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春節而貼的對聯叫做春聯。貼春聯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每年的春節一到,家家戶戶都在門口貼上各種各樣的對聯,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對聯分上下聯,不能隨意貼。每年都有許多人貼錯。那麼怎樣貼才是正確的呢?這裏要弄清兩個問題,即:一是上下聯的位置;二是如何判斷那個是上聯,那個是下聯。根據筆者的經驗,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從下麵十個方向入手。
一,右為上,左為下。古時候的對聯,因為是從右手向左邊書寫的,所從上聯在門的右邊,下聯在門的左邊。即貼對聯者站在門口,兩眼朝室內望去,右手邊為上聯,左手邊為下聯。現在市場上賣的對聯,橫幅也有從左往右寫的,因此也有人按照橫幅的寫法把上聯貼在左手邊的。筆者認為,古時候的對聯是沒有橫幅的,現在有了橫幅,隻不過是裝飾得好看一點而己。不管橫幅從右到左,還是從左到右,一律定為右為上,左為下,省得讓老外笑話我們這些春聯創造者的後人連個對聯也不會貼。
二,仄為上,平為下。對聯的寫作是講究平仄格律的。一般來說,上聯末尾的字,應該是“仄”聲,即現代漢語中的“三聲”或“四聲”;下聯末尾的字,應該是“平聲”,即現代漢語中的“一聲”或“二聲”。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上聯中的“海”是三聲,為仄聲,下聯中的“江”是一聲即平聲。
三,送為上,迎為下。對聯中如出現送,迎或類似的字時,通常是有“送”“辭”字樣的為上聯,有“迎”“接”字樣的為下聯。如: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盤瓠將軍奉命辭歲報功去;天蓬元帥領旨迎春送寶來。
四,舊為上,新為下。如:舊歲又添幾個喜;新年更上一層樓。一幹二淨除舊習;五講四美樹新風。
五,先為上,後為下。這個原則通常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對聯中有“先”“後”字時,有“先”字的為上聯。如: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第二種情況是指自然界的順序,如春花秋月,冬去春來以及十二生肖中的排列次序等。如:紅梅含苞傲冬雪;綠柳吐絮迎新春。狗蹲戶外家長泰;豬拱門前戶發財。對聯中“冬”“春”是季節順序,“狗”“豬”是生肖次序,戌狗亥豬,狗在先為上聯,豬在後為下聯。笫三種情況是對聯在原有詩詞中的位置。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位置先後己經定死,上下聯也就明顯好區分了。
六,去為上,來為下。對聯的句子中有“去”或“來”字的,一般是有“去”字的為上聯。如:狗護千祥追月去;豬擁萬福駕雲來。
七,小為上,大為下。對聯中出現數字對稱時,一般是數值小的為上聯。如:四海翻騰雲水怒;五州震盪風雷激。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永開花。等等。
八,因為上,果為下。當對聯中的句子存在著因果關係時,一般是說明因的句子為上聯。如: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錯了。沒有思之,何來錯了?如: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沒有陽春,那來萬物?
九,首為上,尾為下。有的對聯作者喜歡在上下聯中嵌進一個詞組,如“春節”“心意”“花香鳥語”等。那麼詞組中的首字為上聯,尾字為下聯。如:春臨大地百花豔;節至人間萬象新。紅雨隨心翻作浪;春風著意化為橋。花香滿院花覺趣;鳥語飄林鳥知春。
十,強為上,弱為下。對聯中能夠從氣勢上判斷強弱關係的,以有強項的句子為上聯。如: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金猴奮起千鈞捧;玉宇澄清萬裏埃。等等。對聯中“追”字強於“學”字,“奮起千鈞棒”強於“澄請萬裏埃”。
判斷對聯上下聯的方法還有很多,林林種種,不勝枚舉。貼對聯不是什麼大事,圖個吉利喜氣。即使貼錯了,也沒有人會提示。不過,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是老祖宗的好東西,我們就不能不宏揚,也不能太離譜。了解一下對聯文化,讓喜慶的節日裏多一點文化自信,還是大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