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楹聯藝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楹聯藝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2021-02-26 23:36:42雲帆高揚阿揚說聯 0條評論

圖片

  楹聯藝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一、基本情況
  課題名稱:楹聯藝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課題單位:江蘇省儀征市第三中學
  電子信箱:zgjsgy@126.com   郵編:211400
  負責人概況、課題組主要參加人員(略)
  預期主要成果    A、專著;B、論文;C、研究報告;D、其它
  經費來源及數額    經費主要來源於學校,數額5000元左右。
  預期完成時間    2013年12月
  申報途徑(市、縣學會或專委會名稱)    揚州市教育學會
  二、課題論證
  1、對課題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論證: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在基礎教育改革中,都注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類的課程。我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施行)》也設計了“綜合實踐活動”這一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它體現了課程的綜合化趨勢。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基於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體驗,密切聯係兒童、生活、社會,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課程形態。
  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課程形態,它超越了傳統單一學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組織的原則,將人類社會的綜合性問題、學科性知識和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單元活動的形式統整起來,通過學生主體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有機地將學問性知識與體驗性知識、單一學科性知識與跨學科性知識、社會課題與學生問題、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統一的發展,因此,與其他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具有五個鮮明的特征: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係中具有獨特的功能和價值。
  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改變。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在實施這門課程時,理論與實踐結合,在實踐中實現學習內容的綜合化;在實踐中改變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灌輸為基本特征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變革。通過課程的實施,促進教師、學生的共同發展。
  而楹聯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她博采眾長,集賦之鋪陳、詩之端莊、詞之婉約、曲之通俗於一身,既具有民族性、趣味性、實用性,也富有文學性、藝術性,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曆來為民眾所喜愛。學校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就是為了讓青少年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人文素養,增強愛國意識,不斷完善自我,走向成功。
  2、對課題所達目標和主要內容的論證:
  1、了解對聯的相關知識;體會對聯的節奏美和形式美,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化現象——對聯的曆史以及它在傳統文化曆史上的獨特地位。
  2、賞析對聯的妙處,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語感和審美能力。體會對聯的趣味性和藝術性;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精髓。
  3、利用所學的知識,初步學習對對聯。
  4、進一步掌握積累和搜集資料的能力。通過搜集資料,讓學生更加真切的了解中國對聯的特點和性質,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對聯是一種文學形式的應用文。應用範圍很廣。因為對聯優美精巧,能夠靈活多樣地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願望,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教育別人。所以現在仍被許多人所喜愛。
  近年來中考越來越重視對聯的考試,究其原因,對聯融合了中國傳統的文化、民俗、語言藝術,是中華民族所獨有的一種文學形式,它能讓學生在答題中不知不覺地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求實求新的形勢下,對聯自然而然成了命題者的重要項目。所以不管是為了陶冶情操,還是為了準備考試,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掌握基本的對聯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在進行楹聯藝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過程中,我們將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注重實踐的原則:教育家陶行知主張先生的“教”必須根據學生的“學”,教學要統一教學要與實踐相結合,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學生自主實踐學習的過程,設置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單純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多層麵的實踐機會。通過小小的課堂、有限的教室學到綜合於社會實踐的各種知識。作為教師、學生,更要勇於實踐,敢於創新,把這一新要求作為育人的重要過程。
  2、互動性原則: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是學習過程的合作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師生互教互學,共同發展,使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綜合性學習中就是要有課內外的師生的互動。
  3、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即從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教師的實際教授能力出發,安排實驗程序和實驗內容。
  4、愉快教育的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育過程中,客體的教育內容要“內化”為個體的精神財富和道德規範,關鍵在於學生主體內心和外部的積極活動。教師要善於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目的、有係統地組織和指導學生積極認知實踐,還要積極開發學生現有發展水平和蘊涵的潛力,通過點撥使每個學生都能自覺進行學習和探究活動。教師要努力發掘教材的創造因素,努力將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溝通,實現“教育過程最優化”。
  3、對課題實施過程設計和主要措施的論證:
  課題實施過程設計:
  第一階段(2011年9至2011年12月)準備階段:
  擬定課題實驗方案,邀請專家對課題實驗方案進行論證,組織人員學習語文綜合性學習理論,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研討可開發利用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資源,培訓實驗教師,落實人員分工。
  第二階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初步實施階段:
  分七、八、九三個年級組初步展開實驗研究,積累經驗通過研討課、討論座談、實驗反思等形式開展研究活動,及時發現研究中的問題,調整和改進研究的方案,及時做好階段性總結,並獲取實驗成果,初步形成研究氛圍。
  第三階段(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全麵實施階段:
  在前階段的基礎上,重點研究各年級組分別開發利用的綜合性學習資源;綜合性楹聯學習課題資源庫的建設與管理;推出教學研究課、示範課;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地進行研究、評估與改進,撰寫研究論文,整理課題資料,完善資料存檔管理。
  第四階段(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總結評估鑒定階段:
  重視教學案例研究,進一步深入對楹聯藝術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運用性和可操作性進行研究收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撰寫研究報告,邀請專家進行課題評估鑒定。
  課題實施主要措施:
  一、明確專人負責
  學校將重視學校的特色建設,指定學校教科室主抓對聯教學,並在人力物力上給予支持。準備通過近兩年的努力,繼承學校對聯教學傳統,強化學校的楹聯特色。早在上世紀90年代,市三中高揚老師主持並實施的《“對聯和語文教學”課題實驗》經中國教育學會中語會課堂教學研究中心驗收合格。因此,經學校研究決定,由教科室高揚主任牽頭,聯合相關部門製定計劃,落實措施,多方位、多角度開展楹聯教學綜合性活動,將文化興校、特色亮校落到實處。
  二、融入課堂教學
  對聯藝術涉及到多方麵,學校各科教學之中都可以融入對聯藝術。如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政治、曆史、地理、生物等學科中都有它的蹤影。在課文的導入、講解、總結等多方麵皆可以插入,文科教學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之中作用明顯,如利用對聯來激發文學興趣、調節課堂氣氛、開拓知識視野、促進思維訓練、適應語文中考等。
  三、彰顯楹聯文化
  學校將在校長室、黨支部的領導下,打造“對聯文化連廊”,將師生創作、推薦的佳聯妙對張貼懸掛,讓師生在往來行走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還創辦了校園楹聯小報,讓師生有學習的窗口和展示的園地。這樣既可以弘揚國粹,又能夠陶冶著師生的心靈,取得顯著效果。
  四、進行課程活動
  儀征市第三中學初一年級和初二年級目前都開設了對聯課程,分別於周一、周三下午開展對聯興趣小組活動。對聯興趣小組的活動時間、地點固定,教員、學員穩定,教材、教學規範。我們將繼續做到對聯興趣小組綜合性活動期初有計劃,期中有檢查,期末有總結、表彰。
  五、擴大輻射範圍
  我們的對聯教學綜合性活動,將不但在校內紅紅火火,而且要在在校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們曾經有過這方麵的經驗。如今年初學校又與社區共同舉辦了“迎兔年有獎征聯大賽”,達到了豐富市民生活,弘揚中華傳統,增加春節氣氛的良好效果,取得了圓滿成功。
  4、對課題承擔者科研水平與能力及科研保障條件的論證:
  我校是揚州市合格初中,江蘇省科普基地和全國楹聯教育基地,教育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在社會上建立起較高的知名度和教育信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此次研究經費可以得到優先保障。
  我校在課題研究方麵有一定的經驗,積累了豐富素材,具備了一定的研究基礎,教研氛圍濃鬱。同時,我們的課題研究得到了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與指導。其次,學校由李學斌校長親自擔任課題組組長,教科室、骨幹教師全力參與,有一定的研究力量。課題組成員年齡均在30-40歲之間,精力旺盛,謙虛好學,善於動腦,勇於實踐,富有團隊精神,可望在課題研究上取得較好成績。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校高揚老師主持並實施的《“對聯和語文教學”課題實驗》經中國教育學會中語會課堂教學研究中心驗收合格,因“對聯教學”成果明顯,1997年儀征電視台製作、播映了專題片《高揚和他的對聯》。
  學校對聯興趣小組綜合性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取得的成績也引人注目。其中,高揚老師的對聯綜合性活動教學已經形成了獨特風格,他總結的“學聯四步曲”,讓學生體會到學用對聯是一種有趣、有益、有效的語文活動。所謂“學聯四步曲”即“識聯之趣”(初相逢)、“知聯之格”(始相戀)、“賞聯之法”(時相思)、“用聯之情”(終相伴)。這四步曲也便於老師在對學生講授對聯時激之以趣、曉之以格、授之以法、促之以用,更好地發揮對聯在教學中的功用。從去年一月開始,在高揚老師的指導下,對聯興趣小組吳晨陽、王耀年、吳冰、紀明宇、劉梅、楊苗苗、劉福興、趙元飛、倪維健、侯增威、王選、曹宇輝、趙敏、張鑫、張馨等成員先後有應對作品發表在《對聯》雜誌(下半月刊)上,這極大鼓舞了學員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校楹聯教育教學活動的持續發展。
  從教學宏觀和微觀的結合上研究楹聯藝術與綜合實踐活動,以確保《課程標準》有效實施為基本任務,以滿足學生多層麵和多樣化的學習需要為主要特征,以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研究好楹聯藝術與綜合實踐性活動之間的聯係。



  三、課題所在單位的意見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麵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化空間,學生是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學生具有整個活動絕對的支配權和主導權,能夠以自我和團隊為中心,推動活動的進行。而楹聯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趣味性、實用性,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曆來為民眾所喜愛。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必將促進青少年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人文素養,增強愛國意識,不斷完善自我,走向成功。同時,也一定能夠提升我校教育教學研究的層次,塑造出學校的品牌。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藝術實踐活動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