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冰淇淋)
西南辟一席山光,雞黍宴佳賓,林壑頻貽千古色;
屐履尋三分酒意,鼾眠貪爽氣,芳菲猶發四時香。
評:醉翁亭廣為人知,是由於六一翁的《醉翁亭記》,也是因了這篇文章,這個題目就成了一座大山,橫亙在我們麵前,總令人想超越,而又無法超越。因為這裏麵有一個尺度,若寫得太過於靠近文章,不免弄成文章縮寫,了無趣味;若過於拋離文章,加入太多其他的東西,又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寫的醉翁亭呢?這個尺度的把握,是不能用科學的計量來衡測的,隻能靠感覺。這裏來說冰淇淋的這副聯,離得不算太遠,因為用了文章中的很多素材,又不算太近太粘著,因為加入了自己的重新組合和對文章風神準確的理解和承繼,這樣就很穩地把住了這篇文章的脈,再加上文字的跳脫爛漫、新鮮活潑,讀起來頗有吳恭亨所說“鮮脆可口”的風味,在這樣一個老題新寫的考驗下,算是一個小小成功的嚐試。
幽篁居(將千齡兮)
此間非廣廈,杞梓如林,六代文章開朗抱;
竟日有餘閑,雩沂可舞,一天竹色上青衿。
評:評者不知幽篁居為何處,但起句既用杜子美“萬間廣廈”之典,想來必是文友雲集之地,果然下句杞梓如林,接續而來,末句大方清爽,點出宗旨所在。與上聯的穩重相比,下聯似更多了蕭散,曾點“雩沂”之言用在此處,正中要害,又不著大力之痕跡,末句由麵到點,用一小小的景語為前一句作出注解。如果說,上聯讓人想見修篁竹屋書架牙簽,下聯則是在其中布置了一文藝範美人,有點睛之妙,竹色一語又緊扣題麵。然細讀之下,上起句作者著一“非”字,是謙言此間不能有萬間之盛,與下句則成轉折之勢,似應加一“雖”字,其後第二句再用連詞綴上,意脈則更為暢達,同理下句也應如此,評者妄作一嚐試,略點綴幾詞:此*雖非廣廈,然杞梓如林,六代文章開朗抱;***有餘閑,*雩沂可舞,一天竹色上青衿。不知效果如何,冒昧。
盤縣碧雲洞(楚畫)
僻地隱桃源,徐霞客意在多聞,海內宣遊,斯境未同人細說;
仙居無第主,呂洞賓失於好酒,嶽陽大醉,此山竟讓我先知。
評:評到這裏要檢討一下,近一年多來看貼極少,印象當中碧雲洞是哪一期精英賽的題目,好像出題時附了簡介,於是到版上翻檢半日,無果,隻得求助度娘,不料度娘亦隻有簡單的一小段文字,最終還是搜狗百科上有一些詳細的介紹,可見不是個非常聞名的景點,既不十分著名,在寫的時候,就不好過於吹噓。還是說碧雲洞,簡介上說這是一個溶洞湖泊山水景觀,景致極為清佳,此聯卻無一字正麵描摹,隻拉了兩個古人,從側麵烘托,下聯尤其奇兵獨出,角度令人拊掌稱善,讀來不由想起白老頭描寫楊貴妃,亦未細述其眉目如何,體態如何,隻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就讓讀者如見美人韻致。較之擘肌析理,此法妙在四兩可撥千斤。另外兩個結句,又為這一景點的不十分出名,作了很好的注解,很是切合實際。
歌風台
勝概溯當年,論敗者寇成者王,鼎鬲千秋,幾多基石奠枯骨;
從遊摩史跡,慨興而悲亡而苦,民生一怵,莫複高台唱大風。
評:此聯立意不甚出新,上聯基本上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改寫,下聯也多自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而來,這樣正統的寫法,就好比是打一趟人人都會幾招的少林拳,欲求勝人,若非功力深湛,則必招式精絕,否則絕難討好。這一聯的好處就在於節奏和氣脈的把握,收和放的恰到好處,整體一氣貫通,第二分句在聯意上加強了詠歎的意味,在節奏上起到頓挫和為後句發力蓄勢的作用,唯其兩結句過於露骨,似可商榷。
歌風台(安探花)
逐鹿豈初衷,叵奈一朝騎虎兩難,不為刀俎,便為魚肉;
撫碑讀殘跡,遙想當日引吭長嘯,有限英雄,無限江山。
評:近年對劉邦多有貶低之趨勢,文史界皆然,大抵是自阮步兵“豎子成名”濫觴而來。然而劉邦到底算不算英雄,這個論題過於龐大。想必作者是從趙匡胤“被”黃袍加身向上推想,從而得出上聯,雖不十分確鑿,也能言之成理。下聯轉入懷古,亦能沉得下去,結句端端正正,就好像一套拳騰挪閃轉打完,馬步穩穩紮住,也不是輕易能推得動。欠缺一點的是,第二分句的八字句拖住了節奏,對效果有一定影響。
高啟(青山如是)
生難免楊主簿雞肋,死若悲嵇中散竹林,朝野間不友諸侯,不臣天子;
地下逢高鄰沈萬三,如何說太祖朱重八,煙波上一聲欸乃,一葉輕舟。
評:這一聯用了楊修、嵇康、沈秀等很多典,所用之典也都能俯首聽命,甘心地為主旨服務,不由佩服作者的思力。隻是兩個自對句造語稍顯糾結,於語感和氣脈方麵,都不是很順暢。
高啟(李深秋)
將大明誤作盛唐,命送上梁文,未及鑄熔翻別調;
寧獨善何如兼濟,時無漁父引,空隨彭澤賦歸來。
評:高青丘亦是一代才子,從他被明太祖賜金放還,聯想到同樣賜金放還的李白盛唐時代,很是佩服作者的聯想能力。然而他所處畢竟不是開放寬容的唐代,一生既不能實現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又未能平安的終老林泉。這就是他的悲劇所在。作者很敏銳地抓住了這進退兩難的矛盾,用精練的文字,為他畫出一副形神皆備的肖像。然而對於深秋來說,這樣的作品畢竟隻能算是正常發揮,甚至可以說是寫得有點老實,就好像是讓人讀到一則新聞簡訊,事情來龍去脈一目了然,終是缺少一些更高的升華,況且以他的筆力。
梅花(設為首頁)
虯枝於末座紛葩,怒放獨英華,奇骨不為趨步事;
好語被前賢用盡,遲來皆舊典,此身羞作愛花人。
評:梅花一題,屬於是被前人寫濫了的題材,未料讀詩讀到明清,尚有人動輒詠梅數十首甚至百首,那個時候真是膜拜莫名。此聯的作者想是亦有此感,上聯讚梅之高格,所讚所詠,皆在意中,亦不見十分出色,到了下聯,一句“好語被前賢用盡”,讀者不由不頷首微笑,後麵更進一步,因為寫不出更好的讚美,而“羞作愛花人”,使全聯有了看頭,也算是翻出一個小小的新意思。隻是“紛葩”語似嫌生造,又與下聯對仗不夠精細,應該再琢磨一下。
一縷江上清風(投我以木瓜)
獨住薄寒天,踏浪淩波,寂涼起自青蘋末;
遙乘蕭夜雨,輕徊漫詠,魂夢分飛紅蓼頭。
評:以詞之情味入聯,我所見可算成功作品的不多,然詠物聯又作他論。因為對聯特別注重扣題,詠物聯又因為扣題的原因,最容易生拉硬拽,迂腐板滯,寫成對偶說明書的樣子。此聯的辦法是從前人詩詞中廣擷關於江上清風的意象,語語不離題目,多種意象組合在一起,又賦予這清風獨有的靈氣和生命,讀來是風,又似一位顧盼多情的美人,非常成功的詮釋了題目。聯語寫得芊綿雋逸,完全沒有陳腐和生硬的痕跡,宛如一首曼妙的小夜曲,讀來賞心悅目。
望湘亭(醉也不管)
衡嶽為幾,洞庭為杯,愛風月無拘,快登臨高瞻遠矚;
屈子文章,賈生才調,惜經綸未了,空太息圖畫江山。
評:這一聯寫得血肉豐滿,上聯兩個比喻雖不特別新巧,但不由愛其豪宕不羈。下聯由景入情,追溯曆史,語調沉鬱。兩聯之間轉折過渡甚為嫻熟,聯語亦幹淨鮮明,不枝不蔓,就好像是舞蹈,所有的動作都舞到了最恰當的位置和力度,難得的是又沒有多餘的小動作,很好地表現出了作者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