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天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罕見的一座石碑兩副楹聯

罕見的一座石碑兩副楹聯

2021-04-19 21:38:12高承信青青導讀對聯雜誌 0條評論
古老石碑很少見有雕刻對聯的,一座古石碑上有兩副對聯的更為罕見。

山東省鄆城縣元廟集村東,有一座大型碑碣,碑高三米,寬一點二米,厚零點六米,外有方形石碑樓環固。碑前石柵欄監護,碑頂有石獸鎮守。此碑於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為紀念清時抗捐英雄任清合而立,名曰“歿後追思碑”,至今近百年,保護完好無損。碑正麵有兩副對聯特別引人注目。

一副鐫刻對聯曰:

事值艱難繼之以死;
心存民社歿可為神。

一副浮雕對聯雲:

身無尺寸權緩急獨濟;
澤已遍數邑公私兩全。
橫額是:德被眾生。(注:“被”字此處讀“披”)

這兩副對聯既精當地表達了屯民們對抗捐英雄任清合的緬懷和評價,又簡練地刻畫了任清合的人格和精神。
任公名建潔字清合(一八四七——一九〇五),出生在鄆城縣元廟集村一個屯戶家庭,他自幼重義,膽識過人,遇有不平,輒挺身相助。他任屯長多年,從未斂屯民分文,所需公費,全由個人墊支,雖至破產辭屯長職而不悔。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〇五),清政府為搜刮民財,取消衛地製度,實行衛地變價,開征田賦。魯西各縣官府逼迫催繳,致使民不聊生,激起十餘縣屯民奮起反抗。是年二月,任清合即號召鄆城境內屯民三千餘人召開大會,反對清政府衛地變價。他被推為老總,揭竿而起,率眾進逼縣城,堅請收回成令。縣知事楊耀林不敢作主,向省告急。山東巡撫周馥即派按察使尚其亨來鄆鎮壓。尚來鄆後,詭稱協商,誘任進府,逼其承認衛地變價,解散民眾,任以“民眾公約,不能擅專”而拒絕。尚、楊無奈,大發淫威,對其施以非刑。但任清合堅強不屈,由辯爭繼之責罵不休,尚其亨以“聚眾反抗官府,侮辱朝廷大員”之罪,被秘密押解省城濟南。不久,將任清合問斬,並在元廟集村北門外關帝廟前梟首示眾,借以威嚇民眾。然而更激起民眾義憤,一致聲言為任清合報仇雪冤,取消衛地變價。
任清合雖死,而官府懾於屯民威勢,未敢實行衛地變價,宣布免課不征,鬥爭終於取得勝利。為紀念任清合為民抗捐而英勇獻身精神,陽穀、寧陽、濟寧、钜野、嘉祥、東平、壽張、濮州、汶陽,鄆城等十縣四十八屯民眾,於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四月在其家鄉元廟集村東門外為其立碑,以寄追思。正麵雕刻上述兩副對聯,村民們隻知撰書者係清時騷人墨客,卻不知出自何地何人之手。此碑於一九七九年第一批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選自《對聯》1996年01期)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石碑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