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傳統複興 聯花沁芳

傳統複興 聯花沁芳

2022-07-04 22:36:27王永江對古聯今 0條評論

每年一度的高考作文題都是熱點。今年借此“出圈”的,是文學名著《紅樓夢》中大觀園裏的沁芳亭。

其實不隻今年,2001年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就曾“走紅”全國,那是江蘇考生蔣昕捷所寫的《赤兔之死》,題材是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相關內容。

可見,傳統文化從來就沒有被遺忘。今年這道高考作文題目在對聯圈引起了廣泛關注,本期我們遴選了幾篇角度不同的文章進行分享。其中,有的作者對“翼然”“瀉玉”“沁芳”這三個亭名的創作風格進行了闡釋;有的作者從教師視角談了如何結合傳統文化對高考作文進行命題的經驗;也有作者對題目涉及的《紅樓夢》原文進行了延伸解讀。而這個延伸解讀,便與我們對聯相關了。在書中,寶玉除了給亭子命名之外,還當場做了一副對聯:

繞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脈香。

這副對聯非常好地詮釋了沁芳亭周圍的景致特點,十分切合亭名。


圖片

除了大觀園中的一係列對聯,筆者對《紅樓夢》中印象較深的還有這兩副——


智通寺對聯:

身後有餘忘縮手;

眼前無路想回頭。


秦可卿房間裏懸掛的對聯: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這兩副對聯都跟作者描述的情境和地點十分切合,更給世人以警醒。

品完對聯,再回到傳統文化複興的話題。諸如四大名著、詩詞對聯等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極有意義的文化符號,在中國人心中已廣泛而深遠地紮下根來。但為何多年來我們還認為傳統文化沒有真正“複興”呢?筆者以為,多數國人對傳統文化還停留在“知其然”的階段,遠未達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大家都知道《紅樓夢》,但對具體內容卻一知半解;大家都知道對聯,但什麼樣的內容、形式才是合格的對聯,卻模棱兩可。要想提高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更深層次的認知與了解,教育和宣傳必不可少。

再看近年熱播的《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電視節目,讓讀寫詩詞在全國再次風靡。相比詩詞,對聯的群眾基礎更好。我們欣喜地看到很多對聯平台、對聯組織等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興起。相信未來乘著傳統文化複興的東風,對聯這枝“傳統文化之花”定能開得熱烈、開得長久,沁出韻味無窮的芬芳。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紅樓夢沁芳亭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