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欣賞,已經成為中考對聯題的一道風景,2021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語文卷上,在占有60分閱讀部分裏,其中有“人文悅讀”專題,導語很精彩:
書寫是心境的摹繪,筆畫是心緒的走勢。人以意運筆,橫豎撇捺,提按頓挫,皆是精神的鏡像,文化的流韻。筆起筆落,其字如人。
在這文段閱讀中有一道題是考查學生欣賞對聯的水平。相關內容如下:
字如其人
◆諸榮會
……
⑤說到良苦用心,有一副字聯很妙:“若不撇去即為苦,各自捺住終成名。”初看它,一般人或許隻當是一副普通的對聯,意在人生道理的訓誡,但再細看,這種訓誡正是通過“若”與“苦”、“各”與“名”四個漢字的形體結構來實現的。這副對聯不隻是在說“字”,更是在說事理、說人生。這樣的字聯集中反映了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和語言智慧。
……
15.第⑤自然段中的妙聯,作者說它“不隻是在說‘字’,更是在說事理、說人生。”請用通俗的話解釋這幅對聯所蘊含的處世之道。(2分)
這副對聯曾經在網絡上炒過一陣,知名度較高,也許有的考生曾經看過。從上下聯兩個方麵說事理、說人生,是不難拿滿分的。
此題答案示例為:人生在世,隻有學會撇開和放下,懂得有舍才有得,才可能脫離苦海;生活之中,隻有學會按捺負麵情緒,抵禦不良誘惑,才可能功成名就。
命題者的示例挺不錯,隻是考卷題幹中出現了瑕疵,不應說成“這幅對聯”,應為“這副對聯”之前我們公眾號文章裏已經詳解,這裏不再贅述。
我們還必須指出,閱讀材料中出現的這副聯是不合律的,文中引聯為:
若不撇去即為苦;
各自捺住終成名。
這是一副病聯,失替、失對。
替,就七言聯來說,指的第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應該是“平仄平”或“仄平仄”,這樣平仄是交替的,不能出現“平平仄”或是“仄仄平”。
“對”,是指七言聯中,上下比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須相反。
有不少書寫者書法水平高,但對聯律還不太熟悉,將這一副聯寫錯的不少,合律的應該是:
若不撇開終是苦;
各能捺住即成名。
下聯“能”字處也可以用“宜”,但不可用“自”,因為“自”屬仄聲字。
此聯大概是從清時禁煙衙門征對而來,當時出句為: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上聯“因”與“火”合成“煙”是拆合,“若”“苦”兩字形近。
有人如此應對:
欲心為慾,各宜捺住早成名。
下聯“欲”與“心”合成“慾”(同“欲”),“各”和“名”形近。
這出句還有其他一些應對,摘錄分享一下:
因火為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舛木成桀,全無人道也稱王。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采絲為綵,又加點綴便成文。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人言為信,倘夫尚書乃小人。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一大冷天,水無一點不成氷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少女為妙,大來無一不從夫。
因火成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女卑為婢,女又何妨也稱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