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此天門堪入化
賞其聖境可超凡
這是齊雲山三天門另一側上的一副楹聯,由江西南昌郭淼彬先生創作,由原黃山市文聯主席、安徽省書協會員倪國華先生書寫。
聯中的“天門”即指登臨齊雲山的第三道天門。登齊雲山月華街有三道天門,每道天門之後都有一番景象和境界。“化”即化境,原是佛教用語,表示真理融化於身的極高的修行境界,在這裏指三天門上絕妙的景色,也指平靜從容、身心自如的心境。
這副楹聯所表達的意義是:登臨齊雲山一路欣賞一路體悟。經過一天門、二天門,跨越二重境界,自己的心境也與天門一樣越加深刻和高遠。到達三天門後,自己仿佛進入到神秘的化境之中,平靜從容、身心自如的心境油然而生。步入了化境之中的月華天街,欣賞著月華仙境,渾然覺得身心已超越了凡塵的侵擾,越加喜樂從容。
齊雲山核心景區的景色大體可以三道天門為界,展現出的三重境界各不相同。過一天門便是真仙洞府,是道家眾多神仙深居修行之地。此處三麵環壁,一麵開闊,一簾清泉臨崖飛灑,叮咚水聲落入碧蓮池中,更凸顯了此處清幽之境;沿一崖壁下方拾級而上,攀上二天門,視野豁然開闊,懸在半山腰的月華街全貌突現眼前,讓人無不稱奇。環視天街,生出遠離塵俗之心境;再往上,便見三天門,穿越三天門便是月華天街,這時煙火、雞鳴出現了,但此時塵世的煩惱盡除,感受到的是世俗生活的可愛和本真,體會到“大隱隱於世”的至上境界。
其實,總感覺齊雲山三道天門也影射了人類心靈的三重境界:悟境、證境和化境。齊雲山中的道士為何在此深山之中潛心修煉,參悟真理?而我們每個人不應也有真和善的心靈追求嗎?在齊雲山中所獲得的出塵心境恰恰象征著我們在經過生活的曆練後,深深體會到真誠與善意所帶來的真正幸福。就像立於月華天街感受那番大隱於市的至高境界一般,最終我們把真誠、善意完全融化進在自己的血液裏,並依此待人處事,讓身邊的世界也與我們一同煥發美麗的光彩。
人生如門道,修行第幾重?在平凡的世界裏,我們應時刻反省自身的不足,並不斷實踐與感悟,這樣,我們的心靈最終也會登上那片月華仙境,與月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