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對聯賞析聯詠“河東八景”賞析

聯詠“河東八景”賞析

2021-10-14 23:10:21文振西聯都網站 0條評論

  運城素有“古中國”之稱,其史源遠流長,其景枚不勝收。自古地因景美,景由聯名。此次“河東八景”由中國當代著名楹聯書法家楊振生撰聯,可謂景美聯佳,相得益彰。今試予賞析,請方家正之。


一、題“盬池溢彩"


天柱折,地維絕①打翻玉宇彩虹,溢滿盬池:赤橙黃綠青藍紫;

國祚興,民慍除,哺育黃河金浪,傳來華夏:堯舜周秦晉漢唐。


注:①出自《淮南子》:昔者,共工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即盬池生焉。


“盬池溢彩”緣何美?那是水神、炎帝玄孫共工怒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打翻玉宇彩虹”而有的呀!此聯思接千古,視通八荒,借用古代神話,一語揭開“鹽池七彩——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神秘麵紗;下聯自然導入鹽池“國祚興,民慍除”之功,以“哺育黃河金浪”為喻,讚頌鹽池催生盛世“堯舜周秦晉漢唐”之神力,以典述史,以聯詠景,何其妙哉!


二、題“祖廟飛龍"


千古江山文武篇,神聖關公,生在此,長在此,魂歸在此,解梁廟貌無雙地;

九州興替春秋頌,威儀華夏,忠為尊,義為尊,人極為尊①鹺海煙波第一龍。


注:①解州關帝廟有“萬世人極"之禦匾。


中國人乃龍之傳人。關公乃青龍之化身。關公故裏被譽為“武廟之祖”的解州關帝廟前,天生四株古柏,狀如青龍騰空,冠絕天下。此聯緊扣“祖廟”、“飛龍”之義,上聯詠祖廟,言武聖關公“生在此,長在此,魂歸在此,解梁廟貌無雙地”;下聯詠飛龍,言人極關公“忠為尊,義為尊,人極為尊,鹺海煙波第一龍”。上下兩比,將此廟稱為關帝廟之祖的獨特位置及關公至忠至義、終托龍形古柏化身青龍騰飛四海的形勝奇觀刻畫得淋漓盡致,其意象何其壯矣!


三、題“鸛雀極目”


更上層樓,一攬巨流,傾壺口,劈龍門,萬裏滔滔,淘不盡堯蹤禹跡;

再吟絕唱,半依碧落,拍山川,敲日月,千秋亢亢,詠無窮嶽色河聲。


鸛雀樓因《登鸛雀樓》一詩譽滿天下。舉步登樓,自有登高望遠之慨。此聯依遊者之願,登高一攬巨流,望萬裏黃河,“傾壺口,劈龍門,淘不盡堯蹤禹跡”;附身半依碧落,吟千古絕唱,“拍山川,敲日月,詠無窮嶽色河聲”。看巨流一“攬”,碧落半“依”,壺口曰“傾”,龍門曰“劈”,山川曰“拍”,日月曰“敲”,堯蹤禹跡“淘”不盡,嶽色河聲“詠”無窮,一連八個動詞,用得嫻熟自如,蓬勃大氣!短短兩行,將鸛雀樓的勝景詩意,既納入聯中,又溢於聯外,迎展至更加遼闊美好的境界。


四、題“舜柏薰風"


五千舜日柏森森①勢如龍,氣如虎,盤根錯節擎天柱;

七尺王琴風浩浩,解民慍,阜民財②震古爍今動地歌。


注:①據測,舜柏樹齡在四千年以上;

②舜帝《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舜帝以賢明德孝名天下,以撫琴吟歌傳千古。此聯以舜帝陵經五千舜日,呈龍虎氣勢的森森古柏為征象,讚頌舜德“盤根錯節擎天柱”之神靈;以操七尺王琴,吟唱為民解溫阜財的南風歌為圭臬,讚頌舜帝“震古爍今動地歌”之熏風,立意高古,用詞簡美,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狀,如聞其聲。


五、題“永樂朝元"


廿八宿①卅二帝②朝元始天尊,皆帶水當風③鐵畫銀鉤吳道子;

九峰山④永樂鄉⑤處大河聖地,總養生布道,閑雲野鶴呂純陽。


注:

①古代天文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體,叫做“宿"(xiu)。

②永樂宮壁畫,繪有二十八宿、三十二帝君的朝元圖。“元"即元始天尊。

③古代兩位大畫家吳道子、曹仲達,精於佛像人物繪畫,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故有“吳衣帶水、曹帶當風"之說。

④九峰山乃呂洞賓之修煉處。

⑤永樂鄉乃呂洞賓之出生地。


永樂宮壁畫的朝元圖是中國古代壁畫藝術的瑰寶,世界繪畫史的奇跡。此聯上比選用畫聖吳道子“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典故,讚美朝元圖的最高藝術成就;下比選用道教宗師、“八仙”一尊呂洞賓“養生布道,閑雲野鶴”的傳奇人生,頌揚其得道成“仙”的人格魅力,貼切而又高雅。


六、題“普救蟾聲"


月移塔影,蛙石聲聲: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

誰救眾生?西廂對對:笑世間風韻事,偏出禪林。


普救寺因《西廂記》而蜚聲中外。鴛鴦塔因塔石蟾鳴而千古稱奇。此聯以“蛙石聲聲”道盡了“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呼喚,又以“笑世間風韻事,偏出禪林”一語,為人人向往的愛情殿堂平添了幾分樂趣。


七、題“玉柱霞舉”


一水劃西東,落雁三峰留太華①金波顧我;

兩山分裏表,錦屏五老鼎中條②玉柱飛霞。


注:

①落雁峰為華山最高峰,是西嶽華山之象征。

②中條素稱"東華山",其五老峰即東錦屏峰、西錦屏峰等五座高峰,原名五老山。相傳五方五老在此授《河圖》、《洛書》故名。

此聯以東華對西嶽,以錦屏五老對落雁三峰,以主峰稱玉柱,以峰頂常年雲霧繚繞狀為飛霞托舉,輕輕兩筆,將遊客遐思引向雲端,看“一水劃西東,金波顧我”,賞“西山分裏表,玉柱飛霞”,何其美哉!


八、題“西侯聖火”


百萬年前,飲血茹毛,圪墶嶺上,人猿長揖別;

一堆火後,烤生食熟,混沌宇中,世界始文明。


此聯上比“百萬年前......人猿長揖別”,點明了西侯乃人類最早用火之聖地;下聯“一堆火後......世界始文明”,道出了環宇從此由混沌走向文明之源頭,雖言淺聯短,卻意味深長。


2021年10月12日


【作者簡介】文振西,男,1940年11月生。曾任運城行暑河津工礦辦主任,聞喜縣副縣長,正縣級視導員,現為聞喜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聞喜詩聯學會會長。2012年中國楹聯十大新聞人物,中國楹聯界最高獎——梁章矩獎獲得者,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

他一生酷愛讀書寫作。一篇“報告”曾獲胡耀邦批示,一篇論文獲顧秀蓮批示。1999年牽頭創辦聞喜詩聯學會,為聞喜成為全國第一個“中國最佳楹聯文化縣”做出突出貢獻。參與策劃拍攝的電影故事片——《喜滿堂》開創了把當代楹聯搬上銀幕的先河。編輯出版《詩如心語》和全國優秀楹聯期刊《聞喜詩聯》31期,其詩聯作品多載於各級報刊,一首《楹聯頌》在全國聯界廣為轉載傳誦。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河東文振西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