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徐文德‖戲說玄妙的行業楹聯

徐文德‖戲說玄妙的行業楹聯

2022-04-30 23:36:35徐文德聯齋 0條評論

每每看到公司開業,企業掛牌,商戶開張,都會看到門的兩旁掛了條幅,或對聯。掛條幅也好,掛對聯也罷,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開業以後,能開業大吉,開業能大吉。為企業開張增加一點兒紅紅火火的氣氛,這個應該就是所說的行業聯。行業聯不同於一些詩人聯家,文人墨客的述誌,唱合,饋贈。也不同於描繪山水花草,四時風貌之聯。行業聯是要講實用性,因此,它的內容是第一位的,必須要迎合你要表述的實體,也就是說,行業聯其實就是一個行業的廣告或招牌。

有很多行業聯寫的非常之妙,令人看了忍俊不禁,不僅詼諧幽默,且又形容得恰如其分,一看便知這個店是做什麼營生的。我們來看這副聯:

推剪刮剃使你滿意;

燙吹洗染令君稱心。

這副聯把理發師的十八般武藝全都亮了出來。再看這副聯:

但願世間人無病;

何愁架上藥生塵。

這副聯看了以後,真能把人感動的涕淚交加,民間有句俗話說,一是截道的,二是賣藥的。開藥鋪本是極賺錢的生意,但此藥鋪寧願藥賣不出去,也要為世人祈禱,少生病,不生病。這副聯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旦有需要,寧可多走二裏地也要去他家的。

扁鵲重生稱妙手;

華佗再世頌白衣。

這副聯一看就是醫院或診所。

過客相逢應止步;

征途到此便是家。

這個毫無疑問是旅店了。

看過以上這些聯,不進屋也知其是做何營生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清朝,有一個青年才俊,學問很高,才氣橫溢,但家庭出身卻很卑微。爺爺是燒酒的,奶奶是彈棉花的,媽媽在家做豆腐,爸爸則擔著擔子,走街串巷賣豆腐。那個時代,想走仕途家庭出身是很重要的。

再說這個青年到了可以參加科考的年齡,順利的通過縣,府兩科,又奪關斬將,一路拚搏,最後以優異的成績在院、鄉、會試三科奪冠。一舉衝到保和殿前,參加殿試。殿試是皇上親自主考,能參加殿試的人不得了,那可是鳳毛麟角,人中佼佼者。

青年來到保和殿考場,拿過試卷,看過考題,輕提筆,飽蘸墨,刷刷點點,龍飛鳳舞,躍然紙上。片刻,試卷呈上龍書案。皇上閃目一瞥,麵露喜色,不由輕喝一聲“好”。再看麵前這個考生,眉清目秀,風流儒雅,謙恭和善,書生氣十足,皇上心中喜愛之情油然而生。皇上問道:“愛卿家裏祖上做何營生?”

青年剛想回答,祖父是燒酒的,祖母是彈棉花的,母親的做豆腐的,父親賣豆腐。但馬上轉念一想,不可!那個時代,門第觀念極強,我如果這樣如實回稟,即使皇上不說什麼,別人聽到了也會被瞧不起的,撒謊呢,那更使不得,那是欺君之罪呀!青年略一沉思,張口答道:回稟皇上,草民的祖父祖母是:

玉甑蒸開天地眼;

金錘敲動帝王心。

草民的父親母親是:

父在外肩挑日月;

母於家扭轉乾坤。

兩副短聯,淋漓盡致的道出四種行業。甑是蒸餾酒的用具,金錘是彈棉花的工具,父親起早貪黑的挑著擔,在外麵賣豆腐,母親在家裏,把兩扇磨盤比做乾與坤,轉動磨盤做豆腐。這是多麼形象啊。

皇上一聽,聖心大悅,揮禦筆欽點頭名狀元。

帝朱元璋,雖然出身微賤,但對於聯對,卻到了癡迷的程度。關於朱皇帝的聯對故事以及朱皇帝創作的名聯,不盡可數。

大明開國第一個春節,除夕前,朱皇帝下旨,命令金陵公卿士庶,過年門上必須貼上用紅紙書寫的對聯一副。皇上的聖旨誰敢違抗,除夕夜京城裏的大門小戶,門上都貼上了春聯。初一一大早,朱皇帝帶著從人微服私訪,出了宮門一看,滿街筒紅彤彤的一片,煞是喜興。再看內容,無非是歌頌太平盛世,為朱皇帝歌功頌德。朱皇帝看得興致勃勃。突然,他不笑了,原來他看到有一家的門上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命隨從上前敲門喊出房主,問為什麼不貼春聯?房主出來一看,知來者不凡,忙解釋說自己是個屠夫兼做閹豬生意,年前這段時間太忙,已買了紅紙,還沒來得及請人幫忙寫。朱皇帝一聽,倒也情有可原,他來了興致,吩咐房主拿紙筆來,從人研好墨,朱皇帝筆一揮,寫下了: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寫完交給房主,吩咐,貼上去吧,然後帶著從人繼續巡遊。

遊了一圈又從原路返回,發現那家門上仍然光禿禿的,朱皇帝心中不爽,上前叫出那家房主問其究竟,其實那屠夫早就看出這是皇帝,忙跪倒說:“啊耶,這是萬歲爺的墨寶,我怎舍得貼在門外,任風吹日曬,已掛在中堂,燒香供奉。”朱皇帝進屋一看,那副聯果然掛在中堂,下麵香煙燎繞,滿室生香。朱皇帝大喜,重賞了屠夫。

此後,買賣人家,紛紛效仿,每逢過年或買賣開張,都要在店鋪門上貼一副和自己主營業務相關的對聯。例如旅店聯:

萍水相逢如知己;

停車暫住似歸家。

書店聯:

書少非君子;

無讀不丈夫。

 

欲知千古事;

須讀五車書。

 

茶館聯:

一杯春露暫留客;

兩腋清風幾欲仙。

 

佳聯最多最有趣的當屬酒館飯店的聯;

酒香十裏,招客舉杯邀明月;

飯悅一堂,引人揮箸唱春風。

 

釀成春夏秋冬雨;

醉倒東西南北人。

 

我比較喜歡下麵這副聯,

劉伶借問誰家好;

李白還言在此間。

看到這副聯,仿佛看到劉伶赤裸著狂呼大叫著耍酒瘋,“天生我劉伶,全靠喝酒出名,我不喝酒怎麼能行!”

李白在豪邁的低吟,“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趣的行業聯比比皆是,太多太多。有一副通用的行業聯,久用不衰。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

    過去,識文斷字的人少,一些小門小戶,小買賣人家也想求個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看人家都貼春聯,自己也不甘落後,但自己又不會寫,隻能找人替寫,替寫的人圖省事,唯有這副聯可信手拈來,並且用詞用句還大氣,一來二去這副聯就成了通用聯了。

說到這副聯,想起一代相聲大師劉寶瑞的單口相聲《解學士》,其中有這樣一段,解學士解縉的老爸,我們姑且叫他老解,這老解兩口子開了一個豆腐坊,(這時解縉還沒出生,老解五十五歲才得子)說老解家八輩子沒有識字的,為了圖個吉利,年年都早早的就把對聯貼上了。有一年,來到了年跟前兒,老解買了紅紙,提了兩塊豆腐,去求人給寫對聯。寫對聯的人是老熟人,知道他家也沒有識字的,就和他開個玩笑,把“達三江”三個字給他寫成了“打三槍”,這樣就變成了,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打三槍。

這老解自然不知道,喜滋滋,樂顛顛的拿回來就貼上了。還把上下聯的位置貼顛倒了,更可樂的是橫批倒著就貼了上去,被人們當成笑柄笑了好些天。

當然這隻是個相聲,博大家一笑而已,實際解家真的是幾代書香門第,官宦人家。

閑話略過,再說行業聯,有很多行業聯不合聯律規則,但以本人愚見,行業聯是實用聯,還是要以適用為主。有一些行業聯,如換掉一個字或一個詞,意象可能真的遜色不少,真的不能膾炙人口,真的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再來說這副千古通用名聯,曾有人說這副聯不合律,四海和三江屬合掌。我覺得這樣下定義似乎有點牽強,單從字麵上看,江和海是合掌了,但是,四海和三江究其出處,就好理解了。四海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海,《山海經》上曾說過,中國的四麵全是海,海內指的就是華夏大地,關於四海有很多名句,如:“放諸四海而皆準”,“四海之內皆兄弟”,王勃的名句,“海內存知己”。等等都能說明四海實指華夏大地。

三江也不是實際意義上的江,很多地方都有三江,四川有,廣東有,就是黑龍江,鬆花江,烏蘇裏江三江彙合處的三江平原也被稱為三江。所以,我認為大家對行業聯不必太過苛求,隻要能說明意境,能被大多數人接受,喜歡就好。各位老師,你對行業聯有什麼高見,不妨也來說一說,還望不吝賜教。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行業行業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