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方專文‖從幾副服內成親對聯說起

方專文‖從幾副服內成親對聯說起

2022-03-31 23:02:56方專文聯齋 0條評論

民間風俗,源遠流長。在湖南嶽陽地區有一種風俗叫“服內成親”。何謂“服內成親”——即家中父母或祖父母等長輩,主要是自己父母過世後,到了結婚年齡的兒子或孫子就會在父或母或族中長輩主持下,在父母誦經追懺(農村俗稱坐夜、辦喪事、辦葬事等)當日或前一日舉行婚禮,然後再舉行喪禮。其一般程序是上午拜堂,結婚男女穿紅著綠,舉行拜堂儀式,下午至以後數日脫去紅裝換上孝服,主持參加祭奠父或母或祖父母活動。俗稱“先紅後白”,也就是所說的“服內成親”。這是地方的風俗,主要是家庭稍貧、孝子近期有急事外出的或離已經定了結婚日期的時間較近的,為節約開支、孝子必須外出處理緊急事務或急需要兒、兒媳當家主事而不得已而為之之事,現在比較少見這種現象了。

既然是服內成親,有喜有憂,當然要有對聯點綴,服內成親對聯一般分為幾種。一種是先一天辦喜事,第二天辦喪事,因時間太近,亦屬服內成親範疇。這種情況是頭天貼喜事對聯,第二天貼白事對聯,這種紅白喜事對聯一紅一白,沒有什麼特別,婚事就寫婚聯,喪事就寫喪聯,比較容易處理。第二種是當日的“服內成親”,撰寫張貼對聯又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上午貼紅聯,吃過中飯,即喝過喜酒後紅聯旁邊再貼白聯,也是紅是紅,白是白,也是比較容易撰寫。第二種情況是將紅事和白事一起寫入對聯中,即把紅白兩事聯合起來寫,紅聯上午貼出後下午可用白紙鑲邊,寓意為有紅有白,或先紅後白,也可以不貼白邊。寫這種對聯就有點考驗人的創作水平了。筆者曾經搜集過幾副把紅白喜事寫在一起的對聯,權作資料而存吧。

舊時候嶽陽某地有一戶嚴姓人家,兒子名叫錦程,他早已定了一尹姓人家的女孩子為娃娃親,到了適婚年齡,因男方家庭貧窮故而沒有“圓房”,即結婚。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嚴姓父親在上山砍柴時不幸失足跌落山崖,當即死亡。家失頂梁柱,兒悲嚴父亡。在母親和族裏長輩的主持下,一致認為要錦程舉行“服內成親”。看到家徒四壁,錦程隻好順從地同意“服內成親”。女方家長和女孩通情達理本著從簡辦事原則也同意“服內成親”。上午舉行簡單的拜堂儀式後下午即脫去紅裝換孝服參加祭祀活動。其第一聯曰:“癡兒強笑行婚禮;孝媳換衣哭嚴親。”橫披是“悲喜交集”。第二聯雲:“喜比兒高燃紅燭迎淑女;慟胞弟長臥青岡成古人。”橫披是:“喜哀各半”。這是錦程的伯伯送給他的婚聯和悼念弟弟的挽聯,二者合一,不失有喜有悲之境了。

前幾年我地一正在服役士兵劉文彬,本來準備回鄉於五一結婚,但他的母親突患腦溢血於四月三號亡故。孝子急急奔喪,極具哀思。他父親考慮到部隊特殊情況,離五一尚近,文彬又不能再請假回鄉來舉行婚禮,於是就經大家商量後想要孝子“服內成親”。文彬想到忠孝不能兩全,而今這一辦法也不錯,成親盡孝一舉兩得便在征求女朋友和她的家人答應後就同意服內成親了。上午舉行婚禮,下午、晚上至以後舉行喪禮。其大門對聯曰:為衛國戍邊,今朝急速行婚禮;應披麻戴孝,此夜悲哀悼母親。橫披:忠孝兩全。洞房聯:兒理軍裝迎淑女;媳揮悲淚送慈親。橫披:家國情懷。

諸如此類的對聯還有不少,如:“喜憂參半事;紅白一雙人。”橫披“哭笑不得”、“剛迎淑女,又思慈母;才卸紅裝,再著孝衣。”橫披“亦喜亦憂”、“未見孫兒行婚禮;卻為祖父葬輕棺。”橫披:“孫兒盡孝”、“紅燭照兒先合巹,白幡引路再招魂。”橫披:“先紅後白”、“喜樂聊當哀樂奏;紅衣翻作白衣穿。”橫披:“節哀順變”。還有人送過一副這樣的服內成親聯:“上午敲鑼打鼓迎新轎;晚間燃燭念經哭大人。”等等,其他就不一一探究了。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服內成親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