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文化,源遠流長。
上下兩聯,切莫倒張。
上末仄調,下尾平腔。
麵對門口,右手為上。
橫批不計,置於中央。
這是中國優秀楹聯教師石心泉先生十多年前編的春聯張貼口訣。
口訣告訴我們: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三聲、四聲)的是上聯,要貼在麵向門口的右邊門框上;最後一個字為平聲(一聲、二聲)的是下聯,要貼在麵向門口的左邊門框上;橫批不管是自左向右寫還是自右向左寫,都不影響上下聯張貼的位置。
作為學生,十多年來我一直堅持石老師教的這種春聯張貼方法,看到不按這種方法貼的春聯,我情不自禁地要予以指正。我對成年人說,回家看看你們的結婚照,肯定是男左女右,而不是女左男右。我對機關工作人員說,看看各個單位開大會的主席台上,一二把手到會的,肯定是一把手居左、二把手居右。這是因為,中國慣例以左為尊,即左為上,右為下;一般說來,民間喜慶活動左為貴,凶傷吊唁右為尊。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喜慶風俗,理應將上聯貼於門的左框之上。
為了便於理解和操作,我將石老師編的“麵對門口,右手為上”改為:“麵向門外左為上,上聯貼在左門框,橫批不管怎麼寫,下聯總貼右門框。”其實,隻要記住“左上右下”這四個字,就不會把春聯貼反了。
貼春聯如此,貼婚聯、壽聯、喬遷聯等,亦應如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