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漫談中國書院對聯的教育意義(上)

漫談中國書院對聯的教育意義(上)

2022-06-23 23:44:45李學文荊楚聯壇 0條評論

書院教育萌生於五代南唐,發展至清末“戊戌變法”時改稱學堂而廢止,有千餘年輝耀的曆史。中國書院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興旺發達,為傳道弘文的陣地。以格律文學——對聯裝潢書院門庭堂舍始於南宋。宋淳熙六年(1179),理學家朱熹知南康軍,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撰書“傍百年樹,讀萬卷書”和“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等五副對聯,增華氣象,為書院文化不可或缺的教化內容。

    書院對聯熔古代百家學說,曆史、地理、文化教育於一爐,成了宣揚古代禮樂教化、道德思想的載體。近年來,讀賞書院百家對聯,其筆調、情致、意興、理趣、典雅、語境、詞格、文風各具特色,百態千姿。或寫景抒情,或言誌寄懷,表現手法多樣。這裏不談對聯風格和表現手法,隻就對聯論及書院教育的宗旨、思想內容、目標、使命等方麵所表現的教育意義談幾點認識:

    一、“先德行,次文章”,彰顯教育宗旨

    德行,道德品行;文章,文學才華。二者是古今學校教育的宗旨和方向,這是從書院層麵上說的。德育和智育,自古以來是學校教學並重的科目。晉葛洪說:“德行文學者,君子立身之本。”用今天的話說,“德育為首,智育為主”,這是學校教育的基本方針。

    下列幾聯,從不同角度闡明德育和智育密切關係。

    例1:某君題休寧“海陽書院”聯:

    張四維以治國;

    傳五經而興邦。

    四維,舊以禮義廉恥為治國之四綱,這是強調德育的重要性。五經,指《詩》《書》《禮》《樂》《春秋》,這是指書院講授的內容。聯語一“張”一“傳”,表現了書院遵循“先德行,次文章”的教育準則。李彥章題貴州龍場驛“龍崗書院”聯的下聯雲“無本不立,無文不行”,恰是此聯最好的注腳。

    例2:江西南昌市《友教書院》聯雲:

    忠如道,據於德,依於仁,而後遊於藝;

    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必先正其心。

    聯語集《論語》《禮記》中警語,上聯告誡求學諸生,遵循傳統的道德仁義,陶養身心,然後遊樂於“禮、樂、射、禦、書、數”《六藝》之中;下聯引導書院學生應提高自身修養,實現自己齊家、治國的理想,必先端正自己的心誌,增長自己的才幹。此聯,是從學生層麵上說的。

    上述兩聯化用典語,句型有別,而文詞別致典雅,主旨相同,論述育人先育德,欲成才須先成人的道理。某君題河北灤縣“海陽書院”聯雲:

    遵鵝湖鹿洞條規,先德行,次文章,俱是作人雅化;

    萃灤水橫山賢俊,朝討論,夜服習,無非為國儲才。

    此聯明確指出書院教化的宗旨。“先德行,次文章”,這是辦學的方向,“朝討論,夜服習”,這是教學的程序,“雅化”“作人”是教學的目的,“儲才”“為國”是學校的使命。上下聯結句一語中的,強調書院教化的目的就是為國培養儲積德才兼備的人才。

    二、“立品須高”,強調品行修養

    立品,確立高尚的品行,是人生至關重要的事。臨危不易其誌,臨事不因循苟且的人品,為世所尊崇。《易·恒》中說:“君子不易其方。”孔穎達疏:“君子立身得其恒久之道,故不改易其方,方猶道也。”書院培養學子的品行,是書院的基本功課。

    例1:聶蓉峰題成都《墨池書院》聯:

    出詞精,入理必精,文因功夫而判;

    始進苟,終身皆苟,士以品行而先。

    上聯以“功夫”立論,闡明學習應有過硬工夫,不能敷衍成章,要有真才實學。下聯以“品行”立論,意謂“始進”便隻圖眼前得過且過,則終身便因循苟且,草率馬虎。隻有先端正心誌,修養品行,方不會有所貽誤。此聯“文因”“士品”的論題,是值得書院的執教者和求學者深思的。結句強調為學先立品,明確指出“立品”是立身處世之本。

    例2:楊欲仁題安徽“巢湖書院”聯:

    憑山脊以為基,士品宜從高處立;

    借湖光而作鑒,文風須向上流爭。

    此聯以“山脊”“湖光”為喻。上聯講士子的品行應像山脊一樣,昂揚向上而立。“得誌懋勳猷,平居依道德”,不改其高尚之誌。下聯講文章風骨當如明淨之湖光清澈可鑒。上流,上籌,上品。“宜從”一語勉勵諸生常懷向上之誌,“莫以窮通改步趨”。“須向”一句告誡諸生必須向最好的純正的文風學習。寓“見賢思齊”之意。

    上述兩聯,文詞諧雅,從不同的角度論述同一論題“立品”,各有理趣,耐人品玩。道出了人品才華是經世致用的基礎。

    張之洞題廣州“廣雅書院”聯:

    雖富貴不易其心,雖貧賤不易其行;

    以通經學古為高,以救時行道為賢。

    此聯古樸,以律而論無韻趣,隻能算是對稱的文句,從意義上說,涵蘊深刻,上句極力稱道品行高尚的大丈夫,下句勉勵學子努力學習,明確目標,做“學求致用”,救時行道的賢達之士。

    三、“心憂天下”,立業須早立誌

    書院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最佳處所。要求就讀的學生,務須躬修實踐,研習經術文章,陶成經國致用之才,懷憂樂天下之誌,為社會所用。清左宗棠題“家塾”聯雲:“身無半文,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左氏從小立誌,抱遠大理想,砥礪而行,爾後建功立業,成前清一代名臣。

    下列幾聯,勉勵求學諸生要立業須早立誌,追求理想,發奮勤學,砥礪磨練,當成就一番事業。

    例1:岑毓英題“貴陽書院”聯:

    大任從勞苦得來,願諸君皆以天下為己任;

    酬知在居恒造就,效曩哲勿忘性內之良知。

    此聯用典莊重。上聯化用《孟子》之句,闡明擔任重要職務的人,多是經過勞苦磨練,教育培養出來的,希望諸君從早立報效祖國之誌,莫負韶華。下聯意謂從書院學得的知識將實用於世,報答社會,效法先哲不忘內心的良知,永遠抱定憂樂天下的信念,“每飯不忘天下事”。

    例2:李彥章題廣西武鳴“西邕書院”聯:

    考古證今,致用要關天下事;

    先憂後樂,存心須在秀才時。

    上聯勉勵求學諸生,努力學習,掌握知識,付諸實際,努力踐行,招致天下所用。下聯激勵書生趁此年少之時,當抱“憂以天下,樂以天下”之情懷。欲任天下事,“存心須在秀才時”立誌發憤,勤讀聖賢書,儲積經世之才,不忘初心,“莫將溫飽負平生”。

    例3:陳澹然題安徽樅陽“豐樂書院”聯:

    蒼嶼忠節,海峰文章,巍然先正遺風,廊廟江湖皆事業;

    浮渡夕陽,白雲青鳥,葆此名山嘉氣,乾坤雷雨待英豪。

    此聯文詞雅正,情韻清幽,極盡風致。上聯以鄉邑曆史名人左光鬥、劉大櫆的遺風立論,勉勵學子弘揚先賢遺留下來的風教、德行、業績,望學習繼承其精神風範,無論居“廊廟”還是處“江湖”,抱定“進亦憂,退亦憂”的意誌,以國事民生為重。下聯借樅陽之景以抒情,攬勝地湖光山色,鍾名山秀氣,毓靈傑之才,相期造就英豪,展乾坤之抱負,振雷雨之威聲,待時緯地經天,不負雷霆之天恩,書院雅化之教澤。

    例4:溫鵬翀題“陽朔書院”聯:

    文筆聳層霄,愛此間對萬壑縈回,教化由來先黨序;

    書樓崇教席,願多士做千秋事業,顯揚不僅為科名。

    此聯借景抒情,感懷起興。上聯結句“由來”一語,道出各方麵的人才都是從學校培養出來的,展現書院教化的意義。下聯勉勵學子以前賢為榜樣,應有幹一番大事業的雄心。結句“不僅”一語,告誡群生,讀書求學不僅是為了科考功名,而是為國為民創造幸福生活作出貢獻的千秋事業。

    以上四副對聯是從師生層麵上說的。明確指出,教化育英才既是書院教育使命,也是學子求學的理想目標。明顧憲成的“東林書院”聯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此聯立旨高遠,結構新巧,尤其“聲”“事”二字,反複五次出現,讀來繁音促節,鏗鏘有力,兼之“風雨”雙關寓意,更耐品味聯語之意蘊。讀書,不能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還須多聞窗外事。就是說既要努力讀書,更要關心國家大事。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做一個經世致用的傑出人才。

(待續)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書院對聯書院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