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對聯賞析朱惠民詩聯書法作品鑒賞

朱惠民詩聯書法作品鑒賞

2018-05-02 23:10:32劉鋒傅大士導讀對聯雜誌 0條評論

  蘇軾詩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們也依同樣的思維讀《朱惠民集》:從詩歌論,朱惠民是詩人;從楹聯論,朱惠民是聯家;從書法論,朱惠民是書法家;從著術論,朱惠民是學者。兼此四者,而皆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界是不多見的。

 

1 詩人

打開《得句廬詩存》首先印入眼簾的是律詩,第一首就是《吊獻王陵》,深沉渾厚,開篇即有先聲奪人之感。詩雲:

淒風荒塚自低吟,求是名儒說到今。萬卷書收秦帝火,一抔土狀漢家心。千秋俊賞光如玉,幾代高聲重似金。白卷英雄何處去,茫茫天地雪沉沉。

全詩用典極富而立意亦高。“求是”用《漢書》典,在《孝景十三王傳》中,班固評價獻王雲:“……(劉)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秦帝火”用秦始皇焚書坑儒典。“一抔土”指獻王陵墓,借用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曌檄》中語:“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 ”“白卷英雄”用文革張鐵生考試交白卷而成為英雄的舊事。用典絕非浪下,宗旨在歌頌獻王重教興文,可謂切人切事。漢初之時,典籍湮缺,於是劉德搜羅舊籍,“於灰盡之餘纂亡散篇卷,僅而複存”。所得書皆古文及先秦舊書,價值較高;得書之多,亦可與漢官家藏書相等。獻王的曆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律詩尤其重視詩的對仗句,即重視頷聯和頸聯。如《謁南漢忱先生祠》詩,頷聯雲:“新學乍興知棄取,良材廣育出低微”。棄取、低微二詞頗見推敲功夫。其細致處當是教師出身的人才能道出,令人慢慢體味。又如《步湖南姚家鈞先生七十抒懷原韻兼為祝嘏》頷聯雲:“去日如窺過隙馬,雄心猶奮絕塵蹄”。上聯寫時光易逝,用“白駒過隙”的成語;下聯寫烈士暮年,雄心不已,用“一騎絕塵”成語。好詩正如好茶,隻有細細品讀,才能體味作者用心。

朱惠民先生的律詩另有清新俊逸的一麵,其《遊石門滴翠亭》詩雲:

小山孤秀碧泠泠,牽手扶肩上翠亭。氣爽一宵飛細雨,神怡四麵轉雕屏。花溪盤繞春潮綠,柳浪高低瀑布青。隔水樓台聲斷續,誰吹蕭管給誰聽。

用“氣爽一宵飛細雨”寫“滴”;“花溪盤繞春潮綠”是以紅繞綠,“柳浪高低瀑布青”是以綠染白;都是寫“翠”。這樣照應滴翠亭,是好寫法,大作手。至於收句,更留不盡之意。

朱惠民先生稱“今人要詠今人句”。這是倡導現實主義詩風,最為難能可貴。嚐有詩《年前問苦》,寫去農村訪貧問苦送溫暖,這一類題材在現代詩歌中誠不多見。詩雲:

院落空空掩柵欄,茅廬半閉夕暉寒。來探靜似人煙絕,入訪傷為形影單。一炕一鍋加一碗,三冬三夏強三餐。為官我愧談勤政,小富叢中有大難。

朱惠民先生當過獻縣副縣長,也算一縣的父母官。他知道勤政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領導農民脫貧致富;讓大多數農民富裕起來也還是不夠,因為“小富叢中有大難”。讓所有的人都富裕起來,才是目標。——這是當官的境界。做人有境界,做詩即有境界。現在當官者喜歡附庸風雅,寫幾句“烏紗體”的詩,多數是不忍卒讀。

杜甫白居易陸遊範成大以後,詩歌的唐風宋韻少了,詩歌的現實主義也幾同絕響。如有,此詩即是。  

他的《舊居》一詩,是1996年所作,寫三十一年前事,和上詩的風格相類。其中頸聯雲“四壁糊來皆報紙,一年新處隻桃符。”讀來饒有趣味。

和律詩相比,朱惠民先生的絕句寫得更多,種類亦多。我比較喜歡他的農村田園類詩,寫出了新意。其中有一些具有南宋範成大、楊萬裏一類的風格。例如《農村即景》詩雲:

細雨如毛散作煙,迷蒙春翠濕衣衫。插秧天氣農家樂,黃犬隨人也下田。

《小亭秋色》詩雲:

枸杞千排紅瑪瑙,葡萄一架綠珍珠。小亭生意連雲物,天外飛來野鵓鴣。

《東村公路橋涵建成》則充滿了現代氣息,詩雲:

金橋銀路喜新修,了卻東村一段愁。駕駛出鄉關天地闊,買船載貨下瓊州。

獻縣是小棗之鄉,為家鄉做名片,用詩歌寫家鄉特色是詩人的義務。例如《為宅前老棗樹寫照》,詩雲:

宅前老棗耐枯寒,一度春秋一道瘢。花到香時梅也遜,雪中猶可作梅看。

將棗香與梅香相比是一奇,又將棗枝與梅枝相比是二奇,雪中的棗樹和雪中的梅樹,你能分清嗎?設想之奇頗令人佩服。

另有《花時過棗鄉》,寫蜜蜂釀蜜饒有趣味,

炊煙嫋嫋樹蔥蔥,百裏清香獻縣東。林下不聞人語響,嚶嚶蜂陣過低空。

農村並不都是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這當然需要呼籲詩歌的現實主義。作者有《災區特寫五首》和《救災雜詠八首》,寫農村水災下的生活,這些在中國詩歌史上是比較少見的。其《西村橋所見》雲:

夷平村落一房無,左近墳高尚可廬。素日婦孺多畏鬼,而今人與鬼同居。

而《斷橋》是寫救災的,詩雲:

滯運災糧心欲焦,災民隔岸起喧囂。一虹遠自滄州落,滾滾車流過斷橋。

朱惠民的詩作,於絕句律詩外,尚有古風,也頗有功力。就不一一例舉了。

 

2 聯家

作為聯家,朱惠民有二項成績是足以驕人的。第一項,1989年《得句廬聯存》一書於北京寶文堂出版。常江先生認為“這是半個世紀以來第一部個人楹聯專輯”,並以“妙不可言”四字冠題。這是因為這個專輯是起了開風氣之先的作用。到了2009年,中國楹聯出版社出版《百家聯稿》,楹聯界已經是百花齊放的春天了。第二項,朱惠民的一副楹聯“政聲人去後,民意閑談時”,在深圳“寶安杯”廉政公益廣告大賽中獲銀獎後,得到媒體、網絡、官員、民眾的廣泛認同,而近30年經久不衰。這在當代楹聯中是極為罕見的,甚至是唯一的。(更戲劇性的是,此聯朱惠民並未投稿,而是被西安xx投稿,得獎公示時xx又被舉報剽竊,終於最後澄清,水落石出。)

朱惠民的對聯往往是和聯話一起的。這在體例上是一個創新。例如“政聲人去後”一聯。聯雲:

一官在任,辭多溢美,蓋懼其勢而討其好也。及其卸任,是非功過,始能得直。人去之後有政聲,是真賢也。在任欲知得失,問於左右莫如聞於民眾,正襟危坐莫如茶飯閑談,不經意之言始為真言。故吾嚐有聯曰:

政聲人去後;

民意閑談時。

聯前小文,半文半白,洋洋灑灑,似序非序,其實是這一副對聯很好的注釋。此聯創作背景是:1985年3月,獻縣縣委書記吳野渡調任滄州行署副專員,在任時頗有政聲。朱惠民治一方小印相贈,所題邊款即為此聯。

2003年11月24日,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作《之江新語》,文中將“民意閑談時”改為“民意閑談中”。全文曰:


政聲人去後,民意閑談中

領導幹部要想真正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一點“影”、留下一點“聲”、留下一點印象,就要精心謀事、潛心幹事,努力為人民多作貢獻,而絕不能靠作秀、取寵、討巧,博取一些廉價的掌聲。

領導幹部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這個崗位上,這是對我們的信任,是賦予我們的責任,是給我們為黨分憂、為國效力、為民盡責的機會。“政聲人去後,民意閑談中。”為“官”一任,就要盡到造福一方的責任,要時時刻刻為百姓謀,不能為自己個人謀。我們要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統一,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恪盡職守,盡心竭力,講奉獻,有作為。既要多辦一些近期能見效的大事、好事,又要著眼長遠、著眼根本,多做一些打基礎、做鋪墊的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又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報道:最近,河北省委書記張慶黎在接受采訪時談到為官的箴言、座右銘時說,自己一直以“政聲人去後,民意閑談時”作為座右銘,一直在提示自己告誡自己,在位的時候不求人家說多少好話,當退下來的時候,人家閑談話語、飯後茶餘閑聊的時候,能夠說一句“這個人給老百姓幹事,這個人還行”,就心滿意足了。

於此,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楹聯的社會作用和楹聯的教化作用。

朱惠民所創作對聯以短聯為主,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含有深刻哲理,注重境界。如自製座右銘:

平心嚐世味;

含笑看人生。

如住院臥床,感受病友之情的:

但願同舟如同病;

隻知相愛與相扶。

同病相憐容易,因為病友沒有利益衝突;同舟共濟則難,因為同事有利害衝突。共苦容易同甘難,這是令人困惑多年的難題,作者確是有感而發。而妙用成語頗值得學習。

朱惠民對聯創作題材豐富,如歌頌改革開放的對聯:

鼓棹唱大江東去;

弄潮看滄海橫流。

“大江東去”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詞的典故;“滄海橫流”用“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詞的典故;歌頌改革開放的英雄。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的寫作技巧。

如寫反對全盤西化的對聯,設喻巧妙而內涵深刻,所謂淺語深致。聯雲:

日出於東,怎會全盤西化;

魚生乎水,豈能到處自由。

如寫《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的應征聯:

世上少完人,偏鍾一室;

雲間多孤峻,獨峙雙峰。

又如寫元代散曲大家馬致遠的一聯,睹今感舊,有滄桑之感。聯雲:

七百年麵目全非,不複存古道西風瘦馬;

十萬裏江山大變,尚容有小橋流水人家。

會館聯是楹聯之一體,清聯中佳者甚多,朱惠民先生有滄州會館大門聯,用鄉言,小住寫會館,頗有味道。聯雲:

滄地生人,相逢不盡家鄉話;

石門設館,小住應多故舊情。

朱惠民創作的一些機巧聯和諧趣聯亦能匠心獨運,兼具鞭撻之意。如:

不為左右而左右;

莫逐東西而東西。

巧妙地應用同字異義:上聯前一個左右是指親近之人,後一個左右是指掌控;下聯前一個東西指物質利益,後一個東西是指方向。

嵌名聯往往流於敷衍,為嵌名而嵌名。若能切人切事而不能移,兼能言簡意賅當然就是佳聯。

如贈浙江女詩人莊月,聯雲:

詩人敲句山莊靜;

秋水寧波海月生。

比起詩歌來,對聯可以說是實至名歸。惠民先生是中國楹聯學會第三、四屆理事,河北省楹聯學會副會長。

 


3 書法家

朱惠民的書法成就可從兩方麵分析:其一是書法。朱惠民的書法,楷書、行書、篆書、隸書、草書五體俱佳,這很難得。其中以行楷、行書、行草水平最高。其二是追求聯墨雙馨,詩書雙佳。這是他的特色。自作自書在明清本是文人韻事;尤其是狀元聯墨,更蔚為大觀。在當代,聯家不知書,書家不會聯,成為常態。朱惠民是聯墨雙修的,而且成就很高。

朱惠民的書法,按大類說,可分為書法,篆刻,刻字三類。篆刻,刻字代表作品均收於《朱惠民書畫篆刻作品選》中。篆刻作品應邀參加全國印社篆刻藝術作品邀請展,入選《中國當代印壇大觀》等等。刻字作品曾經獲全國第四屆刻字藝術全國獎,第二屆全國“汾酒杯”電視書法大賽中獲銅獎等等。

其刻字作品僅收二幅:一幅是“海日”,另一幅是“重重疊疊”。這些作品將傳統和現代相結合,使作品兼具立體化、詩意化的特點,讀來津津有味。

“海日”是彩色刻字作品,取唐朝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詩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的詩意,而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殘夜將退未退之時,曙光初起,一輪朝日剛從海上升起;卻還未到“雲霞出海曙”時。這時間的拿捏稱得上爐火純青。其色彩的搭配,藍色、白色、黃色、紅色的象征意義都確到好處。

“重重疊疊”曾經獲全國獎,陳列於曲阜孔子學院刻字藝術陳列室。此作不僅重重疊疊四字立體化。所選宋代蘇軾詩《花影》,用行草書寫,瀟灑豪邁。可謂詩墨兩宜。蘇詩曰:“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將來。”稍有缺憾的是,“瑤台”誤作“樓台”。

朱惠民楷書宗魏碑,學《元懷墓誌》,得其平正大方。而所書茂實剛勁,又參以行書蕭散筆意,其實已經走融帖入碑路子。代表作品是《唐人五絕百首之二》冊頁,當屬於行楷。而且書法是愈往後愈好。其中之《劉禹錫·秋風引》、《令狐楚·從軍行》、《張起·春情》允稱佳構。此類書法暗合趙孟頫書法追求“平正”,或亦受趙書小楷的影響。

行書學於右任,所得尤多。行書作品“笑擲烏紗存傲骨,濃研紫墨寫狂瀾”,可謂聯墨雙佳。此書意度蕭閑而筆法凝重,學於右任又與於右任不同。現收藏於江蘇鹽城施耐庵紀念館。類似的還有行書《得句廬書齋聯》衝淡肅穆,有大家氣象。此類作品還有《秋夜敲詩聯》“露滴夜敲詩句冷,窗虛月到畫堂多”。

於右任的書法特點是在北魏楷書中融入了行書和隸書的筆意。朱惠民學於右任而又近於右任書法的作品,首推“語道造衝穆,治經交聖賢”。這是意臨於右任先生的聯語。另外還有行書《九十壽年》,也是自作聯。聯曰:“功業大成,八旬猶健;地天不老,百歲可期”。

篆書學石鼓文。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為習篆書者必學。其集石鼓文字為五言聯“異禽鳴古樹,碩鯉遊深淵”,學習吳昌碩而另有追求,潤幹燥相間,於溫厚華滋中,時有蕭散。同樣地,有集石鼓文四言聯“古原奔鹿,高柳鳴禽”。

隸書學《曹全碑》,有隸書《秋原眺遠》,詩好墨秀。但也有不走秀麗而入謹嚴一路的隸書,例如《紀曉嵐祠堂聯》。

其實,我更欣賞朱惠民任意揮灑的作品。這一類作品也可分為二種。其一是行草書,所作既多,水平亦高,代表了朱惠民書法的最高水平。典型作品如所書趙孟頫天冠山詩,行雲流水,縱橫排闔,揮灑恣肆,筆凝大氣,直入古人藩籬。

其二是在傳統基礎上求新求異的作品,當首推行書《殘荷》。不姿不媚、灑灑落落;拙而不濁,巧而不淺,深得傅山“四寧四毋”宗旨。至於《重陽節老幹部書展兼和馬少昌老師原韻》,那是另一種風格。作品是那樣雄放恣肆,那樣桀驁不馴;有時如森嚴劍戟,有時一笑莞爾;這裏有真性情,真個性。這是詩書合璧的好作品。




4 學者

朱惠民在學術上的成就也分三方麵:金石學,詩學,楹聯學。

金石學是指對金石進行搜羅、考證和編輯。金石學的研究起於宋,著名研究家有歐陽修與趙明誠。歐陽修撰有《集古錄》10卷,收集曆代石刻跋尾400餘篇。為中國現存最早研究石刻文字的專書。趙明誠是李清照的夫婿,其所藏商周彝器及漢唐石刻甚富,編成《金石錄》30卷。李清照有《金石錄後序》。

搜羅金石頗富的還有天一閣。天一閣在浙江寧波,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曆史。天一閣的主人名叫範欽,明嘉靖十一年進士。清代學者全祖望曾登天一閣,稱 “天一閣石刻之富不減歐、趙,而未有碑目傳諸世”,於是作《天一閣碑目記》。可惜這部碑目早已失傳。

《朱惠民集》第7卷載有《獻縣墓誌銘鉤沉》,搜羅從漢、晉,曆經南北朝、隋、唐、宋遼金、明、清直至民國計109篇,另有墓碑10篇,蔚為大觀。考證、校勘,費心費力,下這種水磨功夫的人是不多見的。

《朱惠民集》第5卷載有《雋思妙語,——紀曉嵐瑣聞》、《紀曉嵐聯語尋蹤》,這是研究紀曉嵐對聯作品最早的著述。對聯壇人物作專題研究,這也是最早的開創性的工作。

《朱惠民集》第6卷載有《劉書年秋吟百首校注譯白》和《悲壯千秋——古今絕命辭臨終詩選》。對絕命辭的發掘、搜羅、編輯在詩歌的研究上大約也是絕無僅有的。

再回頭細細品讀朱惠民的詩、聯、書法,我們會從作品中讀出濃濃的書卷氣,沒有浮躁,沒有媚俗,沒有銅臭,隻有清香。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朱惠民書法作品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