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央視春晚上,魔術師鄧男子給全國億萬觀眾奉獻了一個魔術節目《玩轉魔方·迎春納福》,鄧大師神乎其神、精彩絕倫的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鄧大師對春聯的誤讀,卻給人們留下了些許遺憾。
眾所周知,所謂“春聯”,即為“對聯”的一種,中國楹聯學會將其定義為:“兩行對仗且意聯的文字所組成的獨立文體”,因為婦孺皆知的對聯有上下聯之分,所以業裏人士統稱為“兩行文學”,《聯律通則》詳細規定為“六條基本規則”:字句對等、詞語對仗、結構對應、節律對拍、平仄對立、形對意聯。但是,鄧大師舞台上架子上展示的49張紙片:一帆風順、開門大吉、四季平安、風行天下、六六大順等和送給觀眾的四字吉祥語:虎虎生威,均是“單獨成立”,怎麼能稱之為“春聯”——對聯呢?試問,它和誰“對”?它充其量隻不過是過春節時大家貼在院子內、廳堂內的“春條”而已。《百度百科》將此注釋為:“是單條書寫的吉祥語,如:恭賀新禧、抬頭見喜、龍馬精神、吉慶有餘等,多貼於房門、牆壁上,呈長條狀。”與“春聯”完全是兩碼事、風馬牛不相及!
無獨有偶,在2019春晚上,嶽雲鵬、孫越表演的相聲《妙言趣語》,不對仗的病聯、對句多達十多處:有的是詞性、結構不對仗,有的是聲律上平仄失替、失對,特別還有兩比對句,下聯任性加字,連對聯最基本的規則“字數相等”這一條底線都給突破了,對聯之“對仗”的意義蕩然無存!還有在表演過程中把楹聯“二字而節”的“聲律口訣”:“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錯讀為:“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這個上聯七個字、下聯十個字的“聲律口訣”竟然還與觀眾互動、齊誦兩遍,錯得讓人大跌眼鏡,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藝人都能通曉各種文學形式、定義,但是,中央電視台春晚劇組的大牌編導以及那些審查的官員們,哪一位不是具有高學曆的大牌、大腕?就算他不懂得“詞語對仗、聲律協調”,怎麼會連春聯是“兩行文學”這個起碼的常識都給忽略了呢?
春晚是一個收視率極高的大牌節目,在億萬觀眾眼裏,她也是一檔極具權威性的節目,大家都常以“春晚”為“圭臬”作為“行為準則”,常聽人說“人家春晚”都如何如何……沒曾想到,春晚在春聯知識的普及上,卻做得如此之糟糕,甚至連對聯為兩行文學都給忽略了,的確讓人扼腕興歎!您讓觀眾以後怎麼解釋“春聯”?為此,筆者鬥膽豤請春晚的大導演們,應該好好補補春聯基礎知識課了,千萬不敢再在極具權威性、收視率無與倫比的春晚上於楹聯文化上誤導億萬觀眾了!弄亂了人們對對聯形式、定義的認同,這與我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相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