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經典重讀丨用《矛盾論》的觀點解決楹聯理論中的矛盾

經典重讀丨用《矛盾論》的觀點解決楹聯理論中的矛盾

2022-04-21 22:59:23遼寧 丹徒生對古聯今 0條評論
中國楹聯學會成立近二十年來,楹聯理論的研究也逐漸展開,探討的內容也逐漸深入。其間,難免見仁見智。有些問題,還爭論得相當激烈,一時難以得出統一的結論。筆者最近學習了《矛盾論》中有關的論述,覺得這些問題大多可以按照矛盾對立統一的法則,運用辯證的觀點來解決。


一、如何確定楹聯的要素

《矛盾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對於物質的每一種運動形式,必須注意它和各種運動形式的共同點。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成為我們認識事物的基礎的東西,則是必須注意它的特殊點,才有可能區別事物。”
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對聯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或叫文學樣式)的本質特征,不在於它和其他文學體裁共有的普遍性而在於它自身的特殊點。也就是說,不能把各種文學體裁所共有的內容上的、技巧上的要求列為對聯的特點(要素),而隻能把對聯特有的形式上的特點作為要素(因為各種不同的文學體裁的區別就在於形式)。由此看來,“六相”這類(或實質與之相同的其他提法)基本上概括了對聯形式上的特征的提法作為對聯要素是比較恰當的,而把“意境”之類所有文學體裁共有的內容上的要求也加進來就沒有必要了。(“六相”中的“內容相關”一條,好像也是內容上的要求,但這條要求是由對聯分為上下聯這一特定的形式特征引出的,要求“上下聯內容相關”,不同於一般的內容要求。)

二、如何看待合律聯和破格聯

既然對聯形式上的特征(即聯律)是它的本質特征,因此,遵照聯律寫對聯就是理所當然的,合律聯在對聯中占主流地位也就是自然的了。有些同誌認為,聯律束縛楹聯的創作,阻礙楹聯的發展,並舉出古人、名人的不合律的好作品作例證,說明應淡化以至取消聯律,這顯然是不恰當的。因為古人名人的破格聯即使在他們的作品中也是占極少數的。上述說法是和《矛盾論》中“研究問題,忌帶主觀性、片麵性和表麵性”的觀點相違的,難免以偏概全之嫌。
那麼,是不是凡有違律之處的對聯都要被否定,一棍子打死呢?那也不必。因為《矛盾論》裏也說要“對於具體事物作具體的分析”。例如有名的“陶陶居”征聯一等獎聯作,上下聯首字都是“陶”。這是由於特定內容要求,隻能如此。根據不以律害意原則,應當允許,而且應當承認它是好聯。
事實上,許多破格的名聯流傳下來,就證明了它的價值和地位。這是無須爭辯的。隻是不能因為它們的存在就去否定聯律,因為合律聯的佳作更多。而且好的破格聯也隻是在某一點上不得已而破律,而不是全麵地不合聯律。因為如果那樣,它就不是對聯了。

三、如何看待楹聯的地位和中小學開設對課的問題

還是根據“研究問題,忌帶主觀性、片麵性和表麵性”的原則,我們既要糾正長時期來輕視對聯,貶之為雕蟲小技,把它排斥在文學史和文學作品之外,排斥在學校教學內容之外的現象,也不要因為有廣泛的實用性等優點就把它的位置擺得過高。因為作為文體,它隻是格律文學中的一個種類;作為教學內容,它隻是語文課的一個部分。在當前中小學學生學習內容多、課時緊張的情況下,要求普遍開設對課就顯得理由不足和不切實際了。
至於清聯的地位,似乎也可以按照《矛盾論》關於“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的論述,從非格律文學和格律文學兩個方麵來全麵衡量。首先應該承認它是楹聯發展的一個高峰,甚至是有清一代格律文學的製高點,應該載入文學史冊。但如要說它是整個清代文學的主流,恐怕還有待商榷。因為“明清小說”的提法也是有它的根據的。不僅清朝盛期的《儒林外史》,特別是《紅樓夢》的文學史地位不可動搖,即使在楹聯處於鼎盛的清朝末年,譴責小說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四、如何看待古四聲向新四聲的過渡與現實情況

這又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關係。我們既要看到現在大力普及普通話,並且將來必將通用普通話這一曆史發展的總趨勢,大力提倡新聲入聯,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提倡按新四聲寫對聯,又要承認古四聲在我國格律文學(包括對聯)中曾產生的巨大作用和深刻影響,並且正視高齡聯人、南方聯人及海外華人(他們中很多還生活在以古四聲定平仄的方言區內,還在按古四聲的平仄說話)仍在聯人中占有很大比例的現實,並且注意到學習、掌握古聲韻對研究、繼承我國格律文學作品的優良傳統的作用,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變過程,從而不急於宣判古四聲的死刑,一刀砍掉,而讓它隨著語言的發展自然地逐步走完它的曆程,那麼,繼續實行“雙軌製”不就也不必爭論了嗎!
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一些(如按照辯證統一的原則看待普及和提高的關係等)。
最後,我想談談總的應如何對待這些爭論。《矛盾論》在“矛盾諸方麵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中是這樣說的:“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麵,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麵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麵轉化。”又說:“在一定條件之下,矛盾的東西能夠統一起來,又能夠互相轉化;無此一定條件,就不能成為矛盾,不能共居;也不能轉化。……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鬥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按照這個觀點,楹聯界的許多爭論是它自身的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麵鬥爭的反映,它的存在是絕對的;楹聯界經常進行學術問題的爭論,也是完全正常的。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應該通過爭論創造出適當的條件,使之向有利於楹聯事業的方麵轉化,統一到促進楹聯事業發展的道路上來。這樣,爭論就是好事。反之,如果雙方固執一端,相持不讓,則會分散精力,影響團結,不利於事業的發展。
總之,如果大家在今後的辯論中冷靜些,多從楹聯事業發展的全局看問題,盡量減少一些片麵性,那麼,我們的辯論就會適可而止,我們中國的楹聯事業就會越辯越發達、興旺。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矛盾論理論矛盾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