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含詩、聯、詞、賦、散曲),除了要求其文字清晰流暢之外,還要求語言優美。如何選擇精彩事物,進行細致生動的描繪和刻畫,就要掌握文學的語言技巧,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隨時隨處調動各種優美的詞彙組成新的架(嫁)構,從而將作品善臻到極至。
——比擬,這株語言藝術奇葩將給你在文學的道路上安插上豐滿的羽翼,讓你飛達至理想的彼岸。
比擬是以人的聯想為基礎,通過人或物、物和物之間的不同屬性轉嫁而構成的修辭方式叫比擬。比擬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甲物擬作乙物,亦或把乙物擬作甲物,具有思想的靈動性或跳躍性,使文學的作者和讀者產生或展開想象的翅翼,引領或捕捉它的意境,從而,通過文字的切換,達到感情性格的轉嫁與升華。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以下舉幾個常見的範例供參考。
一:感情性格的轉嫁(把人的感情性格轉嫁到其物身上)
例如①:“父母之愛,是一杯酒,越陳越濃;是一杯茶,淡淡芳香,沁人肺腑。”(見楊旭《翰河春水•初為人父》篇)讓你們看看初為人父的作者,是如何把父母之愛比作越陳越濃的酒和淡淡芳香、沁人肺腑之茶的,看其短短24個字之描述是何等的恰切和精準啊!
二:把物的感情轉嫁到另一物身上。
例②:“酒桌上的氣氛,如同一壺沸騰的茶水,熱氣騰騰。”(見楊旭《翰河春水•幹杯》篇),通過沸騰的、熱氣蒸蒸的茶水準確而生動地形容酒桌上的氣氛,豈止隻是別開生麵的形容。把個年終工廠同事們彙餐的那種把酒言歡、開懷暢飲之狀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
三:把物的感情轉嫁到人身上。
例③:“當我走近散文時,便深深地愛上了她,如同小夥子愛上了漂亮姑娘,在散文裏傾吐我的心曲和情愫,讓平淡的日子豐富多彩起來。”(見楊旭《翰河春水•後記》篇)直把個“散文”之物象比擬成漂亮的大姑娘,是多麼的貼切和形象啊!
四:靜止物和活動物之間的不同屬性轉嫁關係。
例④:最近兩天聯都網站的網友,朱瑉輝先生的出句:“白雲臥底魚群裏;”我的對句是:“黑狗遁形鴉影中。”初看是不是胡扯呀?白雲在天上怎麼會臥底魚群裏呢?錯!是因為水清,白雲才會反射、映照在水裏呀,人的視覺看到白雲跟魚在一起互動,不是臥底是幹嘛呢?那麼黑狗又怎麼會遁形在鴉影中呢?因為烏鴉本身是黑的,加之影子也是黑的,一群群的烏鴉在飛行中太陽照下來的黑影與黑狗的顏色又混淆在一起,豈不是遁形嗎?
五:自然物與植物及其它的轉嫁關係。
例⑤: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把書比擬成營養品)高爾基也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把書比擬成攀登的階梯)牛頓也曾經把書喻為“巨人的肩膀”。並說他的許多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到的。”本人前幾天的拙作《君山賞荷》聯,“漣漪將笑靨擴張;翠柳把童顏編織。”在自對中我將人的某個部位即笑靨和童顏,也輕鬆地與漣漪和翠柳嫁接上了,還算是入絲入扣,入情入理吧,這種轉嫁能否算是鮮活成功的對接呢?
六:把植物擬人。
例⑥:高粱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悄悄地把周圍的道路觀察;向日葵搖著頭微笑著,望不盡太陽起處的紅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蒼綠的葉子撫摸著快熟的莊稼;密集的蘆葦,細心地護衛著腳下偷偷開放的野花。(見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篇),他把高粱比擬成戴紅領巾小朋友,將向日葵的微笑,也徹底擬人化了,至於垂柳的撫摸、蘆葦的細心護衛,無不賜與它們鮮活的生命。
七:把人比擬動物。
例⑦:他象猴子一樣靈活(將人擬猴)。她象一隻百靈鳥(將人擬鳥)。他被激怒了,簡直就象一頭咆哮的獅子(將人擬獅)。
八:把人比擬成物件。
例⑧:魯迅先生描寫一個幹瘦老女人站著的姿態:“正象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請您細看看這種比擬實在是太生動,太形象了!(將人擬圓規)。
九:把人比擬成植物。
例⑨:她好似水中的荷花,岀汙泥而不染(將人擬荷花)。他好比蒼鬆翠柏,萬古長青(將人擬鬆柏)。
十:把人比擬成花卉。
例⑩(以下比擬均簡略):她溫婉如蘭花;熱情如紅玫瑰,高雅如矢車菊,夢幻如薰衣草,潑辣如朝天椒,純潔如玲蘭,聖吉如百合,倔強如小草,漂泊如蒲公英,開朗如向日葵……。
總之,美麗的詞彙,俯拾皆是。隻要你善於觀察生活,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詞泉,浸潤你的詩囊,豐富你的文彩。使你在文學創作的路上詩情澎湃、如虎添翼。
相信下一個文學巨匠,就在你的文學園裏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