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名相·兩位鄉賢(附語音解說)
嗨,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給諸位講一則《精巧絕倫的姓名對》。
清代的陸以湉在《冷廬雜識》裏講到一個“對語敏捷”的故事,他說:儀征的阮元在翰林院的時候,嘉慶皇帝召見他,讓他以自己的名字“阮元”對對子。阮元當即對道:伊尹。陸以湉評論道:對對子不算難,難的是靈敏迅速,如果不是年少時便聰明出眾,是很難達到這樣的程度。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其實按阮元的學生梁章钜在《巧對錄》所言,這是別人所對,原文如下:
按:前人有以“陳東”對“伊尹”者,取其下字即上一字之偏旁也。近人以阮芸台師姓名與伊尹作對,則不但偏旁正同,並有雙聲之巧矣。吾師亦甚喜之。
“吾師亦甚喜之。”意思就是說,我的老師也非常喜歡這個對子。由此可見,這不是阮元所對。
梁章钜與阮元關係密切,況且年歲比陸以湉大27歲,與阮元隻相差11歲,所以梁章钜的話可信度更高。
交代了這個姓名對的來龍去脈後,我們再談談這對子究竟妙在何處。
以“陳東”對“伊尹”,名與姓兩個字分別相差一個偏旁,除了平仄協調,字形特點也一致。而以“阮元”與“伊尹”相對,則更勝一籌。請看這兩個名字語音上的特點:伊尹,兩個字的聲母一樣,屬於雙聲;阮元,兩個字的韻母一樣,屬於疊韻。而且,這兩人的身份也相當。
伊尹,為建立商朝的重要名臣、政治家,還被稱做中華廚祖,就是稱他為廚師的祖師爺。伊尹出生於公元前1649年,由於在伊水邊居住,因而以伊為氏。尹,在甲骨文象征權力者,為官名。伊尹本是有莘(yǒushēn)氏的陪嫁奴隸到商湯那裏當廚師。他有遠大的抱負,不甘心作奴隸,於是利用進食品的機會,向商湯分析天下形勢。商湯很欣賞他,便取消了伊尹奴隸身份,並提拔為“阿衡”(也稱“保衡”,相當於宰相)。公元前1600年,輔助商湯滅掉了夏,建立起商朝。
阮元,是整個清朝不可多得的複合型人才。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文學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書法、繪畫、楹聯等諸方麵都有著極深的造詣,不愧為一代巨儒,為官也達到了宰相的級別。陳東是宋朝政治人物,在曆史上的名聲遠遠不及阮元。
這簡短的兩字姓名對,充分彰顯了漢字音形義的無窮魅力,令人拍案叫絕。
讓我們驚喜的是,家鄉還有一位世界文化名人的名字可以和伊尹相對,他的大名就是——盛成。
盛成(1899年2月6日-1996年),原名延禧,字成中,江蘇儀征人,中國學者、作家、社會活動家,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獲得者。有法語著作《我的母親》等。他的朋友圈裏一個個都是出類拔萃,青史留名者。
諸位仔細看看,以“盛成”應對“伊尹”,是不是在音形義上也很完美呢?同意這個觀點的請別忘了點個讚,歡迎評論和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