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對聯出句的方法

對聯出句的方法

2020-10-05 22:34:05風雲編輯對聯襄陽 0條評論

首先,在學習之前,大家要清楚一點,對於對聯的創作,其實是沒有什麼嚴格和固定不變的創作方式的,對聯的創作手法多種多樣,不同的人,其創作手法亦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裏或者麵對不同的內容時,創作手法也不會一樣,這一點也與古人所說的文無定法是同一個道理的。那麼對於我們初學者來說,是不是一點目標和突破口都沒有呢?也不是,前賢們也總結出一些經驗和方法,我們這裏也學著他們的樣子,也來一些學習和探討吧。


在這裏還有必要說明一下, 我們這裏所講的僅僅是針對我們初級班的一些學習要求,並不意味著以後大家所有的對聯寫作都按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請大家不要誤會。當你掌握對聯的寫作方法之後,你就可以靈活地運用各種技巧,不必再拘泥所謂的什麼“方法”。我們這裏所學的隻是起步階段方法,作為引導而已,且這種方式也比較好掌握些,目的是想解決大家出句“難”的問 題,想從這裏突破開始。

學習對聯,必須寫到出句,這是寫對聯的第一步。寫好了出句,可以說是完成了一副對聯的一半。出句的好壞,關鍵到對聯作品的水準高低。可見出句是何等重要。


對聯的出句有兩種:一是出上聯(仄聲收尾),要求對下聯。另一種正好相反,出下聯(平聲收尾),要求對出上聯,這兩形式,在網上都很普遍,都很流行。


關於理論方麵我們不作深究,直接給大家介紹一些實用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從中悟出更多適合自己的創作方法:



(一)初階:臨摹(限製較大,引導較多)


1、自對出句法


收集古聯或者一些經典好聯,建立一個自己的對聯庫,然後按上下聯把他們分開,上聯一撥,下聯一撥。要出上聯的時候,在下聯庫裏找出一比,自行對出上聯,對出的上聯就是你的出句。反之,要出下聯的時候,則到上聯庫裏找一比對之,對出的下聯就是出句。


舉例:比如古聯下比是“偶貪杯酒得狂名”,先用對字對詞的方法隨意對上一句,如:“不愛盤棋丟妄語”,效果不是很好,那麼我們再來修改通順一點:“愛下象棋無妄語”,語句通順了些,但有些大白話了,再修改一下:“鬆下奕棋無俗語”,這就有點意思了,還可以天馬行空的拓展一下,如:“鬆下奕棋風得子(勢)”(棋有‘得子、得勢’術語。‘得子’就是多吃了對方一顆重要棋子,像是車、馬、炮;‘得勢’就是情勢明顯較好。風放倒的是棋子還是鬆子?也許兩者都可以想像得趣。),這就開始丟開原來的下比了,如果感覺還不理想,還可以順著你對出來的這個句子繼續拓展下去,隻要注意本身句子的內容就好,與下聯的關聯或結構不是重點。

2、仿造出句法


承接上一法,在出好句子後,回頭看看原來的上比,剛我們舉的例子:“偶貪杯酒得狂名”。他的上比是:“愛拄杖藜增老態”,先對比下我們剛才的出句,從中體會異同,感受下古人的創作。然後我們就可以拿這個上比開始我們的仿造之旅,想增減哪裏就修哪裏,偷天換日得到“愛看古書增老態”,好像也不賴!“古”、“老”聯係更直觀,還可以繼續如:“常醉古書增老態”,隻要注意本身句子的內容和句內關聯就好,一直造到你滿意的程度。

 

3、尋章摘句法


讀一首詩詞或者古聯或者古文,擷取某一些字句出句。所謂功夫在聯外,開卷總有益。我們可以隨意的抽出一首詩詞,先進行閱讀,閱讀時應連同鑒賞一起閱讀,不但可以讓你更深入的了解詩詞,也可以提高以後自己對聯的點評鑒賞。如:

 

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下麵就可以使出我們的乾坤大挪移,扛上俺們的大剪刀,剪裁拚湊一下,例如我們可以這麼出句:蟬響疏桐,不藉秋風聲自遠;感覺是不是很容易呢?就這麼實用。


再來一個:


玉樓春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 

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 

—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有位老師說,讀這首詞的時候,他剛看過一幅古聯“去歲花開今歲果,今年樹發去年枝。”特別對“瓊苞”、“去年枝”印象較深,於是他的靈感就產生了連係,組成了下麵出句。


出句:瓊苞新放去年枝,可是東風懷舊?


當然,這種讀詩詞出句各自因緣,或許你有所感悟的不一定是句中的這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化用,同時和前兩法一樣的,還可以繼續對自己化出的句子進行拓展,即使麵目全非亦無所謂,隻要注意其中的關聯和句子的內容及句子的通順就好。


其實不光是古詩詞對聯,對於古文,乃至現代詩歌、散文、歌詞等等,我們都可以運用這個方法摳出出句,希望大家能由此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二)進階:半成聯(限製較小,引導較少)

 

1、嵌字出句法


搜索一下詩詞名句(順道可以連這首詩一起學了,事半功倍),隨便拿一句來練,比如「古道西風瘦馬」,一個字練一句,先嵌在第一字看看,想不來就再試嵌第二字,再想不來就嵌第三字,以此類推。久了也可以玩點花樣,依序嵌字,或者自我設限字數。遇到不太常見或者感覺棘手的字的時候,我們可以動用詩詞庫這個超級老師,搜搜看,看古人怎麼用的這個字,然後我們又可以在古人的幫助下,山寨出屬於我們的句子了。

舉例:


出句:古卷翻尋前世友

出句:問道青山雲帶路、取道書山攻絕頂、取道書山開智慧、取道書山遊古跡…


  出句:剪燭西窗聽夜雨

  出句:時有清風爭入戶

  出句:經風奇石瘦

  出句:一旅風塵牽馬過


從這開始,我們基本都得靠自行思考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同時運用初階的那幾種方法來降低難度,寫得好不好無所謂,隻要堅持下去,日子久了,總有自己比較滿意的句子,同時也可以慢慢脫離臨摹的階段。


2、中心詞擴出法


學習的過程中,大家在某個時間階段內,因為閱讀,一定有一些字或詞是你特別喜歡的,也是特別能觸動心弦的,那就緊緊抓住不放,以它作為中心字詞,由此展開造句,看看能為這個詞(組)寫出多少個句子。比如我這段時間特別喜歡「詩中酒」這個詞組,那麼我們就可以圍繞“詩中酒”來幾個出句,如下:


  變句:心花兌入詩中酒

  變句:種花為釀詩中酒

  變句:腸枯可飲詩中酒 

  變句:忘情莫飲詩中酒


當這些方法比較熟練了以後,我們還可以繼續進階,下一步,我們可以在閱讀一首詩詞以後,擷取其中某一意境出句,或者給自己確定一個主題,然後圍繞這個主題出句。


3、運用修辭法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修辭可以飛揚語言表述的文采,對聯的修辭方法種類繁多,一下簡單介紹常見的幾種。在出句中合理的運用這些修辭手法,將能使我們的句子更加富有韻味,多加訓練也能幫助我們從“能出句”進階到“能出好句”。


(1)比喻法


以此喻彼,生動形象。


出句:竹陰活似板橋畫


(2)比擬法


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


出句:萬裏悲秋風哽咽、花間香句魚來索、穀庭麻雀爭門派(這種大家用得最多)


(3)誇張法


把事物故意誇大或縮小,極力渲染。


出句:一竿釣盡千江月


(4)雙關法


利用漢字的同音異義特點,似說甲,實指乙,一語雙關,含而不露。

   

出句:情路不容人借過、一竿拋甩悲風暗雨


(5)設問法


上聯(或下聯)提出問題,下聯(或上聯)作答。


出句:今夜誰人歌古調?


(6)句中自對法,單句中某些詞組或短句直接對仗。


出句:籬外徘徊,不忍聽一管蒼涼,滿庭落寞;(其中‘一管蒼涼=滿庭落寞’就屬於句中自對,亦稱當句對)


(7)頂真法


後麵詞語的首字承接前邊詞語的尾字。如:


一絲風,風吹縐滿江春水;


(8)用典法


借用典故,針對現實,引發聯想,寓難盡之意於言外。如:


立品早防馮婦虎;

(9)複詞複字法


重複是表達一忌,但有時有意使用反複手法,卻常使意境出新。如借助諧音,利用漢語一詞多義,一字多音的特點,出奇製勝。如:


長長長長長長長;


延伸類型1:


日後嚐試寫成聯的時候,可以參考清聯三百副中的句型(比如人家怎麽用領字啊,句中自對啊,排比啊)自我訓練。有助於提升語感和調理長聯的氣脈。


延伸類型2:

可按各種風格來嚐試出句,雄渾、剛健、婉約、淡雅…等等。這個難度就比較大了,但隻要堅持,必有收獲。


可以說,以上學習,僅僅是一個開始,在很短的學習時間內,很難做到以上方法全部能夠熟練運用,但隻要堅持學習,當你能熟練的掌握以上這些方法後,從那時開始,你將可以完全拋開前麵的那些方法的束縛,從你的靈感出發,踏上構建自己風格的道路了。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出句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