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衍慶自挽聯
二十年讀書,二十年服官,取義成仁,要擔起綱常兩字;
進難為赴援,退難為固守,孤忠效死,愁對茲章貢雙流。
作者簡介
沈衍慶(1813-1853),字槐卿,安徽石埭(dài)人。道光十四年(1834)參加江西鄉試列第一,道光十五年(1836)進士,先後任江西興國、泰和知縣。道光二十五年(1645),調任鄱陽縣令,期間盡力圍剿盜賊,賑撫水災,倡修芝陽書院,多有德政。鹹豐三年(1853)7月12日,縣令沈衍慶與代理縣令李仁元二人各撰自挽聯,阻擊太平軍。7月14日,鄱陽縣城陷沒,兩人一同戰死在縣城上宦嶺。清廷聞訊後,追贈沈衍慶道銜,並在鄱陽立沈、李二忠祠紀念。《清史稿》將其列入《忠義傳》。著有《槐卿遺稿》六卷。
作品解讀
一、此聯的版本
1、《槐卿遺稿》附錄載:
二十年讀書,二十年服官,取義成仁,要擔起綱常兩字。
進難為赴援,退難為固守,孤忠效死,愁對茲章貢雙流。
2、梁章钜《楹聯四話》卷五《雜綴》載:
鹹豐癸醜,金田逆匪竄擾江右,鄱陽沈槐卿大令嬰城固守,誓以身殉。死之日,於衣帶間得一聯雲:
二十年讀書,二十年作宦,取義成仁,擔得起綱常兩字;
進無以助援,退無以固守,孤忠效死,羞對此章貢雙流。
從容就義,大節凜然,人以之方文天祥雲。
3、朱應鎬《楹聯新話》
石首沈槐卿觀察由進士宰鄱陽,有善政。鹹豐四年,賊再薄省,公率義旅赴援,賊尋分寇饒州,公仍反救。至則城已陷,署令李仁元死之。公督勇力戰,斷一臂,力盡亦死。十四日,得公屍如生。自作挽聯雲:
二十年讀書,二十年服官,取義成仁,要擔起綱常兩字;
進不能救援,退不能固守,孤忠效死,慚對他章貢雙流。
4、胡君複《古今聯語彙選·哀挽》載:
石首沈槐卿觀察,由進士宰鄱陽,有善政。鹹豐四年,粵師薄省城,公率旅赴援;尋窺饒州,公仍反救,至則城已陷,署令李仁元死之。公督勇力戰,斷一臂,力盡亦死。閱十四日,得公屍如生。公有自挽一聯雲:
二十年讀書,二十年服官,取義成仁,要擔起綱常兩字;
進不能救援,退不能固守,孤忠效死,慚對他章貢雙流。
比較上述四個版本,我們發現多有出入:其一《槐卿遺稿》中的“服官”二字,唯有《楹聯叢話》不同,作“作宦”。從平仄看,梁章钜很不講究。其二,《槐卿遺稿》下聯兩個“難為”,《楹聯叢話》作“無以”,《楹聯新話》作“不能”,從平仄看,梁章钜的更合理。其三,《槐卿遺稿》中的“赴援”,《楹聯叢話》作“助援”、《楹聯新話》作“救援”;其四,《槐卿遺稿》中的“愁對茲”,《楹聯叢話》作“羞對此”、《楹聯新話》作“慚對他”,梁章钜又不講究。其五,此聯胡君複《古今聯語彙選》與朱應鎬《楹聯新話》的內容完全一致。
二、此聯的自對
上聯兩個“二十年”自對,與兩個“無以”自對,本來就對得很寬,而且還有“進”“退”的出入,就寬得沒變了。清人作聯,很講究“氣”,在個別字的對仗方麵,有時失之於寬。時習之《含重字自對聯句的特殊重字規則》一文,對此作了專門研究,稱:“這些特殊的重字,並不是作者一時的失誤或者率意而為,而是作者有意識采用的創作技巧。”
三、此聯的背景
沈衍慶在鄱陽任期最久,足足七年。沈不喜歡巴結達官貴人,除了與其房師林則徐有書信來往並堅決禁煙運動外,其他的政壇權貴和文人在他的《槐卿遺稿》中幾乎沒有反映。
鹹豐二年(1852),太平軍攻占湖北武昌,沈衍慶請兵駐守康山,控製鄱陽門戶。鹹豐三年(1853),九江陷落,謠言四起,居民逃亡,無法禁止。沈衍慶率兵勇巡視東門,人心始定。因南昌被圍,沈衍慶應江西巡撫張芾檄文前往救援,並會同各省清軍與太平軍交戰獲勝。在這種情況下,鄱陽的政事由樂平縣令李仁元代管。太平軍殘部轉而向東,沈衍慶恐怕鄱陽有危,向巡撫申請說:“衍慶於鄱,有守土之責。若賊乘虛襲鄱,鄱民必遭塗炭矣。”沒有等到答複,沈衍慶即已火速趕回。沈衍慶與李仁元商議防守事宜。當時久雨,湖水暴漲,城外無安營之處,於是在高門駐紮。鹹豐三年(1853)7月12日,沈、李二人各撰自挽聯,抱定必死的決心阻擊太平軍。7月14日,太平天國軍攻占鄱陽縣城,沈衍慶、李仁元兩縣令一同戰死。
四、同仁的挽聯
胡正仁,字心蓮,安徽歙縣進士。道光二十五年任饒州知府。與沈、李二令同時參戰,隻不過因為分工不同,分守不同的城門,生死也就天差地別。胡正仁的挽聯和附記雲:
一死何難,須知取義成仁,自古丹心垂宇宙;
雙忠如在,想見吞聲飲恨,他年碧血滿湖山。
槐卿、資齋兩賢尹正命於鄱陽,予以帶兵防堵石門,自愧睢陽不義之呼,常抱伯仁由我之悔。茲聞二忠祠落成,回憶兩大令銜須嚼齒,時潸然淚下。而槐卿與予同官最久,複締姻焉,感而忠之。鹹豐四年仲秋月,歙胡正仁並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