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習慣,讀書時見到好的語句,摘錄到筆記本。然後慢慢咀嚼,品味。最近翻閱讀書筆記,看到記錄在冊的三幅對聯,覺得很有意思,心底湧起議論一番的衝動,便寫下這篇文字。
第一幅對聯是“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橫批是“公生明廉生威”。由此可見,為官之道,公正廉明古人早有宏論,細讀起來頗具哲理。在現實生活中,領導幹部為政不廉,辦事不公者還大有人在。處事不公,必然偏三向四,顛倒是非;為政不廉,必然貪汙受賄,以權謀私。由此得出相反的結論:不公則生暗,缺廉則少威。一個在台上侃侃而談清廉勤政的官員 ,台下立馬換一副嘴臉,嬌奢淫欲,縱情尋歡,伸手撈錢,揮手弄權。這樣的官員有什麼威信而言?
第二副對聯是“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難欺天。”對聯曾掛於山西省平遙縣縣衙大門,告誡為官者不可欺“天”。這裏的“天”,實際就是老百姓。此副對聯的現實意義就是,當官為政一定要把公平正道民情民意放在同“天”一樣的位置。現實情況常常會出現一些地方官員對老百姓動輒呼來喚去,好像為老百姓辦點事情,是他們這些“大人”的“恩典”,他們的心裏根本就沒有“易造孽難欺天”的自覺。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應該成為各級官員的座右銘。
第三幅對聯則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這副對聯告誡為官者不可忘“本”。時下,少數為官者一擔任領導職務就把自己來自老百姓的根本忘掉了。東北有一句俗語,“不管你是幹啥的,上查三輩子都是莊稼人。”可眼下就有那麼一些幹部,烏紗帽一戴,臉就變,言談舉止,高高在上,官氣十足,橫行無忌。人民群眾最看不上這類官,這樣的為官者隻能威風一時,卻不能為民一世。這樣的官員,下場也不會好哪去。
我讀著這三副對聯,常常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各級幹部能夠有廉潔自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自覺,有親民愛民的情懷,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有明白自己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的清醒,就一定能能夠盡職盡責,完成使命,就一定能夠受到人民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