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嘯天九曲吐雄渾——淺析方留聚先生楹聯藝術

嘯天九曲吐雄渾——淺析方留聚先生楹聯藝術

2022-06-18 22:41:39楊遠建 湖南洪江對聯天地 0條評論

最近幾日悅讀遼寧黨建網《(名家名聯)之方留聚先生對聯選》,感觸頗深。文中聯語被分成四類,共三十副,由於篇幅有限,在這裏,僅從中選取六副楹聯,談一談先生楹聯藝術的特色。

方留聚先生出生地河南義馬,臨近黃河,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曆史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先生深受中華文化、地域文化影響,楹聯創作題材多樣,語言典雅,形象生動,風格豪邁,氣勢磅礴,感情真摯動人,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我們首先來賞讀先生古今人物聯兩副之一《題李商隱》:

宦海中牛聲亂耳,李花迷眼,一時攪了視聽,縱有靈犀空對月;

巴山下夜雨敲窗,淚燭成詩,半句吟來淒婉,未彈錦瑟已撕心。

聯中主人翁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誌。聯語上比,專寫此事,“李花”,指“李黨”成員王茂元的女兒,即李商隱的妻子。李商隱本為“牛黨”成員,卻又成了“李黨”的女婿,立場不堅定,如牆頭之草,故而“一時攪了視聽”,讓人看不清,而處境尷尬,成了“過街老鼠”,聯作者不覺感歎:“縱有靈犀空對月。”“靈犀”,即犀牛角,出自李商隱《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裏比喻才華。下聯,起筆兩個分句即用典,語出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寫李對妻子王氏的思念,可謂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結句“錦瑟”,即李商隱詩《錦瑟》,其曰:“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未彈……已……”句式獨特,反襯到位,加上以“撕心”二字綴尾作結,感情細膩,催人淚下。整聯用典十分雅切、自然,意境耐人品味。

古今人物聯兩副之二《題李白》:

突兀如狂飆驟起,跌宕似飛流直下,浪漫時猶有清新,恬淡中頓發激昂,心無拘謹,詩無雕飾;

出遊似野鶴高翔,沉浮如朽木苦爭,廟堂上過於孤傲,江湖裏愈加曠達,成在吟哦,敗在醉熏。

本聯以散文筆法入詠,連綿起伏,極為開張。而結尾突然以兩個四言自對的分句作結,突兀而又自然,布局巧妙。聯中主人翁——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上聯,開筆“突兀”,意為突然發生、出乎意外,頗合李白個性。接著“飛流直下”,出自李白《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而“清新”,語出杜甫《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是對李白詩歌的讚美。綴尾“雕飾”,出自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喻指文學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讚美了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達了李白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反對裝飾雕琢。下聯結尾“成在吟哦,敗在醉熏”,概括能力極強,聲韻纏綿,議論風生,自是一家之言。

其次,我們來賞析先生名勝聯兩副之一《長白山天池》:

萬千年造化,令龍池噴瑞雪,天際掛飛流,更教峻嶺名長白;

八百仞深沉,為三江水開源,十六峰捧月,敢與蒼穹比湛藍。

長白山天池,又叫龍潭,坐落在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清光緒年間劉建封登上山,為天池十六峰命名,探明鴨綠、鬆花、圖們三江源流。天池孤懸天際,沒有入水口,隻有出水口,湖水終年外流不息。聯語以數量詞起筆,一橫一縱,筆力雄健。接著,以一字領“令”、“為”各自引出兩個句中自對的四言分句,寫出天池的風光特色。而下聯“十六峰捧月”一句,畫麵感極強。用圓“月”比喻天池湖麵,晶瑩剔透,極具神秘風神。而動詞“捧”,借擬人手法,寫出了山與池直間的特殊自然關係,充滿活力。結尾“更教”、“敢與”飽含感情色彩,逼出綴尾的兩個顏色詞“白”與“藍”,其顏色對比鮮明、突出,十分亮眼,構思獨具、精巧。

     名勝聯兩副之二《題嘉峪關》:

縱烽火狼煙暗淡,鼓點角聲遠去,然瀚海渺茫,邊月淒清,尤感白草蒼涼,黃沙悲壯;

崇牧歌羌笛悠揚,古關絲路奔來,看昆侖峻峭,大河洶湧,頓生一懷詩意,萬丈豪情。

題中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最狹窄的山穀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故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聯語以“縱……然……尤感”句式對應“崇……看……頓生”而展開,結構曲折緊密,慷慨陳詞,風韻無邊。上比,“瀚海”,指無邊的沙漠。“白草”,是禾本科狼尾草屬植物,多年生,為優良牧草。形容詞“暗淡”、“渺茫”、“淒清”、“蒼涼”和“悲壯”,共同營造邊關氛圍,如在眼前,令人想見“秦時明月漢時關”的風韻!下比,氣氛上揚,盡顯和平意趣。“一懷詩意”,指唐代邊塞詩。誌氣高昂,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可謂“豪情萬丈”。整聯,一抑一揚,對比強烈,卻相反相成,渾然一體,手法高超!

第三,讓我們來欣賞先生詠物聯《題琴》

十指輕彈,柔和似雛燕呢喃,泉水叮咚,聽之悅耳;

七弦高奏,跌宕如蹦雲裂帛,響雷飛瀑,聞者驚心。

聯題中之琴,這裏是專指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曆史,屬於八音中的絲。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劉長卿《聽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鬆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聯語上言“輕彈”、下言“高奏”,寫出兩種不同風格的琴聲。聽“輕”者,則“悅耳”;聽“高”者,則“驚心”,形象地寫出聽者兩種不同的感受。而聯語中,以比喻的修辭手法,用大自然的聲音“雛燕呢喃,泉水叮咚”、“蹦雲裂帛,響雷飛瀑”從側麵來寫琴聲之美,是對聯中描寫音樂的佳作。可遙遙想見白居易之《琵琶行》也!

文章最後,讓我們來欣賞先生人生感悟聯《題我的退休生活寫照》:

已無案牘勞形,橫看峰嶺,縱論古今,陶醉於山水之間,廟堂以外;

謹記身心保健,晨練春秋,暮揮翰墨,沉浸在窗前聽雨,膝下繞孫。

退休,是指老年勞動者達到規定的年齡、工齡等條件後脫離工作,享受社會保險和勞動補償性質的養老待遇和權益的一種製度,亦是老年勞動者生活中較重大的變化和轉折,依個人條件,產生各異的調適過程。這副聯語,真實而生動地寫出聯作者的“退休生活”。上比,起筆“已無”,寫出退休後的狀況,沒有工作之累。“案牘勞形”,語出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語言瀟灑。由此而產生後麵的一係列動作,“橫看”,出自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及“縱論”、“陶醉”,皆如見其人,耐人尋味。“山水之間”,“廟堂(代指工作單位)以外”,境界開闊,令人想象豐富。下比,開端“謹記”之後的內容,是告誡自己,也是勸誡天下的退休人員,調節心態,積極走入新的人生階段,不迷茫,設計好自己的光明前途,享受無盡的天倫之樂。“聽雨”,語出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留得枯荷聽雨聲。”“膝下繞孫”,即天倫之樂,明代石珝《送伍朝信守寧波》詩曰:“紫薇巨公顏色揚,諸孫繞膝兒繞床。”計劃周詳、美好,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具恬淡之風韻。

一路品味,一路讚歎,手不釋卷,讀方留聚先生的聯語,真可謂是“近日湧金,遠岫浮煙。”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方留聚藝術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