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節律與對聯 ——對聯新論之三

節律與對聯 ——對聯新論之三

2021-05-20 23:04:08王國仲湖湘楹聯 0條評論

對聯是節律藝術。

對聯藝術的分析應從哪兒開始呢?應從漢語音節開始,因為“音節是人們聽覺上最容易分辨出來的語音單位”,聯作是由音節形成節律的作品。漢字是音、義的結合體,對聯是運用語言文字創作的結果。對聯兩個要素,對仗主要是講“義”,平仄主要講“音”,音、義構成節律,音應是基礎性的,那麼音節或者說從音節起步去分析研究對聯是很有必要的。節律學就是研究某種語言的節律特征及其組合規律的科學。前幾年讀到吳潔敏、朱宏達著《漢語節律學》,該書就是以音節研究為立足點展開節律研究,感到多有啟發,擴大及加深了對對聯理論的認識 寫出“運用節律學解析對聯節奏”一文,2016年獲評第十屆中國(東營)楹聯論壇優秀論文。應該說對聯學和節律學關係密切,再準確一點說,節律學是打開對聯內在規律奧秘的一把新鑰匙,研究對聯學應借重於節律學。

圖片


下麵從三個層次具體來談一談


先來了解一下“音節”的知識。舉一個音節例子,“Lian”,由四個音素組成,依次是聲母、韻頭、韻腹、韻尾。音節和漢字對應的,一般來說,一個漢字的讀音就是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寫出來就是一個漢字。如帶兒化音例外,例“Lianr”“r”單獨對應“兒”字 。音節結構有三個特點:結構簡明,界限清晰(一到四個音素,界限清,易辨認);樂音居多,響亮悅耳(至少一個元音即母音);抑揚頓挫、富於變化(必有聲調,交錯搭配出樂音)。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音節總數是400個左右(其中開音節231個,餘為閉音節),有限的音節數目卻可變化出成千上萬的漢字(因有不同聲調、同音字等因素)。

以音節做基礎,下來可以談到節律了。還得先給出定義:節律,又叫聲律、音律、韻律等,是運用言語的節奏和語聲變化規律正確體現語言結構關係、語義關係與邏輯關係的一種表達手段。節律有一個特點,節律的體現形式是語音,但節律的語音形式不同於聲母韻母等可以獨立存在的音素語音,表現節律的語音形式不能單獨存在,它附加於語言建築材料(詞彙)之上,是對具體語言建築材料的組合運用,以體現具體的語義,語法與語用功能。具體舉例說明,對聯用的四聲平仄聲調,實質是音高,屬於音節層的節律。這段文字可能不大好理解,再說一下吧,節律以語流中的音段為載體,音高、音強、音長等依附在詞彙上,也就是語言中聲音的高低、輕重、長短、快慢、間歇和音色等依附在詞彙上形成節律。雖然是“依附”成分,大多還不能用書麵符號記錄下來,但節律確能起到表意、表情和表態的作用。上麵提到“音節層”,“層”指“層級”。

漢語節律的內容、特點、功用及其與對聯的聯係有哪些呢?內容(也是表現形式)較多,包括停延、節奏、重音、聲調、語調(含句調和基調),都和對聯有緊密聯係。停延,我們講的“頓”就相當於停延;節奏象音樂中的節拍,和對聯的句式關係重大;聲調表示音高,對聯的平仄格律即是聲調規則。特點有疊加性、相對性和層級性。漢語節律的層級有:音節<音步<氣群<句子<句群<段落<篇章,大於號表示層級逐步升高、加大,各種節律特征分屬於不同的層麵,也可以說,節律無處不在,貫穿始終,囊括全麵,聯係聯作,每一副都含有節律,無一例外。作用主要在表意、表情、表態。

為了說得更清楚些,下麵運用例子(包括聯作)來談具體的節律問題。

圖片


第一,不同的節律組合成不同的語義和結構。

“史書/記千古”與“史書記/千古”,兩者運用不同的節律組合成不同的語義。“風能/發電”(偏正短語)不同於“風/能發電”(主謂短語)。音節的不同斷連與組合,出現不同的結構和不同的意思,作聯時就需要依據表達體旨的需要來選擇詞語。試解析音節詞結構。據有關統計,常用的動詞大多為單音節,名詞大多為雙音節,就使它們構成的動賓結構1+2的模式占優勢。同時,由於名詞大多為雙音節形式,而2+1構成的以名詞性成分為中心的偏正結構基本屬於三音節複合詞,很多一般不單用的詞在這個格式中的後一個單音節位置上都能作為語素出現,因此,以名詞性成分為中心的三音節偏正結構的音節組合模式必然是2+1占優勢。朱熹“漳州開元寺書舍聯”頓斷出的三音節詞可以說明這一種情況:“鳥識玄機,銜得春來花上弄;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

圖片


第二,不同的節律段形成不同句式

斷連,也有人叫“停延”,是語言單位之間的頓斷分割與連延組合,它其實是語言結構關係的語音標誌形式。在書麵形式上,語句部分語言單位間的結構關係可以有相應的標點顯示。以八言聯格式為例,一般有三種,即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交替式);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間四平式);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前一種加“,”)。後一種係常用式,加一逗號斷連,變為二分句,多見用於格言聯,例如:“韓江酒樓嵌字”:韓愈送窮,劉伶醉酒;江淹作賦,王粲登樓。不同節律段組成聯作,句式變化會帶來節奏甚至格調的殊異。舉一聯例,秦檜夫婦像聯:“咳!我縱喪心,有賢婦必不如此!啐!餘雖長舌,無奸夫何至於斯?”由標點使用表示停延以及靈活句式,可見作者的意、情、態。

圖片


第三,從音節數變化組合看節律

從音節數量來劃分詞,常見的可有單音節詞、雙音節詞、三音節詞、四音節詞。根據《普通話3000常用詞表》統計分析,收名詞1621個,其中複音詞(絕大多數為雙音節)1379個,約占85%,可見名詞中的雙音節傾向非常明顯。動詞則相反,根據北京語言教學研究所的統計,漢語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千個詞中動詞有280個,其中單音節有200個,占70%,可見最常用的動詞大多為單音節,名詞大多為雙音節。從對聯作品中分析,也可見這種情況。這是基本情況,關鍵看音節數變化組合成聯作節律呈現出什麼樣態。單音節詞,在對聯裏也叫“一字逗”,秦檜聯中的“咳”、“啐”即是。雙音節詞,多是複合詞和合成詞,作聯時用的較多。三音節詞,可見於聯內部,也有三音節詞組合成多分句聯。四音節詞,對聯裏多見於各種組合形式的四言詞,包括四字成語、俗語、熟語等。

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這四種詞的相互組合產生的節律變化及其對對聯整體的影響,包括形成不同韻律、不同格調,不同風格。

對聯最複雜的變化,依我看在於它的音節組合變化多端,進而導致句式多種多樣。音節組合本質上屬於語言節律的範疇,但對它的解釋,必須從漢語的韻律結構上加以解釋。一種語言的韻律結構不是純節律結構,而是節律結構和句法結構相互作用的結果。詞語搭配的選擇性除了句法、語義上的製約,還有語音組合方式的限製,也就是說任何一個詞語組合片段(例如對聯上聯或下聯)都蘊含著句法、語義、韻律三個範疇的組合規則,而這三者之間又是互相製約的。周筱藍聯:“威海環翠樓聯”:“五百年簷雨猶新,斜靄靄群山,青冥欲起連雲勢;二三裏風波未定,隔茫茫一嶼,滄海時聞鳴鋏聲”,一字逗、三言詞、四言詞錯落並用;七言句可分二三,尾三言詞分二一,動賓結構,上聯聲調平平仄,走聲律結構,而非語法結構和語義結構。

舉一個大點的例子做一下節律綜合解析。

蘇俊·杭州西湖聯

是何人舀一勺瑤池,妝點繁華世界。有映日荷花,紅深曲院;接天蓮葉,綠擁瓊台。最憐他畫舫來時,搖動鏡中春色;難舍那翠堤佳處,拾回柳外鶯聲。眼前疑夢又疑真,待重尋鷲峰炊玉,龍井烹泉,嶽墓焚香,錢祠酹酒;

到此地思千秋過客,追攀文采風流。想行吟白傅,詩愛新腔;按拍耆卿,詞驚絕唱。憑誰問逋仙去久,忍拋身後梅妻;許我學坡老歸遲,貪看林間鶴子。心上無塵亦無累,寧複數渤海觀潮,湘江聽雨,洞庭醉月,彭蠡眠雲。

聯例作者為中國對聯2019年度創作金獎得主。該聯在節奏上接近於詞,有一定的規律可尋,又自然變化,參差錯落,於謹嚴中求自然,於自然中見謹嚴。尤以自己鑄詞以形容描寫,擴大詞的聯想關係;以三言領字改變句段關係,求得語詞的相互碰撞、關聯激發,使豐富的內容得以更清晰的表達;以長短不一的句式安排、變化自由的聯句,表達豐富的思想情感和事理邏輯;講究語言的音節單位意義,突出語音的輕重長短變化,進而使頓挫和聲調和諧自然。

節律和對聯契合甚深,涉及麵又廣。本文恐難以全麵準確把握,如有錯謬之處,請讀者指出。


  2021年4月14日成稿於威海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節律新論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