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即表意之象,是文字創作中的最小單位。意象進入文學創作領域一般以劉勰的《文心雕龍》為標誌。巜文心雕龍.神思》雲:“積學以儲室,融理以富術,研閱以窮照,訓致以繹辭;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行;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也就是說寫作詩文最終應依照聲律和意象來下筆。
在楹聯創作過程中,就是要通過語言文字符號的媒介作用以及作者對事物觀察獲得的情感而落實到文本上,形成整體鮮活的意象層麵,那麼讀者會在內心重新生發,以實現作者與讀者的共鳴。
意象不能與名物之詞畫等號。具體的名詞能在人們的心中引發某種表象,如提及山、穀、河流、道路、樹木、花朵、牛羊、鷹、鵲等的同時,我們腦海會相應浮現出相應的圖現來。這是從概念符號轉變為意象符號的前提條件,但這種具象性不能等同於意象性能。表象隻涉及事物的外觀,而非涉及事物的內在意蘊。而意象,內裏包孕著作者對生活的活生生感受。聯作中所顯現的信息會體現出一種情意。例如:王維的《使至塞上》中一副名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十個字中有四個意象,即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漠與孤煙直聯為一體,構成一個畫麵,在廣闊無垠的漠野上空直直地升起一縷狼煙,將作者行經塞上時所感受到的那種空曠,荒涼,幹燥無風的情景傳達出來了,這才稱得上作品中的意象。同樣,長河與落日圓分開也隻是表象,組合在一起,才能勾畫出,一輪滾圓的太陽在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長河水麵緩慢沉落,構成宏偉壯麗景觀。再如: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上下聯共十個字,用了六個名詞,把六種事物排列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幅山村拂曉圖景:天邊殘月未落,茅草小店裏傳出幾聲雞鳴,村邊小撟的晨霜上,留下了早行者的一串足跡。明代李東陽評論說:“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人但知其能道羈愁野況於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閑字,止提掇出緊關物色字樣,而音韻鏗鏘,意象具足,始為難得。” 眾多表象之間形成互補、互襯、互動的效果,讓作者要表達的情意藉此傳送出來,於是這組表象便轉化成獨立的意象。
唐代詩評家司空圖說:“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可見,意象的巧妙運用對於楹聯創作是非常好的手法,能讓我們的作品韻味獨特,妙意橫生。
王繼榮,女,網名為穀雨茗。省楹聯創作基地、哈爾濱市文友會副會長。中國楹聯學會會員,黑龍江省楹聯協會會員,哈爾濱市詩詞楹聯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