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對聯賞析楊遠建:清·梁章钜《楹聯叢話》對聯選評(一)

楊遠建:清·梁章钜《楹聯叢話》對聯選評(一)

2020-03-28 22:25:53楊遠建中華楹聯 0條評論

序言

 

      《楹聯叢話》(簡稱《話》)是一部由清道光年間梁章钜撰寫的對聯理論專著。有幸在湘潭市買到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這本書。於2019年春節前後從中選出153副楹聯,今天開始做點評工作。共分五期點評,每期30副,依次與各位讀者朋友見麵。

       選評,就是先選後評,在這個工作中,選與評一樣重要,都可以體現選評者在文學方麵的綜合能力。不過,對於本文作者來講,選評的過程,其實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聯研究學習的過程,有些終南捷徑的味道。

       讀《話》,是選的前提,但需要一定的古典文學基礎,才能深入。“閱讀能力”

       是長期積累的,不單是需要青少年時期學校的培養,更需要的是走入社會後的堅持不懈的自學與專一。

       讀就是學,特別是點評時的“讀”,須更加細致、全麵的學,首先要把《話》的相關內容進一步揣摩、把握;其次,尋找出聯語中的成句、典故,並在手機上搜索它們的出處,第三,找到聯中關鍵,即亮點,進行綜合分析後,寫出點評初稿。這就是讀與學、與評和評與學的關係。

       選前的反複品讀,可以把對聯分出不同檔次來,然後通過多次遴選,最終選出能得到多數人肯定的《話》中最優秀的作品。並為點評提供對象。

       那麼,其選擇標準是怎樣的呢?其實,這種標準是選者在曠日持久的學習、創作中,不斷尋找、積累和提煉而獲得之。本文作者的文學基礎是唐詩宋詞、對聯與古文,尤其是唐詩宋詞的風範,幾乎完全左右了其文學創作方向和審美標準的形成。在對聯創作中,大力提倡以詩詞入聯,運用對聯這種體裁極力嫁接、模仿唐宋詩詞的意境營造技術與高雅的審美情趣、深遠的境界。因此,多年來,本文作者不僅用這種感覺去創作,而且用這種感覺去選,更用這種感覺去點評。

點評,是一項有趣而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以《話》中相關內容和對聯本身的信息為基礎,發揮點評者的綜合水平,加以點評!

      在點評的過程中,除立意之外,語言的組織,章法的安排,不但要表達準確,還要惜墨如金,十分簡潔、明了;而且讀來要朗朗上口,意脈曲折而流暢。總之,篇幅雖短,而要內涵豐富,應成為一篇優秀的小品文。

       這裏要說明的是,選出的每一副佳作,都沒有題目,隻有一個編號和對聯在《話》中的頁麵,即具體位置,根據這個線索,讀者在讀點評文字時,可以與《話》一起來讀、來學,從而獲得對楹聯佳作更加全麵、深入的認知。

       是為序。

楊遠建


2020年3月19日晨於沙灣

 

 

1.第八麵

鳥識元機,銜得春來花上弄;

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

簡評:擬人手法在動詞的巧妙運用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以“弄”與“吞”對應作結,最為生動形象,其分別與“識”、“銜”、“來”和“穿”、“挹”、“向”一起動作,不但把“鳥”和“魚”、“春”和“月”的意象寫活了,而且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營造出一派天機、詩意盎然的意境。聯語亦借擬人描寫景物,景中含趣,寫出聯作者與“鳥”、“魚”為伴的天真爛漫、悠閑自得之隱逸誌趣。

 

2.第十三麵

春夢慣迷人,九環仙骨,誤著了一品朝衣,任雞鳴紫陌,馬踏紅塵,軍門向哪頭跳出;

空山曾約伴,六詔杯茶,猶記得七閩片語,看劍影橫天,笛聲吹海,先生從何處飛來?

簡評:此聯為八仙之一呂洞賓而題,仙氣縈繞,以問句作結,問而不答,充滿神秘色彩。三字領“誤著了”、“猶記得”與之相呼應,上比寫凡,可謂“雞鳴紫陌,馬踏紅塵”;下比仙,可謂“劍影橫天,笛聲吹海”,先凡後仙,然亦凡中有仙,仙中有凡也!“跳出”寫出呂仙不戀紅塵的灑脫,“飛來”寫出呂仙飛升後的自由與飄逸,讀之,如見其人,頗堪玩味!

 

3.第十四麵

鼠因糧絕潛蹤去;

犬為家貧放膽眠。

簡評:《話》載為屠者徐五撰。其家為“一陋室,柴門不正”,故徐有此聯,信之。讀來,雖為七言短聯,卻意趣橫生,以擬人的修辭手法借“鼠”、“犬”的行為與思想活動,活靈活現地寫出聯作者以貧為樂的隱者風範。其頗具調侃、慰藉的意味,至今亦自讓人感慨無限矣!

 

4.第四一麵

杯前三尺青蛇,仙會恍遊蓬島路;

笛外一聲黃鶴,我來猶記洞庭秋。

簡評:陶雲汀題汲縣(今河南衛輝市)白雲閣呂祖像聯。“三尺青蛇”比喻寶劍,借呂洞賓佩劍起興,產生“恍遊”仙境的聯想,可謂切題。下比寫仙人騎鶴,引出“洞庭”之“秋”作結。一“秋”字,與“笛外一聲黃鶴”相映襯,渲染出洞庭之廣袤,聯作者求仙不遇之心緒,意境蒼茫、淒清,借景寫情之範例。

 

5.第四二麵

天下太平無一事;

山中高臥有千秋。

簡評:《話》雲:“張文端公未遇時,過華山,題陳希夷廟雲……。語意便自不凡。”陳希夷即陳摶,五代宋初時期道教思想家,哲學家,先隱於武當山九室岩,後移華山雲台觀。聯語通俗易懂,風流瀟灑,寫出太平盛世之隱者精神風貌和聯作者對隱居的向往。或許暗含張未遇之時的無奈與憤懣,借所謂的歌頌“天下天平”以反襯、諷刺當世之混亂官場也!

 

6.第四三麵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嗬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簡評:上比以問句起筆,在“招魂”中,迅即吊起讀者的胃口,同時,猶自雅切,其起筆可謂得法。這是由秦小峴題寫嶽麓寺三閭大夫祠的一副聯語。對仗工穩,“還生”對應“應識”而出,轉接自然,具有很強的感情色彩!純粹為屈原而寫,絕不可易移。

 

7.第四七麵

殉社稷,隻江北孤城,剩水殘山,尚留得風中勁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鐵骨,好伴取嶺上梅花。

簡評:此為揚州梅花嶺下史忠正公(可法)祠裏的一副聯語。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守揚州城破,為清軍所害,屍骨無尋,葬其衣冠於梅花嶺下。起筆“殉社稷”“葬衣冠”直接點題,概括力極強,語意令人感慨。接著以形象思維運筆,“隻”“有”領起,上寫“江北”,下寫“淮南”,最後以“風中勁草”“嶺上梅花”作比喻,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聯語在“尚留得”“好伴取”的議論中,綴尾作結,讀者可在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體味裏,感受到史可法精神之偉大!

 

8.第四八麵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簡評:對仗工穩,語短情長,亦議論風生,感慨係之矣。其為鬆江徐氏女題杭州西湖嶽墓前楹柱聯。以眼前景“青山”“白鐵”起興,顏色字“青”“白”二字內涵豐富。隨後以反義詞“有”“無”對應而出,極其巧妙地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寫盡人世之忠與奸。聯作者胸懷一腔報國熱血,聯語鏗鏘,可謂愛憎分明,尤是巾幗之真英雄也!

 

9.第四八麵

身竄冷山,萬死竟回蘇武節;

魂依葛嶺,千秋長傍鄂王廟。

簡評:宋高宗建炎(1127-1130)初,洪浩“使金不屈,曆十五年始放歸。賜宅西湖葛嶺後,後人因就地建祠(《錢塘縣誌》)”。清李衛撰此聯以讚洪浩,聯懸於其祠中。《話》評曰:“亦自確切。”細思之,果然如此!一“竄”一“依”,一“竟”一“長”,拉“蘇武”“鄂王”作襯,寫出洪之節、之祠的偉大與重要。語言沉鬱、大氣,聯意感慨萬端,餘味無窮也!

 

10.第四九麵

千古痛錢塘, 並楚國孤臣,白馬江邊,怒卷千堆雪浪;

兩朝冤少保,同嶽家父子,夕陽亭裏,心傷兩地風波。

簡評:楊鶴於題於忠肅(謙)祠聯,載《西湖誌》。聯語“白馬江邊,怒卷千堆雪浪”對應“夕陽亭裏,心傷兩地風波”而出,接前麵之議論,並以此作結,借景渲染氣氛,以景抒情,如詩詞之結尾,猶含蘊不絕,最為精妙!其浩然之氣、悠悠不絕之情韻,可讀可品可傳也!

 

11.第五十麵

唐代論詩人,李杜以還,惟有幾篇新樂府;

蘇州懷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畝舊祠堂。

簡評:此為題寫蘇州刺史白居易聯,舊懸掛於虎丘白公祠,為賀長齡撰。上比極度讚揚白之新樂府詩,口氣很大;下比寫白公祠,在“湖山之曲”,其“尚留”二字,承上啟下,風流瀟灑,感慨、紀念味道頗濃。整聯讀之,覺其才情搖曳生姿,構思絕妙,意味悠長。

 

12.第五六麵

地迥不遮雙眼闊;

窗虛隻許萬峰窺。

簡評:紀文達(曉嵐)督學福建時,題署中筆捧樓聯。對仗工整,大氣雄渾,寫登樓所見所感,豪情滿懷。“地迥”與“萬峰”、“雙眼”與“窗虛”境界交叉對等,雖位置不同,上下比整體來看,通過相加,如天平一樣,因此而在氣勢上達到對等,這是寫對聯時,做到上下聯對等之一重要手法也!當然“隻許”二字意味破厚,借擬人手法,盡情地突出了紀曉嵐的風流才情!頗可引起讀者的重視與品味!

 

13.第五六麵

矩令霜嚴,看多士俯仰低回,群囂盡息;

襟期月朗,喜此邦江山人物,一覽無遺。

簡評:《話》中說,此聯為桂林陳文恭公撫湘時題貢院聯,緊接此聯語後,又說“相傳為李笠翁(漁)所作。”“矩令”既是規矩法令的意思;“襟期”指襟懷、誌趣。起筆以“霜嚴”、“月朗”作比喻,因“矩令”如“霜”之嚴,促使考生們“群囂盡息”,認真考試;“襟期”如“月”之“朗”,所謂朗朗乾坤,盛世風流者都來參加考試,以致“江山人物”在考場“一覽無餘”也!聯意在“看”與“喜”的引領和轉折中,渾然一體,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讀之,不覺讓人聯想起清朝貢院之風采與排場。

 

14.第五九麵

忠愛著朝端,即蜑雨蠻煙,魂夢仍依北闕;

文章行海外,想賦詩飲酒,勾留又在西湖。

簡評:“蜑”讀dàn ,中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嵇承誌題惠州東坡(蘇軾)亭聯。上比言蘇之“忠愛”,下比言蘇之“文章”,立意精準,結句一“仍”一“又”寫盡蘇子之品德高尚與文才風流。就是千百年之後的今天讀之,依舊令人無限敬仰、浩歎不止!

 

15.第六一麵

閉戶自精,雲無心以出岫;

登高能賦,文異水而湧泉。

簡評:崇文書院舊在杭州西湖跨虹橋西,為古代浙江四大書院之一。聯即為清胡書農集句題此書院聯。上比以“雲無心以出岫”作結,其語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並序》,原含隱居之意,這裏指莘莘學子別無他心,“閉戶”認真讀書;下比以“文異水而湧泉”作結,其語出自於北周庾信《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湧泉,筆非秋而垂露”。這裏意思是說,文章不是水,但作者“登高”後,其寫作之文思卻如汩汩之泉湧。兩者比喻皆精妙絕倫,集來作為一聯,可謂想落天外,十分恰切!對書院學子具有強大的鼓舞作用。

 

16.第六二麵

魚躍鳶飛,活潑潑地;

日華雲爛,乣縵縵天。

簡評:此為八言聯,後四言分句“活潑潑地”“乣縵縵天”,音節非常特殊而優美。“乣縵縵天”出自先秦詩“卿雲爛兮。乣縵縵兮。明明天上。爛然星陳。日月光華。旦複旦兮。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魚躍鳶飛”,大地能不“活潑潑”地嗎?“日華雲爛”,長天能不“乣縵縵”乎?真是絕妙呀!這樣優秀的聯語懸掛在書院,書院一定會人才輩出、名揚四海!

 

17.第六四麵

別館署盟鷗,列兩行玉佩珠簾,幻出空中樓閣;

新巢容社燕,約幾個辰星舊雨,來尋夢裏家山。

簡評:《話》曰:“毗陵周伯恬(儀偉)先世豐於財,辟盟鷗館,結客極盛;家落,旋售去。龔定庵(鞏祚)來遊,留一聯雲……”即為此聯。上比是回憶,寫昨日之繁富,結句“空中樓閣”暗示有盛必有衰;下比寫今,卻借“約”“晨星舊雨”“來尋夢裏家山”,從現實回轉到過去,與上比呼應,通過今昔對比,聯意渾然一體,如夢如幻,在虛實相生中,含蓄地表達出盛衰難測的人生感慨!

 

18.第六五麵

數點梅花橫玉笛;

二分明月落金樽。

簡評:“二分明月”典出唐代徐凝的《憶揚州》詩:“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這裏“梅花”對“明月”因“梅”是名詞,“明”是形容詞,按照當今《聯律通則》的要求是不對仗的。其實如果“明月”改成“月色”,那麼“月色”與“梅花”便對仗工穩了。然而徐凝的《憶揚州》是描寫揚州最出色的詩,用此典,則必須用“二分明月”四字,方能把典故落到實處,寫出揚州的特色,而且“二分明月落金樽”比“二分月色落金樽”的意境要美多了!此聯為王文治題揚州郡署戲台聯,可謂雅切也!

 

19.第六六麵

一闋荔枝香,聽玉笛吹來,遍傳南海;

雙聲楊柳曲,問金樽把處,憶否西湖。

簡評:此聯題於廣東武林會館戲台。當年“杭人之商賈於粵者,恒集其中。”(《話》)故有如此聯意也!《荔枝香》為詞牌名,《楊柳曲》,樂府《近代曲·楊柳枝》的別稱。聯以這兩首歌曲起興,不但語言優雅,意境閑美,且點出了廣東與杭州的特色,把兩地有機的聯係起來了。“南海”對應“西湖”綴尾作結,前後呼應,可謂緊扣題目。而“憶否西湖”一問,雖問而不答,然言有盡而意無窮也。聯意在一曲歌,一杯酒的氣氛中,真摯而含蓄地傳達出在粵做生意的杭州商人的無限思鄉之情,其情可謂深厚、廣大而動人矣!

 

20.第六七麵

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

造絕頂千重,尚多福地。

簡評:此為勝跡聯,是泰嶽全山的寫照,懸掛於半山壺天閣上。紀錄片《楹聯裏的中國》有較詳細的介紹。確為一副佳聯。登泰山者至此,若是讀之,因其語言通俗,明白如話,人人自能知曉,爬到這壺天閣,已是登上泰山的一半,到了道家所謂的“壺天”,即仙境。但其雖讓人不免舒了一口氣,然而畢竟才登上了一半山。登山者此時讀下比,它能告訴你,雖然“造絕頂”還要登“千重”之高,然“絕頂”“尚”“多福地”也!這種信息吐露,是對登山者的極大鼓舞,它一定會積極地拉著大家繼續往上爬,去尋找那心中的“福地”。如此,為了腳踏更多的“福地”,人們不怕再難、再苦,也要繼續爬,直到爬上頂去,實現自己心中的願望。聯作者可謂深知登泰山者之心理矣!

 

21.第六八麵

居艮位而踐離躔,溥雷池風穴之功,柱鎮天南,鬥橫地北;

列三公而配四嶽,標月桂露台之勝,帆隨湘轉,雁到峰回。

簡評:《話》評曰:此聯“詞旨莊雅,足與靈山(衡山)相稱者。”從俯瞰五嶽之一的衡山去立意、創作,聯意貼切,畫麵開闊,意境大氣縱橫,可惜山腳為了旅遊而新建的大型石牌坊上未刻有之。“而”與“之”的有規律重複,是為以賦法入聯也!前兩個分句以領字“溥”與“標”作轉折,隨後引出兩個四言當句對作結,從大處落筆,典故頻用,寫出衡山之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人文、風光繁富、炫麗,如在目前,令人無限向往也!

 

22.第六八麵

望望七十二峰,工部遊時,詩聖有誰能繼響;

遙遙一千餘載,文公去後,嶽雲從此不輕開。

簡評:與21號聯一樣,都載於《衡嶽誌》,未詳作者姓名。杜甫《望嶽》詩一共三首,其第三首吟誦的就是我國五大名山之一,南嶽衡山。這首《望嶽》通篇皆流露著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上比以此典入聯,用“誰”為問作結,雖然是問而不答,而答案卻在言外,即是“沒有”。反襯出杜甫與衡山一樣偉大、久遠,可謂盛讚之也!下比用“韓愈開雲”的掌故。史載韓愈遊嶽之時,衡山為陰雲霧氣所籠罩,於是他向衡嶽神祈禱晴朗的天色,以識衡山真麵目。而此時,恰逢雲開霧散,天朗氣清,他遂以為是自己精誠所感,後人亦附會之。典故反其意而用,從悠久的時間開筆,運用擬人,寫出衡嶽之雲,意即衡山人民對韓文公的一片深切懷念之情。整聯用典自然、雅切,文筆幹淨利落,章法緊湊,情意真摯感人!

 

23.第七十麵

高處不勝寒,溯沙鳥風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陽無限好,對燕雲薊樹,百千萬疊米家山。

簡評:為題“通州河樓”聯。此樓即今之北京通州區運河岸上大光樓,其西麵為北京古城。“七十二沽”是天津舊時的別名,這裏借指大北京地區。“丁字沽”在天津城內。起筆直接引用古代著名成句——“高處不勝寒(蘇軾)”、“夕陽無限好(李商隱)”,前句寫樓之高,樓上視野之開闊,後句寫倚樓所見落日之景色。下比把“百千萬疊”之“燕雲薊樹(薊樹為燕京八景之一)”比喻作“米家山”即宋代米芾父子的著名山水畫,極為新巧、自然,增加了大光樓景色的文化內涵,使“燕雲薊樹”的渺茫空靈景觀更加磅礴壯麗。是為好聯也。

 

24.第七十麵

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後;

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

簡評:清阮芸台題杭州府貢院聯。貢院是古代科舉會試的考場,即開科取士的地方。起筆言考生們考試時“下筆千言”的才情迸發,考完後“出門一笑”的輕鬆與自信,聯語瀟灑、豪邁、生動形象,寫盡考生們的風流倜儻。到此,聯意好像已經寫完,然作者卻以一字領“正”、“看”各自引出兩句句中自對的四言分句,運用杭州秋日之特有景色,借景抒情,進一步抒寫考生們的心緒與情誌。聯語以寫景作結,筆法正宗,充滿詩情畫意,其韻味,可謂無窮也!

 

25.第七一麵

龍澗風回,萬壑鬆濤連海氣;

鷲峰雲斂,千年桂月印湖光。

簡評:趙鬆雪,即趙孟頫,字子昂,鬆雪是其號,元代著名藝術家,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被稱為“元人冠冕”。這副聯語就是趙子昂題杭州靈隱寺山門的佳作。境界開闊大氣,詩意盎然渾厚,不但畫麵感極強,而且十分耐人尋味!“萬壑”言空間,“千年”言時間,時空結合,縱橫無限。而“風回”則鬆濤陣陣,海氣翻湧;“雲斂”則皓月懸空,湖光瀲灩,兩者疊加,場麵廣大,動感十足,足以蕩氣回腸也!下比一“印”字,煉字獨到,運筆浪漫而有力,盡顯秋夜西湖的靜謐與溫馨,讀之,如入其境,讓人遐想無限。

 

26.第七一麵

身比閑雲,月影溪光堪證性;

心同流水,鬆聲竹色共忘機。

簡評:“天台之萬年寺”在浙江省天台縣城關鎮西北萬年山麓,為天台山名寺古刹之一,最早建於唐大和七年(833年)。“月影溪光”、“鬆聲竹色”寫出了萬年寺的風光特點,“閑雲”“流水”一明喻,一暗比,充滿禪意,是古代文人向往的修養身心的隱居之佳所。聯語讀來,如行雲流水,一派天趣。

 

27.第七四麵

一百八記鍾聲,喚起萬家春夢;

二十四番風信,吹香七裏山塘。

簡評:此為蘇州虎丘原花神廟聯。“七裏山塘”位於古城蘇州的西北部,東連“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西接“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全長3600米。因此被稱作“七裏山塘”。是蘇州古代的金粉地、鬧市區。因為聯中嵌有此地名,故而不可移至他處。“喚起”、“吹香”運用擬人之修辭,不但前後兩個分句關係緊密,而且使整聯的意境頓活,更使“喚起”寫出了花神廟的功用,“吹香”也是上比“春夢”的最有力的闡釋。對“春夢”二字如果細心想去,其內涵實在是豐富!它是此聯的聯眼,以比喻、象征手法寫盡了人間的美好與希望!

 

28.第七四麵

嶺海答傳書,七百年佛地因緣,不僅高樓鄰白傅;

岷峨回遠夢,四千裏仙蹤遊戲,尚留名刹配黃州。

簡評:“林少穆”即林則徐。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七十二峰退叟等,清代著名民族英雄,藝術家。此為林在蘇州題蘇軾聯,聯意於空間上縱橫萬裏,大氣磅礴。蘇軾家鄉在四川,曾被貶黃州、惠州、海南,而與蘇軾有關的定慧寺及嘯軒原本在黃州,後蘇州太守慕名蘇軾文才,在蘇州建定慧寺與嘯軒,故而則徐有此吟焉!定慧寺附近之虎丘有白公祠,“高樓鄰白傅”一句,是聯作者就近拉白居易為蘇軾作襯,強調蘇與白一樣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有很高的地位!硬語盤空,議論獨特,含蓄而瀟灑地寫出了蘇軾的身世、經曆與才情!

 

29.第七五麵

樓高但任雲飛過;

池小能將月送來。

簡評:是題上海市豫園得月樓聯語,為清陶雲汀所撰。上比寫樓,下比寫池,兩者皆為園中主要景點之一。這裏,寫樓高,樓真是高;寫池小,池並非小。因為聯語以“但”、“能”作轉折與遞進,借雲之高,來映出樓之高,可謂瀟灑;借月之大,來說明池的功用,可謂能幹。一“任”一“送”,實實在在地把聯語寫活了,不但寫出園林傳統的美,強調借景手法之妙,而且使豫園充滿生機、活力。是為以詩入聯,善於營造意境之顯例也!

 

30.第七六麵

謝宣城何如人,隻憑江上五言詩,要先生低首;

韓荊州差解事,肯讓階前盈尺地,容國士揚眉。

簡評:此為清吳山尊撰,懸掛在安徽馬鞍山太白樓中。以“謝宣城(謝眺)”和“韓荊州(韓朝宗)”兩個與李白大有關係的人物起筆,借典寫人,突出李白的偉大!謝眺為南朝齊著名山水詩人,以五言詩著稱,曾做安徽宣城太守,故有“謝宣城”之號。唐代李白十分敬仰他,有詩曰:“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故上比有“要先生低首”之語,且此語和首個分句“何如人”遙相呼應,形成感歎的調子,不免讓人深入思索也!下比“差解事”三字的意思是指“韓荊州”不知事、不懂事,內涵豐富。隨後之“肯”因此而實為“不肯”之意,讀來不免唏噓!原來,開元二十二年,李白在長安碰壁後去拜謁荊州長史韓朝宗,並寫《與韓荊州書》與之,希望得到他的薦舉。遺憾的是由於李白文中有些狂傲自滿,引起韓荊州極度不滿,棄之不用。即所謂不“肯讓階前盈尺地,容國士揚眉”是也,令人感慨萬千,以至於對韓荊州的罵聲千年不絕,聯語或亦借古諷今矣!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楊遠建楹聯叢話梁章钜清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