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吳可讀:活著的時候永不妥協,赴死之時也絕不後悔

吳可讀:活著的時候永不妥協,赴死之時也絕不後悔

2021-05-06 23:02:49白藏閣主白藏閣 0條評論

吳可讀是一個小人物,一生沒做過大官,但是身上可寫的地方卻不少。除了轟轟烈烈的屍諫之外,少年狎邪放蕩、中年培桃育李諸事也頗可寫,是取其一點還是統而言之,就看作者如何立意、如何剪裁了。人物聯可以寫得像傳記,但一定要有一條主線,不能把與人物相關的事件流水賬一樣堆砌在一起;也可以寫得偏議論,所謂讀史“通古今之變”,通過敘述與議論表達自己的情感很重要。這種表達,無論是正麵還是負麵都無妨,但一定要言之成理,要追求新與深。所謂新與深:陳詞濫調不要寫,浮光掠影也沒必要寫,一定要讓讀者看到作者的見識和思維深度。當然,過猶不及,凡事講求合理和分寸,如果挖空心思為創新而創新,或者不顧題目一味苦大仇深,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最後說說吳可讀這個人物。前麵說了,文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每個人的想法不能局限在一個框架裏,所以無論褒貶,無論讚揚、批判還是同情、惋惜,都不妨自由發揮。而於我個人的看法而言,雖然我覺得他死得很不值得,但這種做法我是很尊敬的。這讓我聯想到前段時間自殺的卡車司機,他希望以一死對抗不公正的判罰,希望以一死喚起人們對這類事件的重視。兩個人的人生、事跡、訴求並非完全相同的地方,而他們的死因卻多多少少讓人覺得沒有必要。但是,他們有自己的信仰、執著,並願意為這種信仰和執著付出生命,隻這一點就足夠讓人敬重。


這樣我想到了好萊塢電影《守望者》裏羅夏日記中的一句話:“我活著的時候永不妥協,現在赴死也絕不後悔或抱怨。”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永不妥協”四個字呢?


前三作品

圖片


第一名:蘭台

批鱗何必死,看楊文憲議禮而刑,猶可吟詠荷花,悠遊秋水;

飲鴆尚貽羞,比譚複生引刀一快,元知彼酬家國,汝殉宮闈。


點評:拉人作襯是人物聯的常見手法,但這個手法有時容易牽強附會,有時也容易行成套路,所以如何能在合理的基礎上翻出新意就非常重要了。上聯楊文憲是楊慎,用一生一死作對比,收句韻味十足。下聯以議論入聯,批判得毫不客氣,但是能自圓其說,邏輯是十分通順的。楊慎、譚嗣同,這兩個人物和吳可讀乍看之下沒什麼聯係,但在作者的安排之下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也讓讀者覺得巧妙而妥帖。上聯的楊慎其實還有一些“無理”,這個“無理”是否合適就見仁見智了。因為楊慎觸怒皇帝實則也是九死一生,後麵的吟風弄月也非其本心。就我個人的評判而言,覺得固然有不合理之處,但文學創作如此寫法,還是頗有一些“無理之趣”的。


第二名:木魚

名不正豈可言,五載聽隆起頌聲,輒催豸怒;

道能明何妨死,千秋看圮傾風教,翻笑誰愚。


點評:上下聯的起句分別化自“名不正則言不順”“ 朝聞道夕死可矣”,均出自《論語》,古人對聯多有這種從經典中化出的句子,往往稍加變化便另生意味,杜甫以後至江西詩派也多有此法。之後的幾個分句對起句進行進一步闡釋和發揮,文辭很有張力。下聯“翻笑誰愚”是笑中帶淚的寫法,使人感慨不已。


第三名:學無止境

龍逄墜首、比幹剖心,公豈無知,是聖明何須死諫;

孔曰成仁,孟言取義,人誰不逝?為臣子勿枉生平。


點評:上聯用關龍逄、比幹引出,突出“死諫”二字,此處對吳可讀也是批判過於讚揚,但從語調而言更多有一些惋惜的意味,所謂溫柔敦厚斯可見矣。下聯以孔孟之語開端,結語將上聯的惋惜之意又推進了一層。總體而言,此聯議論得體,在議論中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觀點,整體文字雖然沒有太多令人歎賞之處,但平和中正,也算雅達得體。同樣是拉人作襯,如果將此聯與第一聯的楊慎、譚嗣同作對比,就會發現無論是立意的創新還是行文的合理,都還是遜色了一些。


優秀作品

圖片


陌路蕭郎

數從來鯁骨,無非豐鎬之昭昭,匡廬之耿耿;

料此去邦家,應是膝行者袞袞,麵折者寥寥。


一夢三十年 

孔謂成仁,孟曰取義,屈靈均乖遇如如,猶欲清流撐末世;

易殂慷慨,難死從容,王定九鴻毛爾爾,唯將骰骨證孤臣。


杜步甫 

末世此艱危,肉食者未謀,猶效愚忠爭國本;

泉台應愧悔,屍諫人速朽,曾無良策見河清。


明月遠樓

忠言者作逆風行,清吳可讀,今張誌新,甘以真心朝烈火;

抱死身同蚊語諫,納在廟堂,進於莽野,勿教明月照溝渠。


桃華十三 

微臣其死教九州同憫,長憐懷烈烈孤忠,恥作宮門立仗馬;

巨廈之傾豈一木可支?尤慨逆湯湯大勢,枉為朝闕絕鳴蟬。


漸無 

王其有利國歟,曷抵死力爭,不過兩代幽囚,卅年光景;

生若未為學者,願韶華正永,好逢青樓楚館,怒馬鮮衣。


羽書

瞻仰薊門東,猶聞禦史嘉言,旄旒國祚先身死;

沉吟堂柳下,休說孤臣惻憫,倜儻皋蘭攜雪飛。


It's me  

直聲震廟堂,效史魚一死如何,甘隴儒臣昭大節;

遺疏安宗社,追文恪重泉此去,薊門飛雨哭孤忠。


百年孤獨 

奏疏怒如檄,生死輕看,未許上邦亡道速;

孤忠誠可矜,聖賢如是,元來小吏讀書多。


容容

笑社稷之重何壓生命之輕,且存浩蕩之風,異鄉悲葬無慚骨;

是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欲問興亡之道,亂世須留有用身。


龍吟

區區之狎,浩浩之懷,風雨清庭,猶持耿節;

諤諤其言,殷殷其血,江山異代,亦鑒孤忠。


圖片


沉默是金     

立朝有鐵石中磐,向聞死諫多鯁骨;

遺折投金蘭後契,不負生來一儒冠。


村橋     

想其時也暗,上也昏,民也昧,倘薦血能揚死水微瀾,吾之願矣;

慨斯節可欽,文可讀,諫可傳,遠遺澤既作人寰標格,何複求哉。


青山依舊    

是大丈夫,亦愛風月;

為帝家嗣,不效孔明。


charls    

忠至聖,孝至親,德超天雞有二;

位之卑,死之烈,屍諫史魚無雙。


杜興民   

教書建院丹心獻;

屍諫參劾碧血流。


潮海    

真烈明鑒,不畏頭顱斷,生死相依忠禮法;

愚情可讀,何怕屍骨寒,塵埃落定獻碑文。


綠滿春枝    

絳帳生時,厚德蔭成千戶利;

烏台名後,孤忠屍諫十分悲。


冰鼎     

死諫報國,不可讀之,晚清晚腐晚夫子;

活忠有道,何其愚也,毒我毒心毒古今。


秋實    

立嗣之事關汝何,看清廷已風雨飄搖,橫陳屍骨成空諫;

振邦之興繞君夢,勖芸庶而死生契闊,長抱精忠留世名。


梅山葉茂   

助左大帥功成,舉院闈分,贏得魁星光隴上;

秉方緱城誌烈,孤忠死諫,慨從今日責前賢。


文竹  

諫錚錚以響絕,值憂患萬方,寧無耿骨彰文士;

天夢夢而醒難,惜先生九死,或有微瀾動市朝。


馮慶亮   

憨直心懷,梗亮人生,屍諫誰憐臣子意;

情連黎庶,德推孔學,文教人羨隴頭花。


如是蓮   

魂似鬆,潔若冰,思無邪,律不先行急呈諫,裹屍殞命;

骨且香,情如玉,欲空己,言僅竟取赤奏章,取義舍身。


清羽    

身具儒風,品如攜雪;

文留可讀,魂諫能鳴。


光明   

為清流俊傑,終無大誌;

雖磊落光明,卻是愚忠。


歐陽吹    

生死一於直;

剛強久不聞。


李雷    

用死諫爭,直節清流成絕響;

以文教化,複興書院有長聯。


瓊寶   

書可諫其恨,言可諫其悲,君何屍骨皆為諫;

國或哀之殤,民或哀之苦,一歎滿清無複哀。


老來吹笛     

在其位思其君,屍諫何忠,隻苦了妻兒,成孤成寡;

工者文堅者骨,才能卓異,未專歸學問,可敬可哀。


馬曉明   

憂國抱貞心,歲月重溫鯁論諍言,儒臣風範;

忠君知勁節,古今未冷批鱗逆耳,誌士高情。


李菲   

拋頭顱以挽頹綱,歸於至善,華表當憐孤鶴影;

銘肺腑相瞻遺訓,盡仰高懷,柳堂不雜半毫名。


走過青春    

忠心隻許輕生死;

絕筆猶知大丈夫。


東城春早    

驚世一爭,已無複私心半點;

客鄉抔土,足可承大義千秋。


李全男    

柳堂嘉言懿行,貞堅信念聲震朝野;

慷慨直諫悲歌,德厚人生澤盈廟廊。


小田    

攀髯籌國本,繼安金藏抗疏犯顏,名高天下;

握發啟文風,同左今亮經營結撰,恩蔭隴西。


曦暉     

早歲蹉跎,經年嫖蕩,家小休提,忘父遺娘無孝道;

回頭憂國,極諫橫屍,節高雖鑒,與妻和子是渣夫。


秋麗波     

浪子回頭成重器;

諫言以死示孤忠。


編號9527    

傳經隴上,抗疏薊門,直聲驚廟堂,太息孤忠多謫宦;

萬馬齊喑,一屍獨諫,傲骨輕生死,從知濁世有清流。


弄墨   

忠君愛國效愚忱,屍諫晚清成絕響;

耕讀傳家覓學宗,心傾庠序多鴻樹。


碧落一痕   

抗辭正色,諤諤當朝,以死諫言,孤忠可憫;

明誌義聲,匆匆一世,盈廷諧媚,剛直不阿。


嵇叔夜    

一疏扶皇統,輕死生,成仁義;

千秋銘直臣,文恪後,薊門東。


尹公之他    

以身諫,以屍諫,何其直矣;

言畢斯,命畢斯,可謂孤哉。


小麥公主  

繼滇黔湘鄂舉畫棟雕梁,使無遺楨幹楩楠,飲水思源功不沒;

司諫諍封駁忤聖顏佛頂,溯有自餘蘇楊史,殺身緘口節何窮。

芳香滿懷    

吏膽猶醒天聽,可鑒孤忠,一死之愚爭繼統;

儒冠未辱斯文,長流活水,三千而外有傳人。


李紅

彈宗臣以力奏,請立嗣而屍諫,史冊論孤忠,千秋諤諤真名士;

處山長盡敦行,佐貢院費綢繆,文明培地脈,九鎮乾乾經濟人。


檸檬薄荷

末世解批麟,披利膽忠肝,比幹豢龍恨不識;

教文資采鳳,惜杏壇槐市,東溪蔭甫慰平生。


李抱真

生未斂激揚憤懣之言,負氣世途,恐成抱憾;

死猶明慷慨悲涼其誌,橫屍宦海,幸鑒孤忠。


明玥

浪子也回頭,屍諫諍言完大義;

文光齊射鬥,春風皋比育英才。


姍姍

耿介孤臣,言章屍諫悲千古;

瘡痍大地,庇幼興文少一人。


小笛子

失小家而顧大家,國輿幸也;

悲庸主遂思明主,魂詰嗟兮


下期題目:鑒湖

題解:鑒湖在浙江,曆史文化悠久,王羲之、賀知章、魯迅、秋瑾等人都在這裏留有足跡。對聯可以取其一點,也可以大包大攬,把鑒湖的人文風景呈現出來。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吳可讀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