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滬上春潮早;
總得人間風氣先。
這是2018年上海市第二屆春聯大會“己亥賀春”征聯中獲得三等獎的一副聯。作者為江西謝維境先生,書寫者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先生。
此聯切合時節,緊扣地點,符合活動要求,不可移於他處,達到了古人強調的寫聯要求之一:雅切之“切”。
上聯中的“向來”,就是從來;一向。唐唐彥謙《玉蕊》詩:“向來塵不雜,此夜月仍光。”
大家知道上海簡稱稱滬,這“滬”是有來曆的。
在未有上海這一地名之前,當地本是一個漁港,今青浦縣東北舊青浦一帶的古吳淞江下遊近海處一段(今黃浦江下遊)。因當地人民用“滬”在江海之濱捕魚。(滬:《陸龜蒙·漁具詠序》綱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注》吳人今謂之籪。)此段水域即以“滬”來命名,又凡水發源而注海曰瀆,因此,被稱為“滬瀆”。後吳淞江改道與黃浦江(別稱申浦,春申江等)彙合,不再有瀆。剩下“滬”的稱謂流傳下來。所謂“滬上”的“上”字這裏的含義是旁邊,邊側”之說。
後來人們就用“滬上”(即以滬瀆邊的土地)來指代整個上海。
聯中的“春潮”,既是春天的潮水,也是經濟之潮,文化之潮……一個“早”,可見時間感,時代心。
下聯裏的“總得”,見其頻率之高。空間上,由滬上擴展到人間;內涵上,由春潮延伸到風氣。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一定忘不了那“海派”的風光。
看到對聯中的“滬上”一詞,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想起一比與上海有關的回文出句,那曾經引起許多人的興趣及應對,其中有一些佳對還是頗有情趣的。
出句是: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看官,您知道幾個對句?或者您對出了多少,歡迎在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