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把語用學用到對聯創作上去

把語用學用到對聯創作上去

2022-05-19 21:30:48王國仲 山東威海對聯天地 0條評論

語用學是語言學的新分支。其概念源於歐洲的符號學,於上世紀70年代被確認。我國漸次展開研究,將他與漢語語法學、修辭學等融會貫通並加以創新與應用。所謂語用指的就是人(使用者)在一定環境(語境)中對語言的運用,研究這個規律的就是語用學。對聯是語言運用的藝術,把語用學用到對聯創作上是一件有有意義的事情。

把對聯和語用學聯係起來,是因為他們之間有共通的地方:都研究語言文字資料的選擇使用;都要求依據說話(聯語視同)和寫作的主旨目的來選擇使用語言文字資料;都強調情景或語境(包括時間、地點和上下文等)在選擇使用語言文字資料時的作用。

結合語用學一些原則,對聯創作上重點應注意以下六點,側重談把語用學用到哪兒和怎麼用。

1.符合題旨。

按語用學原理,言語的交際過程,是言語編碼過程。編碼是一種整理思路的過程,說話之前要有一個說話的動機,有了動機,理清思路後,把想說的語義內容用語音形式表現出來,即言語發出,再到言語傳遞、言語接收、言語譯碼。對寫作對聯來說,就是明動機定思路,寫出來言心聲,傳出去用起來,被閱讀受理解。這裏的關鍵點在於切題旨。為此“備料”“用料”不可忽視。應吃透需求,弄清為啥而作,有啥根由,打個腹稿,勾畫大致樣貌,據此出發找資料,轉而構思立意。忌諱的是,這些還模糊不清時就草草抓點資料就匆忙動筆草成,結果往往是不大對路數、不大扣題旨,形成空泛之作,俗稱“離題”之作,以至“跑題”之作。

2.搭建結構。

在一個完整的交際過程中,句子與句子組成篇的結構叫做話語結構。我們一般可以從兩個角度探討話語結構,一個是從微觀角度看,話語中的句子與句子是如何組成結構關係的,即主要探討話語銜接和話語推進;另一個是從宏觀的角度看,話語的整體是依托什麼樣的結構框架建立起來的,即主要探討語篇結構和會話結構。如果把一副對聯看作一個交際結構,上下聯則是對仗結構(還可從語法、邏輯等結構角度分析),每邊是擴展(亦含對仗結構),二者都兼具銜接及推進關係和性能。

3.切近語境。

語境表示出發話者受話人的關係。語境對使用和解釋話語都有重要的作用。人們進行言語時,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都必須注意“言語四要素”:自身的因素,對方的因素以及雙方所處的語境因素,還有語言係統這一工具的因素。這就是說,在言語活動時,要充分考慮自身與對方的交際目的等各種因素,同時也要注意言語時的上下文、交際場合以及時代與社會的背景,以便在語言符號聚合類中選擇最佳的符號進行組合。作聯強調情景或語境,同樣是為了在選擇使用語言文字資料時加以運用。抽象的語言意義,通過一定的語用手段與特定的語境聯係起來,才會形成具體意義即語境意義。有人指出語境要素有三大類:話語本身,言語交際的發生行為環境及場景,共有常識,是有道理的。這些語境知識的運用,對於營造對聯意境會有大的幫助,會提高聯作的恰切感、形象感、具體感。

4.選擇句式。

同樣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法結構表達。在言語活動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景予以選擇。可以說,修辭學搭起對聯學與語用學的橋梁。就語音因素說,漢語有聲、韻、調係統,這語音係統是經過抽象概括的。在言語活動中注意聲、韻、調諸方麵的各種配合關係,“左礙而尋右,末滯而討前”,避免“喉唇糾紛”,利用聲、韻、調係統予以適當的安排調整,使之或反複,或錯綜,構成雙聲、疊韻、葉韻、迭音以及平仄錯出等方法,從而造成聲音的回環美以及抑揚起伏的變化,加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對聯是突出講究修辭的藝術,大部分修辭格及修辭法都可以用於對聯創作。對偶、對仗、反複、排比、錯綜、層遞等尤其適用於形成對聯句式,構成特有的對聯結構。活用領字、一字逗及虛詞等,使句子長短整散結合起來,求得錯落有致、音韻和諧的效果。

5.銜接連貫。

話語銜接就是通過種種語言手段,把句子銜接成一個有結構的整體,而在受話者理解話語時的心理感受中就出現了一種連貫性。話語一經銜接,話語的語義理解就變得通達順暢,這就是連貫性。這裏有個話題延伸問題,延伸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如平行推進,派生推進,線性推進,分叉推進,綜合推進等。詞語在意義上有著極為錯綜複雜的關係,除了平常說的同義、近義、反義、上下位義等關係之外,常見的還有構成關係,例如受動關係、結果關係、語義關係等。實際上,我們對任何一個詞語的理解都隻能在相應的關係網絡中,在其他詞語對他的意義製約中才能進行。作聯者需要理解以上知識點尤為必要。作聯猶如編織語言文字網,延伸有條有理,銜接恰如其分,連貫行如流水,方成佳作。不可隻重視上下聯對仗,忽視組邊。特別是長聯,忌諱雜亂、跳蕩、突兀。

6.用語得體。

用語得體首先要講究語言意義。從語義的表現形式來看,語言意義可以分為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兩大類,前者主要由實詞表達,後者主要由虛詞、詞綴和詞尾等表達。這兩種語言意義的性質完全不同,他們各自還可以分為不同的小類。英國著名語義學家利奇把意義分成七種類型:概念意義、內涵意義、風格意義、感情意義、連帶意義、搭配意義、主題意義。我們可以把它們歸成概念意義和非概念意義兩大類型。概念意義也稱為理性意義,是指詞中表達概念的部分,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概括反映。概念意義是詞義最基本的核心部分,是詞義研究的主要對象。詞典中解釋的意義主要是概念意義。概念意義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舍棄了客觀事物的非本質特征,而隻把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和本質聯係作為自身的內容。內涵意義是和人的社會性緊密聯係著的一種附加意義。風格意義即詞的風格色彩。指語言單位在使用過程中,由於交際環境的不同而產生的附加意義。在風格意義裏最為值得注意的是語體意義。根據其交際環境,可以分為兩大類,口語風格和書麵語風格。前者通俗、活潑,生活氣息濃厚,有時甚至是庸俗的、粗野的,後者則具有莊重、文雅等特點。感情意義,也稱詞的感情色彩,指附著於理性意義上的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評價和態度,主要包括喜愛、憎惡等。連帶意義是一種能引起聽眾或讀者聯想的附加意義。搭配意義,在語言單位的使用中,有些單位經常與另一些固定的單位組合,而不與其它詞組合,這種由固定的組合關係而產生的意義稱為搭配意義。一些詞盡管有共同的基本意義,但搭配能力不同,因而意義也有所不同。主題意義是通過持續和各種強調方式表達出來的意義。這種分類對作聯選用詞語達到準確、自然、和美具有重要意義。“尋常詞語藝術化”、“於平淡中見神奇”,這是一種漢語修辭新觀點,運用語用學知識達到作聯詞語得體,繼而見到這種效果,是比較理想的。


2021年12月一稿

2022年4月二稿

 

主要參考書目

修辭學和語用學 戚雨村 (載《修辭學發凡與中國修辭學》)

《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陸劍明、沈陽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二版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語用學創作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