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萬裏先生是一個聯墨合璧的作者,這在楹聯界是最耀眼的作者。我雖隻讀到了他的楹聯作品,就領略到了他筆下的美。他的一組隆中聯就使我油然而讚歎:
《古隆中書院》
高士隱山林,嚼一樓簡冊來充腹;
大名垂宇宙,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隆中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年輕時躬耕讀書的地方,在這裏留下了耀眼的痕跡。“高士隱山林”,說的就是諸葛亮,“嚼一樓簡冊來充腹”,說的就是諸葛亮年輕時在這裏讀書積累知識。其實曆史的原狀並非如此,隆中書院是後人修的諸葛亮與襄陽古隆中的陳列館,三國文化的展覽館,諸葛亮是耕讀在草廬。當然作者這樣寫也是可以的,畢竟藝術的真實不等於生活的真實。尤其是“嚼一樓簡冊” ,更墊厚了諸葛亮多彩的人生。下聯寫諸葛亮名垂天地,彪炳史冊。其實這副聯是以書院為題,就是寫的諸葛亮這個人。
《古隆中躬耕亭》
田沃林幽,此地宜養德修身,耕煙讀月;
水深火熱,先生正匡仁扶義,搖扇揮師。
此聯又是寫的諸葛亮其人,上聯以環境清幽寫諸葛亮修身養性,躬耕讀書的良好狀態;下聯寫時局動亂,諸葛亮擔起了曆史之大任,力挽狂瀾,匡扶天下大義,寫的就是這個大戰略家的風采。以景點寫人,是這一組聯的特色,題題是景點,處處寫人物,處處寫的諸葛亮。
《古隆中古柏亭》
老樹在山,不露文章還震世;
先生扶漢,未餘心力欲回天。
上聯以老樹寫諸葛亮隱居山野,不露形跡,蓄勢待發,一鳴驚天的史實。下聯寫諸葛亮忠心輔佐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聯題是古柏亭,但作者的筆鋒沒有指向古柏,而又是寫的諸葛亮其人。如果讀者深入的想一想,就會發現諸葛亮為曆史使命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的擔當精神與古柏的堅毅,不畏風雨傲然挺立的精神有著某種聯係。樹即人也,人即樹也,妙哉!
《古隆中野雲亭》
有意隱山,泉清林密成依戀;
無心出岫,地遠天高任卷舒。
這題野雲亭看似寫的是雲,何嚐不是有諸葛亮的影子在其中出沒。上聯寫的隱,隱山是有意的,是主動的,因隆中的環境清幽,在這裏作一個閑雲野鶴是很愜意的。下聯寫的出,出岫是無心的,是被動的,是因三顧而出,因天下而出。出則地遠天高任卷舒,在曆史的大舞台上可縱橫捭闔,收放自如。
《古隆中牡丹園亭》
遠去囂塵,不必人多誇富貴;
大開手腳,未因地僻失風流。
這題牡丹亭也和野雲亭一樣,上聯寫的隱,隱在清靜之處,安於寂寞之中。下聯寫的出,出則手腳大開,大展風流。是牡丹耶?還是諸葛亮其人耶?
2020年夏 於得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