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瞧
一日,白雲散人來訪,談起清明時他回鄉掃墓,鄉中老街菜場設在橋上,於是就有一友人出一上聯曰:“橋上瞧,瞧肉瞧魚瞧豆腐”。我覺得“橋上瞧”有趣,但後麵三瞧還可以增強點難度,不妨改為:橋上瞧,瞧南瞧北瞧東西。作為下聯求上聯。“南、北、東、西”同是方位詞,而“東西”在這裏又可不作方位詞,是指物(肉、魚、豆腐……等)。白雲也讚同,便試著尋找對句。他沿思路找到了博物館,即成句:館中管,管古管今管上下;管,即管理文物,可成立。“古、今、上、下”也可並列,但“上下”不能另用,欠妥。我也尋了一句:槳邊講,講少講多講好歹;“好歹”雖能另用,但“槳”作為物,用得很勉強,欠妥。晚餐時我突然想起舊時官老爺坐的轎子,便得來一句:轎中叫,叫後叫前叫左右;有權有勢的人坐在轎中叫喚隨從等是常事,“轎中叫”可成立。“前、後、左、右”同是方位詞,而“左右”又可不作為方位詞,是指人(隨從人等的通稱),可與下聯的“東西”相對(人對物)。白雲點頭認可。
居士與散人
白雲散人在黃山頭得山樓作客,迷戀黃山虎水,每日出遊,探幽訪勝,賞竹聽鬆。晚歸,與得山樓主人得山樓居士在書齋吟詩聯對,舞筆弄墨,十分愜意。不覺半月已過,散人欲告辭而又不舍,再盤桓數日。一天,書一上聯於案上,乃出。得山樓主人發現聯稿,取之一觀,知是一出句。
黃山意,虎水情,鬆竹柏樟菊韻。似離不離,欲舍難舍,無奈何,雲飄人散終該去。
得山樓居士看後,明白客人去留難定,正年關逼近,不去又欠妥。尾句“雲飄人散”藏有“白雲散人”之意,可謂巧也。得山樓居士略思之,遂提筆對上下句:
筆管靈,書窗趣,詩詞歌賦墨魂。如適當適,能留則留,切須記,樓在士居再應來。
尾句藏有得山樓居士之意,並說得山樓長期在這裏,主人也長期居住在此,歡迎你再來作客。
白雲散人晚歸,發現主人對的下聯,知有送客之意,忙打點行裝,翌日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