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付於藝同誌送來《詩聯作品選集》一書,囑我寫篇前言。我知道,這是好事更是難事。但想起當時我忝任《洞庭詩詞》主編,付老即為編委,共事多年,他下問求序,我卻之不恭。同時,為講課作準備,我近來正重讀一些《詩話》、《詞話》,為付老詩聯作品寫點讀後感之類,不是恰好也可邊學邊用麼?
(明)方以智《通雅詩說》中有一段話:“煉字如壁龍點睛,煉句如蟲蛀印文,煉意如山川出雲。極工巧,極天然,極渾成,極生動。出點金之手眼,其樂何如?”他認為煉字、煉句、煉意,運用得巧妙自然生動,就象點鐵成金的高手,寫詩是多麼快樂嗬!對這段話,我十分欣賞十分認同。於是,讀著付老詩聯作品,也就以此寫點文字了。
一、煉意天然渾成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以境界為最上。”“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境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詞如此,詩聯亦然。讀付老作品,善於煉意,寫出真情性真感悟,如山川出雲天然渾成。
《嶽陽樓寄慨》:“但願當今公仆輩,登樓無愧對希文。”此中意境,在公仆情懷,在先憂後樂,在民生至上,在民生為本,一句“無愧對希文”,令當今或登樓者或讀《嶽陽樓記》者人人警醒。《山村速寫》:“稚童戲學爹媽俏,捏個泥坨當手機。”此中意境,有山村新變化,有村民新時尚,有手機新事物,有稚童新野趣。一個泥坨,反映出新時代新農村,非再三煉意而難為!
《題嶽陽尚書山公園》聯:“五裏風光,鍾雲夢湖天靈氣;三公德政,展巴陵士子宏才。”明禮部尚書顏頤壽、戶部尚書方鈍、工部尚書謝登之,都係嶽陽人,都業績官聲俱佳,都被安葬在南湖邊,人稱“五裏三尚書”。此聯以“五裏風光;三公德政”,提煉出地靈人傑境界,讚譽之情自豪之感溢於言表。《題傘店》聯:“順手撐開,不怕驕陽噴火;逆風挺進,何愁大雨傾盆。”此聯意境工巧生動,既是說傘,更是說人;既是說傘遮陽蔽雨其物可用,更是說人一往無前其誌可嘉。
二、煉句咬文嚼字
詩句是詞語的有效組合,煉句就是要如蟲蛀印文,咬文嚼字,善於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把握多種句式變化,對語言精加工。(清)袁枚《隨園詩話》很重視煉句,他說:“詩有有篇無句者,恰無佳句令人傳誦。一欠天分,一欠工夫。必也有篇有句,方稱名手。”讀付老作品,詩詞對聯篇中,時不乏佳句,頗見提煉功力。
如:《登大雲山》“雲湧通天道,山鳴出穀泉”句,《鐵山水庫》“浪偎芳島翩翩舞,山瀉甘泉歡快吟”句,描寫我們嶽陽名山水庫的雲水勝景,很生動,很精到,很有特色。並且,也很強烈地反映出熱愛家鄉讚美家鄉的真情實感。《山村赴約》“遠見兒童門外望,鵲聲先我到農家”,上句寫好友邀客,隻待早臨,命小孩門外遠望,這友情就寫得很濃了。尤下句,用鵲聲報喜典故,更渲染友情氣氛,自然親近,讀之動心。
又如《題五祖寺聖母殿》下聯:“禪機原可悟,去邪念,始近真禪”,言去邪、悟機,才可修禪,此句聯語即為禪語。《遊漓江象鼻山即興》上聯:“象從何處遊來,覓勝尋幽,萬水千山惟戀此”,寫象自仙境遊來,走遍萬水千山,惟見漓江幽靜,才戀此長駐。此句將奇景情感化、人性化、生活化,堪可傳誦。《題嶽陽市首屆老年風采大賽》:“晚歲樂清時,精神秋月;餘輝騰異彩,風韻春花”。一句“精神秋月”,一句“風韻春花”,將老年人的第二青春形容得鮮豔奪目、心潮澎湃,既出新又時尚。
三、煉字畫龍點睛
煉字,就是根據意境和語句的需要,精心挑選最準確、最生動、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詞,來表達事物和情感。
(宋)蘇東坡《次韻吳傳正枯木歌》有雲:“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明)袁宏道《與伯修書》也有雲:“詩腸大寬,詩眼大闊。”於是,後人將一首詩詞中最精煉最傳神的某個字,稱之為詩眼,並強調“以一字為工”,猶如畫龍點睛之筆。讀付老詩詞對聯作品,也能發現他時有煉字之功,且是長年精心創作之效。
如:《五尖山》“我欲裁峰成利劍,翦除邪惡靖人間”,其中“裁”字;《春日郊遊》“偷閑信步洞庭濱,疑是桃源夢裏行”,其中“夢”字;《故園鬆》“曾棲荒野投疏影,今繞群樓聳翠叢”,其中“投”字,“聳”字;《浪淘沙.病中吟》“寒流肆意擾春宵”,其中“擾”字;……;雖僅一字,但都使全首意境皆出,情感皆發,力度皆顯,雅趣皆濃,達到了煉字所預期的效果。 又如:《題洞庭湖大橋》“大澤吐長虹”,其中“吐”字;《采風幕阜山》“詩步畫圖吟”,其中“步”字;《騎自行車》“沿路灑清風,小小車輪追日月;周身添活力,錚錚鐵腿縮乾坤”其中“灑”字,“追”字,“添”字,“縮”字;……這裏都是動詞。用在聯語中,有生動之趣,有自然之狀,有畫圖之形,有動態之美,有喜悅之情,有力度之感,確實是突現眼目。
當然,讀付老作品選集,也略嫌不足。尤其是詩詞作品,詩多詞少,詞作太少;詩也是七言多,五言太少;使得體製單一、風格單一。個別作品,形象化思維,比、興二法運用,還有可提升空間。因編刊十幾年,造成了有感即發的習慣。好在付老知我,說得不妥望諒之。
記得早幾年,付老向我求印,我遵囑特篆“神飛”閑章一枚。今讀他詩詞對聯,恰合神思飛馳、神采飛揚之意。
更,欣聞付老年過九旬,體健神閑。斯人未老,詩聯俱老,其樂何如!
2020年6月2日於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