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考察黃河重要指示與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心目中的中國楹聯“聖地”三門峽(正如河南鄭州是中國小小說的“聖地”一樣,我個人認為三門峽是中國楹聯的“聖地”。上世紀90年代,我曾在鄭州的著名小小說刊物《小小說選刊》《百花園》發表過好幾篇作品)適時舉辦了“黃河九省楹聯大賽”,這次大賽規模宏大,規格高檔,影響深遠。
在這次大賽中,山西省運城市的4位聯家分別獲得一、二、三及優秀獎。看到嶽帥(嶽民立先生)首先在河東流派微友群發出的這個消息時,我的心情十分振奮,從那時起我就想寫一篇賞析文章,好好宣傳一下。但是,想來想去,覺得寫四個人的四副獲獎楹聯賞析有些不倫不類,最後決定就寫一等獎獲得者楊新立先生(獲一等獎的還有河南商丘的孫付鬥先生)一個人的賞析。由於事情繁多,這篇稿件拖了幾天才寫成,寫成後發給了方留聚會長。
對這篇稿件,方會長的意見是,恰巧這次大賽的獲獎作品沒有安排人寫賞析,要不你在寫楊新立的基礎上,把獲一、二等獎的7副聯賞析一下,就算是對整個大賽獲獎作品的賞析。接到這個任務,我誠惶誠恐,因為之前我隻寫過個人楹聯小集的賞析,還沒寫過整個大賽的賞析。但是,有方會長的信任和支持,有運城市楹聯學會嶽帥的多次表揚和鼓勵,我想,我應該努力一下,在寫作的道路上再上一個台階。
接到任務是10月27日下午4點,我首先確定了指導思想,一等獎的兩副聯詳細寫,二等獎的5副聯簡略寫,做到有詳有略,突出重點。寫到下班時間,腦子依然很活躍,於是我給妻子打了一個電話,說不回家吃飯了,我要加班趕寫一篇稿件。當我寫完第一稿時,已經是晚上八點鍾了。辦公室窗外,絳縣最繁華的振興大街上一片燈海。我也感到頭昏腦漲,眼前模糊。於是,我把初稿打印了一份,帶上回家了。回到家,泡了一包方便麵,算是晚餐(妻子以為我在單位食堂吃了,其實我因趕寫稿件,沒顧上去食堂)。洗漱之後,臨睡覺前,我在打印稿上,把新想到的一些語句做了一番批注。第二天早上,我再次把稿件修改了一遍,隨後校對了兩遍。於28日上午10點把定稿發給了方會長,附言說,如有問題,請指出,我好再做修改。過了一會兒,方會長回複了三個字“辛苦啦”,看到這三個字,我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因為我知道,稿件通過了。
29日晨3點21分,這篇稿件刊發在《對聯天地》微信公眾號頭條位置。3點29分,方會長在微信裏給我發了刊用稿的鏈接。淩晨3點多,方會長仍在工作,是工作了一夜嗎?我不得而知。由此我想到的是,《中華楹聯》和《對聯天地》兩個微信公眾號,能夠成為全國聯界網絡中的佼佼者,不就是因為有方會長和他帶領的一班人沒日沒夜的忘我工作才換來的嗎?
在這裏,我還想囉嗦幾句。我和方會長的結識,是因為我在參加中華楹聯“聯觀世相”征聯活動中被評為了優秀。被評為優秀的作者可以加方會長的微信,方會長給發紅包作為獎勵。當時,我是這樣想的,方會長作為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三門峽市楹聯學會會長,《中華楹聯報》總編,為什麼要幹這樣的瑣事呢?現在想來,方會長這樣做,一是可以和優秀楹聯作者成為朋友,二是可以從中發現、培養楹聯新人。
剛加了方會長微信一兩天,我就寫了一篇稿件《撰聯三怕》發了過去,當時並沒想著能發表。沒想到的是,方會長不僅肯定了這篇稿件,並很快在6月10日的《中華楹聯》公眾號上發了出來。從此一發不可收,幾個月來,方會長已發表了我20餘篇稿件。其中的《最美楹聯課堂》一文還被刊在8月25日《中華楹聯報》的第二版上。今天這篇《黃河九省楹聯大賽獲獎作品賞析》是我的稿件第一次上《對聯天地》微信公眾號頭條,聽方會長說我寫的這個獲獎作品賞析,要和黃河九省楹聯大賽獲獎作品同時在《中華楹聯報》刊登,讓我又一次激動。
在我發表的這些稿件中,我一次也沒寫過作者簡介。因為,我隻是“一介草民”,在單位裏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員。在楹聯界,我沒有任何背景,頭上沒有任何光環,更沒有那些讓人炫目的職銜。但是,方會長並沒有因為我的卑微而輕看我,而是一次又一次的鼓勵、提攜、支持,我曾對方會長說過,“假如不是和您‘遇見’,假如不是您的賞識和激勵,會有我這些文章的誕生嗎?董卿主持的《朗讀者》節目裏有一期叫做‘遇見’,《人民日報》的大地副刊有個欄目也叫“遇見”。我多麼珍惜此生中我與您的‘遇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