖四海,免不了在參觀期間來迎賓堂休息。此句簡潔明了,不僅點明了來人的身份,也流露出了迎賓堂的功能。
艮嶽
平地看中原,記曾小築丘山,欲補汴京東北缺;
文恬荒武備,論及禍殃花鳥,莫提宮苑靖康年。
【佳聯三百】自對式起句,娓娓道出艮嶽之來曆。下聯論事及人,層層遞折,欲說還休,激憤之情溢於言表。
中元節感懷
世界滄桑生死變平常,種豆得豆歸,請耕吾故土;
門庭蘭桂春秋無厚薄,祭神如神在,乃事我先人。
【佳聯三百】聯語平實大氣,波瀾不驚,氣定神閑、淡泊隨緣的心胸氣度於字裏行間時時可見。
【以下作品點評者:廣漢】
南京棲霞山老街金陵折扇館
不意鋪開千裏水;
有時疊起六朝山。
小中見大、對仗工巧是此聯特點。折扇雖小,內有乾坤。注意題目“金陵折扇”,三個要素:金陵、折、扇。寥寥數字中,如何切穩?
千裏水,這裏代指長江。六朝山,切南京。短短七言中,時空交錯縱橫,並以“鋪開”“疊起”來寫折扇。於若即若離中,得詠物之真諦。
拙政園卅六鴛鴦館
一池曾宿鴛鴦,願彩筆鴻題,天下芳名傳不老;
二月才生楊柳,聽賢人燕坐,吳中軟語話相逢。
卅六鴛鴦館是拙政園西花園的北廳,精美華麗,因臨池曾養三十六對鴛鴦而得名。館內頂棚采用拱型狀,既彎曲美觀,又利用弧形屋頂反射聲音,增強音響效果,使得餘音嫋嫋,繞梁縈回。
此聯上寫其聲名,下寫其功用。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對仗:鴻題,指大手筆題字;燕坐,即安坐,出自《儀禮·燕禮》。此二詞對仗不僅工穩,也非常恰當地點明了主旨,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啟下作用。
難老泉
三絕並相傳,此可尋晉水淵源,聖人心跡;
一生不能老,世猶多待澆禾黍,未竟文章。
難老泉為太原晉祠三絕(周柏、宋代彩塑及難老泉)之一。難老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岩層,《山海經》就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北齊時擷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命名。
此聯起筆總領,後分句自對以闡明。“晉水淵源”即指山海經故事。“聖人心跡”指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為紀念“桐葉封弟”的晉侯唐叔虞而建。下聯在“難老”二字上作文章。“待澆禾黍”指其澤被之功用,“未竟文章”指朱熹句“為有源頭活水來”,言盡而意不盡,值得玩味。
清明掃墓
客紅塵數十春,撒手曰歸,抔土終於能作主;
芟芳草兩三簇,燃香為奠,少年尚不識低頭。
此聯語極近平實,而上下渾然一體,近似說輪回。上聯談斯人歸去,唯能在一抔土中做主人,已讓人慨歎。下聯筆鋒一轉,拉回實景,以畫麵感造境。芟芳草、燃香、低頭一係列動作,切回主題。結句之“少年”,有雙重意味。一是指自己懵懂年少時,二是指隨行的後輩。但在上聯的竭力鋪墊下,無論是哪一種,“不識低頭”都頗有現實寓意。更著一個“尚”字,耐人尋味。
江心嶼信國祠堂
放眼即浙閩贛粵,半壁如何?一寸尚存,老臣不死;
立祠對河嶽日星,九天可鑒,千秋而祀,正氣有源。
此祠在溫州,祀民族英雄文天祥。起筆即蕩開到南明小朝廷之偏安地,半壁江山。讓人思緒回到那個動蕩的風雲年代,及文天祥等愛國誌士的勉力支撐。下聯虛寫一筆祠堂,隻為引入《正氣歌》之千古絕唱:“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其磅礴之氣,令人掩卷長思。
滄州山神廟
作幾間以庇眾生,看雪驟風狂,此天地誰能立足;
發一怒而終百忍,到山窮水盡,是英雄你莫回頭。
此聯寫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故事。廟為虛,故事也為虛,但此聯對仗卻一點不虛。故而語言雖然平實,卻因其平實且一氣嗬成,在對仗美中凸顯思想火花。上言其境,下言其人,聯語沒有明寫到林衝,也沒有用一個典故,但讀者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故事裏被逼無奈的悲涼氣氛。
武功山
紀不世功,約日月晤天心,與衡廬分鼎足;
生非凡想,燃草原煉金石,彈雲瀑壓山河。
江西武功山自漢、晉起,就被道佛兩家擇為修身養性之洞天福地。上比就從此著筆,以神仙口吻,述奇幻事。後二分句是工穩的自對,對此山的風貌和地理位置作了個概述。拉來附近的衡山、廬山作襯,非常恰當。
下比繼續以仙人口氣,以作非凡之想。所列二景物:草原、雲瀑皆武功山最負盛名處。此山高山草甸海拔高,麵積廣,所謂“天上草原、人間仙境、北國風光、綠色家園”,被專家稱為“奇山伴草甸,天下一絕”。此山不光有流雲如瀑飛落,更有大小瀑布近二百處,水量充沛,長年不竭。景美卻不直接誇讚,而是腦洞大開,換位思考,以為仙人以之煉金石,以之壓山河,自見此山之靈秀。奇思妙想,不落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