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楹聯人生】父親與楹聯

【楹聯人生】父親與楹聯

2020-06-04 23:12:33譚秀慧天下茶鄉 0條評論

時過不候,寒冬已隨舊歲去;

機遇可再,暖春正伴新年來。

這是今年春節貼在我家大門上父親撰寫的春聯。乍一看這副對聯毫無新意,更沒什麼特別之處,不過老生常談而已。父親看到我一臉茫然,解釋說:過了大年三十,丙申猴年就象翻書一樣過去了,一切不好的黴運、晦氣也伴隨舊歲逝去,即謂“時過不候(猴)”。今年是丁酉雞年,“機(雞)遇可再”,新的一年從即時開始,雖然曾經失去過很多機遇,但祈願還有更好的機遇再次出現。經父親這麼一解釋,感覺這副春聯確實還有那麼些意思。

去年(猴年)的春聯,父親是這麼寫的:

歲在丙申,喜含猴年馬月吉兆;

民處盛世,更有鶯歌燕舞勝景。

父親一直認為自己走背字運,嘿!終於趕上個“猴年馬月”的年份,希冀能交上好運,也鶯歌燕舞一回。

父親時常喟歎自已是個頂頂沒有出息的人,說是 “命途多舛,時運不濟”,心裏挺不服氣,覺得自己至少也應算是半個文化人——我家祖上十多代都是讀書人,而父親卻隻讀了初中便做了地地道道“修理地球”的人。至於寫字和擬對聯,那都是受到了爺爺的影響。

爺爺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兼具魏碑和唐楷的古拙和法度,恢宏、大氣,用父親的話那叫升華為“譚體”了。父親對爺爺的字更是欽慕得不得了,每每說如單以寫字而論定不輸當今書壇所謂大師,隻不過爺爺一個普通百姓,沒有那些虛頭巴腦的頭銜和名氣而已。

父親評價其自己的字,卻常常自謙說比爺爺的字相差何止十萬八千裏。但我覺得父親的字雖不如爺爺的恣肆豪邁,但也不泛靈秀之氣,頗具另一種美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年年關將近,整個屋場七八十戶的鄉親們都要請爺爺幫忙寫對聯。寫對子時得有人牽引紙張才行,這個牽對的任務大多都落到了父親手上,爺爺寫父親牽,年複一年;平時屋場裏人家有個什麼婚喪嫁娶紅白喜事也時興貼個應景的對聯,如此耳濡目染之下,父親自自然然產生了興趣和“創作”的衝動。

父親第一次“創作”對聯,是在爺爺遇到一個比較為難的場合。那是屋場裏一位輩份最高的老者,拿了紅紙請爺爺幫他擬寫一副門聯。時值他家的老伴做壽、兒子完婚、新居進夥三件喜事並在一起,並且特別要求在對聯中一定要同時交待清楚。以使前來喝喜酒的親朋們明白有這麼個三合一的大喜事,喝喜酒時可不能含含糊糊隻封一個禮。爺爺麵對老者這檔子要求,好一會也沒琢磨出個滿意的對聯,直埋怨這老者出了個難題。一旁的父親小聲向爺爺說,對聯不妨就照直陳述。爺爺略帶慍色地問:“怎麼個照直陳述法?”父親便說:

壽婚新遷,三喜共設一宴;

戚朋鄰裏,四座多飲幾杯。

爺爺雖然覺得父親這副對聯過於直白而無風韻才情可言,但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也算是勉強救了個場,隻好將就寫上了。

有了第一次嚐試,第二次作聯就成熟了許多。這一次是爺爺外出未歸,屋場裏有戶人家新居進夥,卻直捱到將要擺酒席了還未貼對聯,那人家著急得隻好請父親來寫。一來這戶人家為人極好,父親對他們非常敬重;二來父親覺得難得有這麼個機會一試身手,於是乎胸中文思自然噴湧而出,隻略一思忖,便舉筆寫下:

幾度綢繆、幾番辛勞、掙得三間容膝居;

一腔赤誠、一席薄宴、難酬四座鼎力情。

寫時一揮而就,而寫完心中卻對自己的水平猶疑起來,不知爺爺要如何評價。沒想到爺爺辦完事回村看到父親寫的這副對聯稱讚有加,說聯、字俱佳,父親心裏這才一塊石頭落了地。

1998年對我家來說是悲喜交加的一年。我家十數代人丁不旺,爺爺雖說有四兄弟,但三位伯祖父都早早亡故且無後人,隻剩爺爺育有父親和叔父。那年弟弟的出生為這個封建傳統思想濃鬱的家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添了一個寶貝金孫,爺爺別提有多高興了。但這份喜悅卻僅持續了兩個月,爺爺就突然發病隻半日便離開了人世。想來爺爺是長久以來因窘急無助終致憂鬱而終,父親沉痛揮毫寫下:

錦胸滔滔、能文能武堪稱好身手;

鐵骨錚錚、敢笑敢罵無愧大丈夫。

父親親手把這副挽聯掛在挽帳上,算是對爺爺一生的最高評價。在大門上則是一副長聯:

痛吾父匆匆西去,臨終囑咐已不能,教兒等怎生是好;

幸我輩濟濟東來,異日秉承定無悔,願父靈在天得慰。

爺爺突然過世,未能有半句交代,給了父親一個措手不及。而這年嬸嬸也懷有身孕,且父親、叔叔都正當壯年,所以父親在聯句裏說“幸我輩濟濟東來”,從聯句的字裏行間可以看出父親要繼承爺爺遺誌的豪情,即便萬難也將無怨無悔、砥礪前行。

爺爺的突然離世,辦廠失敗的巨額債務便有待分配。那時父親尚年輕,為不使債權人債權落空,父親獨自主動到銀信部門且其他債權人處更換爺爺所有借據。奈何世態炎涼,父親背負巨債之下,再也無處籌措資金,東山再起無望,一日比一日艱難,因而常常把這些對未來的期盼寫進對聯。

屋場譚氏祠堂重修慶典,父親作聯:

祖宗源來上古,蒼蒼茫茫曆經風雨;

兒孫棲身盛世,浩浩蕩蕩沐浴陽光。

我們村村民委員會新址落成典禮,父親書聯雲:

親民愛民謀利要為村民;

良心善心辦事須憑公心,

橫額:民心可貴。

舅舅那年成親,父親為之作聯:

湘東湘西千裏締良緣,祈婚姻幸福美滿;

舍南舍北群山皆嘉木,蘊泉溪源遠流長。

這副對聯舅舅頗為稱道,我們地處湘東,舅母家在湘西,可稱千裏良緣;舅舅家在大山裏,四麵群山環抱,林木茂密,溪流淙淙,乃湘江最大支流洣水的發源地之一,也暗喻舅舅今後子孫發祥,如江流不絕,似瓜瓞延綿。

對聯是我國漢語獨有的文學形式,雖說父來沒有什麼文字功底,創作這些個對聯雖然樸實無華且略顯生澀,但對比起如今人們為圖省事購買的印刷聯而言,才更有生活韻味和情趣。如若百門千門同聯,了無新意,且多為大賺錢大發財之類題材,俗不可耐,豈不有愧於對聯這種傳統文化藝術乎?

其實楹聯這種藝術形式,創作者或有感而發,或歌頌時代,或抒懷言誌,或描繪風景,謳歌真善美,針砭假醜惡,皆無不可。若是依了“工業製造”批量生產,反倒喪失了其思想內涵和魂靈;對這種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傳承,也確實將是式微了。

那年我考上大學,按我們鄉下的規矩得辦酒席寫門聯,更何況我算是我們村自建國以來第一個真正考上“重本”的女孩子,這寫門聯之事更不能含糊。父親便寫道:

家門潔清,喜今日鳳鳴梧枝;

祖德芬芳,願他年魚躍龍庭。

父親認為,我能夠考上大學除自身努力外、與家庭熏陶、與祖宗陰德都有很大的關聯,做人要潔身自好,行善積德,子孫才能平安發達。其實父親這副對聯,與我家毗鄰的譚氏祠堂的門聯是一脈相承:

門當鄧阜朝陽時聽鳳鳴;

地有源泉春水常看魚躍。

我作為姐姐今日已“鳳鳴”在梧桐高枝了,弟弟不日也將考取大學,魚躍在後。魚躍到哪裏呢?所以父親說:“魚躍龍庭”,就是指望弟弟也能魚躍成龍。果不其然,四年之後弟弟考上更好的大學,雖然不是清華北大不能說滿足了父親的心願,但父親還是高興地寫下:

家門吉慶,自古寒廬多俊秀;

祖德芬芳,從來茅舍藏雄奇。

這一秀一奇,把我和弟弟的名字巧妙鑲在聯尾。喜悅、自豪之情都從聯句中噴溢而出。

每年都有春節,每年父親都要親自寫上新的春聯。也年年盼著家境有新轉機。“寒廬”本作謙辭,而到了我家卻是白描:八十年代落成的舊房在村子裏已是“雞立鶴群”,承重結構也逐漸變形,早已被認定為不宜居住的危房。政府依照精準扶貧政策向我家提出易地搬遷的救助辦法,父親卻說著“窮要窮得有格”、“君子固窮”,婉拒了好心。而家中仍有不少債務,如不是國家的助學貸款,我和弟弟也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我知道父親心中也飽受自責和歉疚的熬煎。愈是自責,愈是奔忙,但手中的毛筆卻始終沒有放下:

麵山麵水麵臨絕境;

殺東殺西殺出重圍。

早年的經曆讓父親更加急功近利,家人的建議也並沒有收到多少成效。父親已然是“知天命”之年,兩鬢也已斑白,若能趁這機會認真反思,冷靜抉擇,仍能成就事業。正如父親不久前在我們家微信群裏說的:“忠厚之家斷無久困之理”,我們一定都會好起來的。

世澤常推耕讀好;

家聲最重德才高。

橫額:忠厚傳家。

這是爺爺在世時寫的對聯,掛在廳堂一直沿用至今,依孔子“三年無改其誌可謂孝”的說法,父親也可算是大孝之人。

父親撰寫的這些對聯,雖然嚴格來說或許有欠工整,難登大雅之堂,隻能說“鄉裏獅子鄉裏舞”,但對聯這種傳統文化的奇葩需要這種民間的土壤。去年暑假弟弟返校時父親特地送了一套筆硯與書寫布,我估摸這是父親希望弟弟能接過這支筆,把楹聯寫下去吧。

   2017(丁酉)年春節於茶鄉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人生父親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