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品對聯 悟人生

品對聯 悟人生

2021-05-06 22:52:00盧樹仁湖湘楹聯 0條評論

【作者簡介】盧樹仁,籍貫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現供職於基層農業服務中心。一個簡單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熱愛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人,願快樂和你同行,心若在,夢就在!

圖片


 中國對聯,浩如煙海。對聯,作為一種文學體裁,作為一種民俗和公務的需要,作為一種修身齊家陶冶情操的精神財富,飽含著上千年中華文明的哲理和智慧。

   因為長期呆在農村,無聊之餘偶爾也練練毛筆字,趕鴨子上架,筆者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期為家族裏紅白事寫對聯的經曆。在農村,凡應酬,鄰裏之間,族裏族外,無論是喜事還是喪事,幾乎沒有不用到對聯的。“人怕笑,字怕吊”,會宴客大筵,大門房門,拱門匾額,一紙對聯帖出來,不但要對聯寫得精彩妥帖,字還要寫得大方中看,這才顯得主人家臉上有光。“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給紅白事寫對聯還真是一門大學問,是極其講究的。若是對聯寫得牛頭不對馬嘴,字也寫得東倒西歪,不光給主人家抹黑,弄不好還得罪人。這種廢力不討好的事,最終丟臉的還是寫對聯的人。我對於先前寫對聯的事,說好說壞,本來就半通不通,半抄半作,所以,後來就幹脆一律不寫了。本來就不喜歡農村這種繁文縟節,又不愛附庸風雅湊熱鬧,誰都不寫,自然誰都不得罪,這樣一來,就清靜了許多。然而,人終究不能因噎廢食,對於自己喜歡的對聯,常常總是反複抄寫默記,愛不釋手。在我看來,人可以不懂對聯,可以不寫對聯,但不能不知對聯。品對聯,便是悟人生。

圖片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像這一副對聯,幾十年過去,我仍然記憶猶新。人生天地,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生活的艱辛,眼前的苟且,盡管我們不需要去破釜沉舟,我們也不需要去臥什麼薪,嚐什麼膽,我們也不需要去樹立什麼宏圖大誌。但是,一副對聯就足以讓我們永遠心懷夢想。且不論這些夢想是否符合實際,是否能夠實現,最起碼,我們沒有放棄,我們永遠在前進的路上不斷追求,不斷求索,不斷摸著石頭過河。

   看過一篇《大師們的簡陋書房》的文章,其中就有蒲鬆齡的一席之地。文章引用了三位大師對蒲鬆齡的美評,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聊齋誌異》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讚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曾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圖片

   前麵提到的這一副對聯就是蒲鬆齡的傑作。最早接觸蒲鬆齡,除了兒時看過的電視劇《聊齋》以外,那就是初中學過的一篇課文《狼》。“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一前一後……”時隔二十多年,我至今還能順利背下文中的大部分文字。屠夫和兩狼的鬥智鬥勇,其實就是人性的較量,是正義和邪惡的鬥爭!“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人間正道是滄桑,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中國經典小說,寫大神和妖魔鬼怪與狐仙的,按反映的不同時代來劃分,有以下三步曲,一是《封神演義》,一是《西遊記》,一是《聊齋誌異》。印象中,電視劇《聊齋》裏的狐仙都是好的,《聊齋》裏有好多書生,書生都十分落魄,窮困潦倒。人不得誌,總得有一種精神寄托。曹雪芹托於紅樓一夢,蒲鬆齡托於狐仙,皆為人生之無奈。相傳蒲鬆齡年少聰穎,科舉卻屢屢不弟,加之從父輩起家境就日漸敗落,終生不得誌。一副對聯,寫盡了蒲鬆齡一生的辛酸,一生的不屈和一生的矢誌不渝,終成一代鬼狐大師。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人生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