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從容中道 以樂正心 ——王褒《洞簫賦》析要兼談古代樂論

從容中道 以樂正心 ——王褒《洞簫賦》析要兼談古代樂論

2020-08-16 23:51:35李牧童青青導讀對聯雜誌 0條評論

王褒 字子淵,是漢代的辭賦名家,主要活躍在宣帝時期,與後來的揚雄(字子雲)同為四川人,並稱“淵雲”。他的人生開場秀,是小試牛刀的應邀為益州刺史王襄寫了一些歌功頌聖的馬屁詩,這些詩被有意編成歌來傳唱,最終傳到了宣帝耳朵裏,正中其下懷。於是,王褒也順理成章地被刺史舉薦給了宣帝,並應詔寫了一篇《聖主得賢臣頌》,表達了“聖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的觀點,算是把之前拍的馬屁又係統化、理論化了一下,變成了升級版。自此後,他當上了禦用文人,成為了職業拍馬者,但有遊獵,輒為歌頌。後來他奉命陪侍身體抱恙而健忘的太子,並早晚誦讀一些奇文和自己的作品,居然幫助太子把病給治好了,並讓太子從此對他的《甘泉賦》和《洞簫賦》情有獨鍾,念念不忘。有這麼可圈可點的幾件事,王褒自然在青史和皇帝心目中擁有了一席之地,以至於他病逝在奉使去益州祭祀的路上後,宣帝還深表惋惜。

盡管在王褒之前,已有人在進行文學創作時涉及過音樂類的題材,比如枚乘就在《七發》中寫過古琴,有資料顯示他寫過《笙賦》(已佚亡,一說《琴賦》,或即《七發》中之片段,有爭議),但《洞簫賦》應該算得上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獨立成篇的音樂賦,它引發了後人對一個賦類的創作。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洞簫,不是後世的單管簫,而是不封底的排簫。賦文從洞簫的製作材料竹子及其成長環境說起,講到製作工藝、演奏技藝,再講到藝術魅力和道德感化,最後總結陳詞,整個結構非常巧妙和完整。在講竹子的成長環境時,既有所傍山體跌宕起伏的氣勢;也有天地四時陽光雨露的滋潤,所謂“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更有寡鶴、春禽、秋蜩與玄猿等與洞簫音質相應的飛禽走獸的蹤跡與影響。這竹子也真是吸足了天地間的精華靈氣,天籟與地籟共同造就影響了人籟簫聲的根性,三籟貫通,合而為一。    


有了上等的原材料,“於是般匠施巧,夔妃準法。帶以象牙,掍其會合”,能工巧匠負責製作,樂界大神負責正音,無論是外形裝飾,還是音色音準,都是極品,無可挑剔。一句“鄰菌繚糾,羅鱗捷獵”正好印證了這洞簫就是排簫無疑。至於演奏者,則是專業的盲人樂師,“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體勢,暗於白黑之貌形。憤伊鬱而酷,湣眸子之喪精。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洞簫的音色深沉悠遠,最適合寄托悲思綿愁,而盲人演奏者更能專心致誌,且自帶憂愁特質,兩者搭配,相得益彰。不得不說,王褒寫洞簫,正是認準了它“悲”的音色特質。


那麼,演奏效果如何呢?作者綜合運用了襯托、誇張、比喻、擬人、通感等多種修辭手法,對此作了極力的鋪陳渲染。聽巨音則“若慈父之畜子”,聽妙聲則“若孝子之事父”“澎濞慷慨,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聽一曲音樂,就能想到父慈子孝之類的,這分明是受到儒家禮樂思想的熏陶啊!更生動的還在後麵:“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剛毅強虣反仁恩兮,嘽唌逸豫戒其失。鍾期牙曠悵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為其氣。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浸淫叔子遠其類。嚚頑朱均惕複惠兮,桀蹠鬻博儡以頓顇。”這簫聲的感化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能讓貪財者變得清廉,殘暴者放下怨恨,強橫者心生仁義,讓鍾子期、伯牙、師襄、嚴春這樣的古代音樂高手都自歎弗如,讓顏叔子這樣意誌堅定者動心,讓丹朱、商均、夏桀、盜蹠這類人改性,這得有多高深的藝術造詣和功力才行!更有甚者,連動物也在感召範圍之內,“蟋蟀蚸蠖,蚑行喘息。螻蟻蝘蜒,蠅蠅翊翊。遷延徙迤,魚瞰雞睨。垂喙䖤轉,瞪瞢忘食”,這一段畫麵感非常強,且不失詼諧,特別適合腦補,想象力如此豐富,不服不行!


這種修辭手法並非王褒首創和獨有,在他之前、之後都有不少文人運用過。比如宋玉的《神女賦》中描述神女時寫道:“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障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麵,比之無色。”枚乘《七發》中渲染古琴的效果時寫道:“飛鳥聞之,翕翼而不能去;野獸聞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螻蟻聞之,拄喙而不能前。”漢樂府《陌上桑》中形容羅敷之美時寫道:“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三國阮瑀的《箏賦》中說:“伯牙能琴,於茲為朦。皦懌翕純,庶配其蹤;延年新聲,豈此能同;陳惠李文,曷能是逢。”魏晉成公綏的《嘯賦》雲:“於時綿駒結舌而喪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輟聲而止歌,寧子檢手而歎息。鍾期棄琴而改聽,孔父忘味而不食。百獸率舞而抃足,鳳皇來儀而拊翼。”再後來如唐李白的《大鵬賦》、舒元輿的《牡丹賦》,乃至曹雪芹筆下的《芙蓉女兒誄》中,都有這種句子,不勝枚舉。綜合來看,王褒《洞簫賦》的謀篇布局,顯然受到了枚乘《七發》中音樂片段的影響,簡直是如出一轍。

猜您喜歡

相關閱讀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洞簫賦王褒樂論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