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最值得研究的25位清代對聯名家

最值得研究的25位清代對聯名家

2020-09-16 22:16:14白藏閣主白藏閣 0條評論

前幾天發了一個付費閱讀的公眾號,主要目的是限製一下學堂的報名人數。中間有一部分簡單梳理了一下值得關注的清代大家對聯集,很多朋友對這部分內容比較感興趣,所以將其摘出來重新發布,也擴充了一部分資料。順便提醒一下,如果以後還有付費文章,請看清內容提示,有意義(自認為)的東西過幾天都會發出來的,別花冤枉錢。


我認為值得深入研究的對聯作者包括:名家、名士、名臣。名家專指對聯創作而言,有一定數量膾炙人口的對聯作品,比如鍾雲舫、江峰青等;名士指曆史上的知名文人,對聯創作水平也很高,比如李漁、鄭夑等;名臣顧名思義,指身居要職而能為聯者,比如林則徐、張之洞等。當然,這個分類並非涇渭分明,很多人占了兩重或三重身份,比如俞樾既是名家也是名士,彭玉麟既是名士也是名臣,而曾國藩則似乎三項都可以占住。


值得關注的對聯集有哪些呢?在數量方麵,很多人隻流傳了十幾副甚至幾副對聯,這樣的作者很難從中感受整體風格;有些人作品雖然不少,但是疏於整理,張冠李戴的現象嚴重,這樣的作者不易於瀏覽,還需進一步進行整理工作;最合適的是那些有成形聯集的作者,對聯數量在幾十副甚至百副以上,整理者為本人或者後世較為嚴謹的版本。


以下簡單列舉一些值得關注的清代聯家的對聯集,並簡述其版本情況、對聯數量、創作風格等內容。由於我一向粗枝大葉,所以對聯數量很可能計算有誤,請大家不要太過較真。


俞樾

俞樾聯集名為《春在堂楹聯錄存》。此書版本眾多,我所見到最早的為同治時期刻本,除集字外,收聯92副。俞樾死後,又多次刻印《楹聯錄存》,收聯1200餘副,其中題署、賀挽等對聯600餘副,另有集《曹全碑》《金剛經》等作品600餘副,書末附挽俞樾對聯200餘副。比較有價值的自然是言之有物的600餘副自由創作。俞樾的對聯嚴謹工整、典切雅正,應酬類的贈聯、賀聯也能寫出很高的文學價值,晚年更是去盡浮華、純任自然,稱其為清代對聯的巔峰不算過分。


沈仲複觀察五十壽聯

以玉堂客作金山主人,旌節將移,且為第一泉小住;

歌鶴南飛和大江東去,茱萸未老,好補重九日清遊。


薛時雨

薛時雨聯集名為《藤香館小品》,由其門人楊曉嵐收集,其時薛時雨尚在世,應該經過他的審定。薛時雨亡故後,他的兩個兒子薛葆楹、薛葆檉又增補了一些薛時雨的對聯,集為《藤香館小品續》,重新刊印。《藤香館小品》收聯300餘副,《藤香館小品續》收聯100副,合計400餘副,其中有60副為贈妓之作,雖然文采翩翩,但不過嵌字而已,可以視為文字遊戲。薛時雨對聯含蓄蘊藉、清雅溫醇,可以算是清代對聯俞樾以外的另一座高峰。


題西湖崇文書院

講藝重名山,與諸君夏屋同棲,豈徒月夕風晨,掃榻湖濱開社會;

抽帆離宦海,笑太守春婆一夢,贏得棕鞋桐帽,扶筇花外聽書聲。


江峰青

江峰青的聯集比較複雜,主要集中在《裏居楹語錄存》《清隱廬楹聯錄存》兩書之中。前者多為題署、投贈之作,收聯250餘副,後者則包括大量賀聯和挽聯,收聯300餘副,此外還有一些巧聯應對,雖然文學價值不高,但卻十分有趣。除了這兩種聯集,《魏塘楹帖》《蠡遊楹帖》以及他人的聯話、筆記中還記載了江峰青100餘副對聯。通算起來,江峰青對聯大約接近700副,由於《清隱廬楹聯錄存》我所見為一個手抄本,其中多有脫漏,不知是否還有更多的江峰青對聯未被發現。江峰青聯語灑脫清麗,情韻翩翩,與傳統對聯的風格相比,更多一分才人手筆。


揚州廿四橋                       

勝地駐淮南,看雲影當空,與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過橋下,問簫聲何處,有人吹到月三更。


鍾雲舫

鍾雲舫聯集名為《振振堂聯稿》,是其門生所集,之後鍾雲舫自己又整理了《振振堂聯稿續》,兩書共收聯1800餘副。內容涉及名勝、廟宇、祠堂、祝嘏、頌揚、吊挽、泛酬、喜姻、行業等諸多門類,其中應酬、行業等部分偏於實用性,另有200餘副偏重技巧性的地名對、古句對、藥草對等。鍾雲舫被稱為“長聯聖手”,1612字的望江樓長聯便出自其手,百字以上的長聯多達28副。但他的短聯、中聯也很有特色,縱橫恣肆,變化莫測,時以俚語入聯,往往傾注濃鬱的個人情感,這方麵的特點甚至相較於長聯更值得研究學習。


龍山頂

西川以此地為雄,勒馬問河山,誰漢誰唐,拋散古今無限淚;

東望覺吾鄉不遠,持螯念親故,我歌我哭,思量高上有情天。


曾國藩

曾國藩日記中說自己寫了3000餘副對聯,但可惜沒有結集。許銘彝集曾國藩、左宗棠聯合為《曾左聯語合鈔》,其中曾國藩《求闕齋聯語》共120餘副。民國時盧述度的《六家聯語合鈔》影響較大,但僅收曾國藩對聯不足100副。曾國藩之女曾紀芬整理了《曾文正公聯語選錄》一書,收聯110餘副,考證較為謹慎。以上三個版本所收之聯各有出入,當代江伯怡在其基礎之上整理的《曾國藩聯集》共收聯170餘副,應該是目前較為完備的曾國藩聯集。曾國藩擅以文法入聯,雄深雅健,開湖湘一派之風,其影響深遠又及江南地區的吳汝綸、範當世等人。


挽溫甫弟

歸去來兮,夜月樓台花萼影;

行不得也,楚天風雨鷓鴣聲。


左宗棠

左宗棠無聯集,《曾左聯語合鈔》中《盾鼻餘瀋聯語》收聯70餘副,其餘散見各種墨跡、筆記之中,當代唐意誠整理了《左宗棠聯集》共180餘副。左宗棠聯語多有一種雄豪之氣,讀其聯想見其人,雖渾厚不如曾文正,但雄姿英發則猶有過之。


挽林文忠公

附公者不皆君子,間公者必是小人,憂國如家,二百餘年遺直在;

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出師未捷,八千裏路大星頹。


王闓運

王闓運門人集其對聯410餘副為《湘綺樓聯語》,收入《湘綺樓全集》之中,以哀挽、投贈兩種為多。王闓運對聯善於用典,氣象沉穩,以雅正為體。其詩學漢魏六朝,與曾國藩主張各異,但對聯風格卻比較接近。


挽曾文正滌生

平生以霍子孟、張叔大自期,異代不同功,戡定僅傳方麵略;

經學在紀河間、阮儀征之上,致身何太早,龍蛇遺憾禮堂書。


李篁仙

李篁仙對聯由其族人李天民、李金森收集、整理為《天影庵聯語》,共180餘副,挽聯占絕大多數。李篁仙繼承發揚了以曾國藩、王闓運為代表的湖湘一派聯風,但他的對聯每每在雅正之外生出一種飄逸神俊的變化。


挽汪玉笙同年

人如黃菊凋殘,會中酒神寒,秋黯園林病司馬;

我亦青蓮搖落,念解衣情重,春沉潭水哭汪倫。


吳恭亨

吳恭亨以《對聯話》久享大名,此書收錄吳恭亨自己的作品500餘副,吳恭亨另有聯集名為《悔晦堂對聯》,此書多次刊刻,對聯數量也不斷增加,最後大約有1000餘副。吳恭亨的對聯因為讀者所見多是《對聯話》裏所記,數量既多,又沒怎麼揀選,所以整體印象覺得一般。實際吳恭亨對聯極有風格,每每能從題外有所發揮,寄托情感於時代與社會之中,其行聯技巧也非常純熟。無論是對聯數量、題材,還是創作理念、水平,吳恭亨都不愧為有清一代頂尖的對聯大家。


澧浦樓

九澧此樓,點綴以洗墨池、囊螢台,更一部弦誦聲,大庇有萬千間廣廈;

四郊多壘,經過了龍蛇戰、蟲沙劫,剩再來笠屐影,快登看八百裏洞庭。


田金楠

田金楠為吳恭亨摯友,其人名氣不大,其聯多載於《對聯話》,共100餘副。田金楠有《半有堂文集》,其中有《半有堂聯語》四卷,推算其數量大約也有幾百副之多,可惜此書未能見到。田金楠聯風與吳恭亨相似,但是更為穩厚典雅一些。


挽蔣翊武(田金楠)

行列潛身,上將榮身,招討殺身,命耶非歟?天胡為顛倒英雄若此;

武昌革命,洮陽亡命,麓山歸命,死者已矣,人將奈飄搖民國如何。


吳熙

吳熙對聯由門人集為《綺霞江館聯語偶存》,收聯150餘副,之後又有《綺霞江館聯語續存》《綺霞江館聯語再續存》,共收聯近100副,總計對聯240餘副,主要為挽聯。吳熙對聯沉著雅切,也是湖湘對聯的代表人物。


挽林舸臣 

曼倩好詼諧,將人間萬事,都看作野馬塵埃,老病關心惟藥裹;

逋仙真灑落,有湖上孤山,早隔絕腥膻世界,浮生一夢付梅花。


吳獬

吳獬對聯由其門人整理為《不易心堂聯集》,共170餘副。吳獬對聯多有散佚,其孫吳繼剛參校他書,補遺60餘副,共計240餘副,合為《吳獬對聯集》。吳獬對聯不拘一格,有時奇思妙想,有時用俗語入聯,但都不脫雅正之路,後世談創新者可以取法其中。


黃鶴樓

有所愁便寫,無可道便罷休,君若問神仙,試想像崔李本事;

一自下故深,百能容故博大,客來望江漢,長殷勤官胡替人。


彭玉麟

彭玉麟對聯流傳甚廣,可惜自己沒有整理,後世也沒有較為詳備的聯集。嶽麓書社的《彭玉麟集》收彭玉麟對聯近100副,可惜疏於考辨,其中有些張冠李戴之作,也有一些錯訛,還有一些對聯並未收錄其中。彭玉麟對聯兼具文士風流和武將肝膽,有氣雄萬夫之慷慨,所以雖然聯集版本狀況不佳,但也非常值得一觀。


題西湖平湖秋月亭

憑樓看雲影波光,最好是紅蓼花疏、白蘋秋老;

把酒對瓊樓玉宇,莫辜負天心月到、水麵風來。


範當世

範當世自選聯集成冊,民國時曹文麟向範當世後嗣借閱,從中摘選91餘副加以簡注,集為《範伯子連語注》,範當世自著對聯集反而無法見到。王錫韓編輯《蜷學廬聯話》,其中有範當世對聯50餘副,不全出於曹文麟摘選之列。當代孫建集納眾長、詳加考證,整理了《範伯子連語曹注新箋》,此書尚未出版,但我有幸讀到了一部分內容,是非常翔實的資料。範當世對聯兼取詩語、文法,時有龍擲虎跳之精神,迥出時人。


挽姚代耕

峽江後六世,君與北流最賢,淪落可傷,八口蓬飛在南北;

中泠第一泉,我從東閣乞得,死生太易,一場茗罷各西東。


周家祿

周家祿聯集收在《壽愷堂集》補編中,共100餘副,由其子周坦刊印。周家祿對聯溫醇清雅,多以詩家筆法入聯,但也不避文句,縱橫捭闔。


挽黃叔梅世泰

立馬問長安,溯太行山色,屈律河聲,倦鳥歸來,落日酒痕猶在袂;

飛龍誤方藥,歎玉樹凋霜,黃楊厄閏,哀猿啼斷,秋風塵淚忽沾衣。


張謇

張謇之子張孝若整理張謇的文集,編為《張季子九錄》,其中對聯收在“外錄”中,共400餘副。《張謇全集》中增補了張謇日記中的對聯,共700餘副。當代瞿煥忠又在此基礎上收集張謇墨跡,編為《張謇張謇對聯注譯》一書,共收聯1000餘副,此書我沒有見到。張謇晚年投身教育,為了籌集資金經常給他人撰寫對聯,張孝若所輯應該是經過了一些篩選。從文學價值而言,張謇的一些應酬對聯多有隨手之作,求全反而不如求精。張謇對聯擅用文句,虛字的使用尤其出神入化。從傳承而言,一方麵張謇是薛時雨的弟子,另一方麵又深受桐城古文影響,從他的對聯中多少也能看出一些淵源。


題通海墾牧公司慕疇堂

莊周以至人自居,乃謂遊逍遙之墟,食苟簡之田,立不貸之圃;

韓愈為天下所笑,猶將求國家之事,耕寬閑之野,釣寂寞之濱。


吳汝綸

吳汝綸聯集收入《桐城吳先生全書》,是其家刻本,在詩集最後附有聯語,共100餘副。吳汝綸是桐城古文大家,其聯也有桐城文法,雄深雅健,以骨力取勝。


題金陵湖廣會館

泛洞庭湖八百裏秋波,掛席來遊,三楚風濤攜袖底;

邀太白樓一千年明月,憑欄遠眺,六朝煙景落樽前。


趙藩

趙藩的弟子將他的對聯編輯為《介庵楹句輯抄》一書,收聯100餘副,其弟子趙式銘又輯成《介庵楹句輯抄》續編一書,收聯300餘副,後人將二書合為《介庵楹句正續合抄》刊刻,共計500餘副對聯,其中有近百副為集句聯。趙藩的對聯平實淺近,時常寄思辨於其中,往往能較好地照顧實用方麵。


成都諸葛武侯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梁章钜

梁章钜的《楹聯叢話》是最重要的對聯著作之一,可惜他沒有將自己的對聯結集,大多散落在《楹聯叢話》以及後麵的“續話”“三話”“四話”等書之中,共100餘副,或許還有他人的筆記以及梁章钜的墨跡等零星流傳了一些,還有待後人繼續挖掘。梁章钜論聯首重雅切,他自己的對聯也頗能踐行。對聯風格因時代變遷是逐漸有變化的,從梁章钜的對聯以及梁章钜與吳恭亨的對聯評論傾向差別就能看出一些脈絡。


題蘭州五泉山崇慶寺聯

佛地本無邊,看排闥層層,紫塞千峰平檻立; 

清泉能不濁?笑出山滾滾,黃河九曲抱城來。


胡君複

胡君複的《古今聯語彙選》是近現代對聯收集整理的集大成者,他自己的對聯多散見其間,吳恭亨的《對聯話》中也有一些摘抄,共200餘副,但其中還包括100餘副文學價值不高的遊戲之作。胡君複的對聯特重變化,既有不拘一格的自由技法,也有天馬行空的浪漫想象。


寄題梅園

昔我來時花未開,今日花時我未來,也算神交,難道是前生緣法;

搔首問天天不語,低頭問花花笑汝,別無好句,那許做大地閑人。


林則徐

林則徐的對聯在清代民國沒有結集,建國後由薩嘉榘編成《林則徐聯句類集》一書,共100餘副。當代李文鄭、劉福鑄均在此基礎上廣為收集補遺,編成《林則徐楹聯輯注》《林則徐聯集》,以後者更為豐富,共收聯500餘副。林則徐對聯典雅內斂,不以炫技為能,而能體格端莊、情韻不匱。


蘇州定慧寺聯

嶺海答傳書,七百年佛地因緣,不僅高樓鄰白傅;

岷峨回遠夢,四千裏仙蹤遊戲,尚留名刹配黃州。


張之洞

張之洞沒有聯集傳世,但他妝點山河、酬應人事,所撰聯語不在少數。當代潘洪斌從文集、墨跡、聯話中輯出200餘副,編成《張之洞聯語輯注》一書。此書尚未刊行,而我有幸得見,其中有一些存疑之作,也能一一考辨,不使魚目混珠。張之洞的對聯代表了清代名臣的一流水準,其中記人記事的史料之功也不可忽視。


武漢黃鶴樓

江漢美中興,願諸君努力匡時,莫但賞樓頭風月;

輶軒訪文獻,記早歲放懷遊覽,曾飽看春暮煙花。


李漁

李漁有《笠翁一家言全集》,有“聯”一卷,收200餘副。李漁是明末清初時人,其時對聯技法尚未成熟,李漁的對聯也未脫清言小品習氣。但是他也有許多清雅溫醇之作,而且作為那個時候結聯成集更是難能可貴。讀李漁的聯可以感受閑適的風格,也可以從更靠近源頭的地方尋找對聯的本真麵目。


廬山簡寂觀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該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世間好語佛說盡,誰識得五千妙論,出我仙師。


鄭夑

鄭夑對聯多散見筆記之中,當代黨明放曾編輯《鄭板橋對聯賞析》一書,收聯170餘副,但其中也未免有些張冠李戴的作品未加深考。鄭夑對聯未出五七言舊習,但是奇思妙語在方寸之地輾轉騰挪,極見手段。當代對聯越寫越長是一個弊病,回歸簡約可以從鄭夑的對聯中尋找一些靈感。


真州江上茶肆

山光撲麵因朝雨;

江水回頭為晚潮。


李彥章

李彥章的對聯由弟子編為《榕園楹帖》一書,共200餘副,《楹聯叢話》《對聯話》等書之中也多有記載。李彥章是清代對聯成熟之後又未至巔峰階段的代表人物,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其聯多用文句,在當時而言還是很有特色的。


實用齋

以禹貢治河,以春秋折獄,以三百五篇為諫書,考古證今,致用要關天下事;

知聖賢源流,知民物利病,知四千餘年之得失,先憂後樂,存心須在秀才時。


當然,對聯的名家還有很多,比如孫髯、紀昀、彭元瑞、袁枚、梁同書、黃體芳、顧複初、金安清、陳逢元、何紹基等人,但正如前所述,這些名家的作品缺乏嚴謹的整理,或傳世數量不多,作為聯集研究而言,多少缺少一點分量。另一方麵,還有大量有對聯集傳世的聯家,其對聯水平和名望又不足以和上述名家相比,這些都可以作為“第二梯隊”暫緩一些。當然,這隻是我的一孔之見,免不了有所偏狹和疏漏,還望各位多提意見。對聯家、對聯集的發掘和整理不是靠一兩個人能夠完成的,還望各位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將對聯研究這個近乎空白又頭等重要的區域填補起來。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清代名家清聯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