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究竟是誰?為阮元蓋棺論定(續完)

究竟是誰?為阮元蓋棺論定(續完)

2020-11-23 23:21:28雲帆高揚阿揚說聯 0條評論

  (續前篇)
  阮元,這樣一位聲名顯赫的大臣去世,自然會朝野驚歎,上下痛悼,朝廷理應迅速辦理相關事宜,不會延誤。我們且看時間線: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
  十月十三日,阮元逝世。
  十一月,道光皇帝有上諭,給予阮元高度評價,其中言“宣力中外五十餘年,學裕識優,勤勞懋著。”並對阮元遺折中之所請一一作了回應。
  十一月二十六日,內閣奏已故大學士阮元請加諡號,禮部寄江蘇巡撫谘文雲:“勤學好問曰文,質直好善曰達”。阮元諡號為“文達”,故後人文章中常稱“阮文達”。
  至此,應該說朝廷是及時認真處理阮元去世這件大事的,然而直到三個多月後,朝廷相關部門才將為阮元擬寫祭文、碑文之事放到議事日程上。
  《阮元年譜》記載,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三月十六日,翰林院衙門奏擬公(阮元)之祭文、碑文,奉禦筆:‘知道了。欽此。’”
  從“請加諡號”到“奏擬公之祭文、碑文”,這其間為何竟然間隔接近四個月的時間。難道還有比阮元逝世令朝野痛惜之事更重要的情況嗎?確實,這期間出現了兩件驚天大事!
  其一,太後去世。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孝和睿皇太後從綺春園回宮,自感身體不適。道光帝聞訊,前往問安。初九日、初十日,道光帝皆去問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850年1月23日),孝和睿皇太後於壽康宮去世,享壽74歲。

孝和睿皇後朝服像

  此時,距離阮元去世時間不足兩個月。出現如此情況,朝廷自然需要先忙太後之喪事,與阮元去世相關事宜隻能暫放一邊。而不到一個月,又一件令人悲痛的大事出現了。
  其二,皇上駕崩。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道光帝駕崩,享壽68歲。
  皇太後去世後,道光帝悲痛欲絕。據《清實錄·清宣宗實錄卷之四百七十五》載:
  甲戌,皇太後疾大漸,上詣長樂敷華問侍。申刻,恭慈康豫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後崩,上哀慟號呼,擗踴(pǐyǒng擗,捶胸;踴,跺腳。形容極度悲哀。)無數。……上哀慟深至,哭無停聲,水漿不禦。王大臣等伏地環跪,懇上節哀,上悲痛不能自已,左右皆弗忍仰視。
  道光帝當時已年近七旬,後來因堅持為年長自己6歲的養母恭慈皇太後守靈,以致受寒、生病而去世。

道光皇帝

  由此我們明白了:自為阮元“請加諡號”到“奏擬公之祭文、碑文”,這其間相隔近四個月時間的主要原因是,朝廷忙著處理“太後病逝”和“皇上駕崩”這兩件大事。
  請注意,前文所述——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三月十六日,翰林院衙門奏擬公(阮元)之祭文、碑文,奉禦筆:‘知道了。欽此。’”
  此時,道光皇帝已於兩個月前駕崩。“知道了。欽此。”這個禦批者是鹹豐皇帝。按照慣例,前任皇帝去世的當年不改元,第二年才是新年號的元年。雖然此時鹹豐帝已經登基掌權,但本年還是稱作“道光三十年”。
  同年,四月二十七日,江蘇巡撫傅中丞繩勳接準禮部谘祠祭司案呈:“準翰林院將致仕大學士阮元碑文、祭文各一道撰擬具奏,谘送前來,除將碑文移送工部辦理外,相應抄錄祭文一道,行文江蘇巡撫,委員謄黃致祭,並將致祭日期谘報本部查核可也。”
  六月初五日,揚州府知府吳太守葆晉奉中丞劄委,來公第致祭禮成。
  至此,關於阮元喪事的辦理告一段落。

鹹豐皇帝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確定“極三朝之寵遇,為一代之完人”之語出自鹹豐皇帝禦賜祭文之中。兩句話的大意是: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給予的恩遇達到了極點,先生確實已經成為“一代完人”。
  “一代完人”,見於嘉慶帝勉勵阮元之諭——“顯親揚名,為國宣力,成一代偉人”。後來清代王昶《湖海詩傳》阮元詩下小傳,讚阮元“年華正盛,向用方殷。加之以開物成務之功,進之以誠意正心之學,洵一代偉人”。從最初的皇帝勉勵語,到後來學人的肯定語,最後變成鹹豐帝對阮元一生的總評價。阮元用自己的思想、言行成就了自己的完美,自我鍛造成人間的典範,他的思想、著作、事跡已經成為“阮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探究。
  本文參考書目:
  《清史稿》
  《清實錄》
  《阮元年譜》

上一篇文章的鏈接:
究竟是誰?為阮元蓋棺論定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阮元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