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初學對聯要掌握三種對法

初學對聯要掌握三種對法

2022-05-23 21:37:50上海 徐玉基對聯天地 0條評論

上下聯什麼關係?就是“對”和“聯”的關係,即形對意聯,形式上要對,內容上要聯。


對的要求即字句對等、詞性對品、結構對應,平仄對立、節律對拍。聯的要求是圍繞主題,內容相關。既不合掌,也不離題。


初學對聯者往往對六條聯律中的前五條很重視,而對第六條“形對意聯”中的“意聯”無意識地忽視了。在處理上下聯關係時思路不清晰,寫出聯來一筆糊塗賬。學對聯在重視格律的同時,對上下聯關係也要熟練掌握。我曾寫過一篇《初學對聯的兩儀思維》,談到在構思對聯時要通盤考慮一分為二和合二而一。本文著重談兩儀的表現形式,即上下聯的對法。(對法一詞多義,此處特指處理上聯與下聯的關係)

對的方法無非三種,正對、反對、流水對。

正對是指上下聯內容相似或者相關,如“紅旗指處江山麗;紫氣來時福壽長”。反對就是上下聯意思相反,如“嶽飛榮海內,秦檜跪階前。”流水對的特點是上聯或下聯都不能獨立,一個意思分成兩句,如“方迎昨夜桃花雨,又沐今晨柳絮風。”


先說正對。

正對,顧名思義,就是正麵作對,上下兩聯,⾓度不同,意思互相補充,內容相似或相關。這個正麵不是積極、良好的意思,而是直言對答,用反映同類事物或概念的詞語兩兩相對。所以寫反麵事物或人物也可用正對,例如寫秦檜“賣國求榮日;跪階受唾時。”雖寫壞人,亦是正對,所以理解這個正對,是指內容字詞相關而已。

例如吳岱寶題《李白》:


高矗唐詩峰一座;

暢豁酒興路三千。


上聯言詩,下聯言酒,詩酒相伴,正是李白的人生特色,所謂“李白鬥酒詩百篇”。上下聯選取兩個元素加以演繹,用同類的事物(詩、酒)從正麵相對,叫作正對。

對聯中正對是最多的類型,大多數春聯都是正對。例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婚聯、挽聯、壽聯等也以正對為多。


再說反對。

反對是上下兩聯,⼀正⼀反,意思互襯,對⽐強烈而分明。用意思截然不同的兩方麵演繹同一主題。反對不是寫反麵事物的意思,而是指從對比強烈的兩方麵,一正一反來演繹主題。例如寫正麵人物嶽飛:“席卷千軍,直搗黃龍喧鼓角;星殞一瞬,橫行奸佞起風波。”從建功立業和遭人陷害兩方麵作強烈對比,寫出嶽飛的人生際遇,即是反對。

例如方留聚題《李白》:


突兀如狂飆驟起,跌宕似飛流直下,浪漫時猶有清新,恬淡中頓發激昂,心無拘謹,詩無雕飾;

出遊似野鶴高翔,沉浮如朽木苦爭,廟堂上過於孤傲,江湖裏愈加曠達,成在吟哦,敗在酩酊。


上聯寫雄心壯誌文才蓋世,下聯寫人生沉浮際遇悲涼,得誌中有失意,失意中有得誌,得誌與失意形成強烈對比,因而聯作生動而有魅力。


最後談流水對。

流水對又叫串對,通俗地說,就是一句話分成上下兩句來說。上下聯意思順連,構成連貫、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的等複合關係,單獨一聯不能表達完整意思。例如“倘若天災能抗住;定教糧庫不虛空。”前後二句形成因果關係。

例如林則書房聯: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苟,如果;豈,難道。這種設問和反問句子,一般都是流水對,因為單句無法表達完整意義。有遞進、轉折、選擇、假設等複合關係的句子,可以判斷為流水對。同是《題暢飲》,連貫如“喝酒三杯醉;臥床半夜醒。”事情進展有連續性,是同一件事的延續。遞進如“喝酒已然醉,臥床猶未醒。”已醉和未醒是醉酒的深入狀態。轉折如“喝酒何妨醉,上工不可遲。”喝酒誤事但未誤事。選擇如“喝酒或能醉,上工怎不勤。”二者皆有可能性。假設“喝酒倘能醉,上工未必勤。”隻是假設,未成現實。以上各聯皆可看作是流水對。(此處喝酒例句隻簡單明了地說明流水對句式,無實質含義。)


古人評價三種對法中,遵劉勰《文心雕龍•麗辭》觀點:“反對為優,正對為劣。”但劉勰所講的正對與反對,同對聯中上下聯的正對反對有區別。劉勰說明了原因“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並舉例:“仲宣《登樓》雲:“鍾儀幽而楚奏,莊舄顯而越吟。”是反對。因為楚人鍾儀在晉國被幽禁時還彈奏楚樂,越人莊舄在楚國做大官時還吟詠越詩。一囚一顯,均能不忘故國,境界頓現,此反對之作用也。孟陽《七哀》雲:“‘漢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此正對之類也。幽顯同誌,反對所以為優也;並貴共心,正對所以為劣也。”漢高祖想念家鄉枌榆,光武帝思念家鄉白水。這兩個人兩件事都是富貴不忘本,重複講的是一個道理,沒有上麵兩個例子有大震撼力,所以為劣。


劉勰說的“正對”指的是上下聯兩句話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今人名之曰“合掌”。但現在所講的正對,是對聯的一種對法,不能看作是合掌,畢竟劉勰生活的南北朝還沒有對聯。但正對中常會出現“合掌”毛病,應該值得我們注意。例如有的聯友撰聯,喜歡鋪陳,在腰節一氣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主題,但如果這些例子是類同的,例如“周瑜燒赤壁,諸葛借東風”來寫戰場智慧,雖然兩個人,實則一件事,這就是正對容易帶來的劣處。


“反對”,指的是從不同角度表達中心或主題。所以“正對”為劣,“反對”為優。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在寫聯時,盡量不要用同樣事理的例子來舉證,要追求那個“優”。


對聯之美,不止於四平八穩,工整嚴飭。流水最優即是出於這個道理。反對和流水對不存在“合掌”問題。反對是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理合成一聯,就不可能合掌。流水是一句話作兩句說,更不可能合掌。所以,合掌、半合掌、疑似合掌均產生於正對之中。正對最容易犯的毛病即是距離拉不開,例如風靡城鄉的通用春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其實就是一副合掌聯。


因此,初學者應當理清思路,在撰聯時,一開始構思,盡可能考慮反對的因素,即使不能撰一副反對,也盡可能在某些元素中使用反對的字詞、事物、觀點。撰正對時,盡量避免那些同義的字詞堆砌,同理的事物鋪陳,圍繞中心,拉大距離,永遠不會錯。撰聯如能大開大合,不但有氣勢,而且得趣味。


三種對法,重點要研究的是正對。正對占對聯數量的比例高,且易出毛病。要提高對聯質量,就要研究正對的對法。如果我們在構思上下聯時,有意識地避開合掌、雷同等元素,拉大距離,化“劣”為“優”,就會獲益非淺。


同時,也要正確理解拉開距離的原意,這個距離是要在同一參照係即同一主題之中的,不是毫不相幹,各說各話,合掌和離題都是大毛病。

推薦吳進文的一副茶聯:


九萬裏江山,因之畢現蔥蘢色;

五千年文化,藉此長餘馥鬱香。


距離相當大,但句句不離茶。可作正對範本。有聯友可能會說,“因之”“籍此”意思相近,但此二詞是扣茶的關鍵詞,離開它,我們不知寫的是什麼。能將廣闊與悠久、顏色與芬香濃縮到一物上,此二詞起到重大作用。因此在正對時,要綜合分析字、詞及各元素在聯中的作用,不可死搬硬套。“靈活”也是寫聯的技巧,著名聯家善於弄險,因而寫出不一樣的聯來,初學者也應用心琢磨。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初學者對法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