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巧聯的大家庭,“鑲嵌”和“雙解”是兩種常見的形式。整體給人以難度較大,不可捉摸,需機智者妙手偶得之感。
其實,深入了解和掌握其創作原理,將發現有規律可循。
一.認識字、詞的“多義性”是創作的基礎
一個漢字常有多個“含義”。如,“棒”有2個含義,“花”有5個以上常見含義。
許多詞語也有多個含義。如,“風光”“老舍”“教授”“泰山”“彭帥”等。
還有許多詞可以拆解出不常見的“含義”,姑且稱之為“拆解義”。如,“防空洞”可拆解為“防/空洞”。同理,還有“宋祖/英”“公/孫策”“秋/老虎”“蘇門/答/臘”等。
字、詞的“多義性”,應用非常廣泛,在歇後語、燈謎、腦筋急轉彎、無情對、相聲、小品、段子,及幾乎所有與文字相關的傳統藝術中都發揮著作用,生發出豐富多彩的作品,充分展示了漢語言的魅力。
它在機巧聯中也應用廣泛。其中“鑲嵌”和“雙解(多解)”完全是利用“多義性”做文章。
1.“鑲嵌”的創作原理
鑲嵌的創作原理,就是將一個整詞的“拆解義”沉澱於句子中,依靠其閑置的“常用義”的獨立性帶來審美愉悅。
所謂“沉澱”,就是利用上下文的幫襯,使這個“拆解義”得以落實,讓句子隻能在拆解位停頓。
例,將“防/空洞”這一“拆解義”沉澱,可得“鑲嵌句”:
出句:撰寫/文章/防/空洞
在上文的幫襯下,隻能理解為“防止(內容)空洞”。同時,“防空洞”這一人們熟悉的含義,天然會引誘讀者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從而覺得巧、趣。
2.“雙解”的創作原理
雙解的創作原理,就是想辦法讓字、詞的兩個含義都沉澱於句子中。
也就是說,字、詞兩義均不閑置。在上下文的幫襯下,兩個句意都能成立。
例,把“棒”的兩個含義都沉澱,可得雙解句。
出句:定海神針真是棒
在上文的幫襯下,“棍棒”和“出色”之義均得以落實,能獨立表意,因巧生趣。
總之,把握原理,可以少走彎路,直達目標。同時,輕車熟路了,就可以有更高的價值判斷和選擇,避免粗製濫造,杜絕斧鑿,多出精品。
二.“鑲嵌”和“雙解”的製作思路和建議
根據創作原理,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創作,並探索出經驗來。
1.鑲嵌
鑲嵌,要緊扣“拆解義”的落地來實施。
首先,對“拆解義”要進行合理聯想,確定構思方向。如,由“防/空洞”,基本可以確定從“為文之道”的大方向構思。
其次,結合相關知識點進行思維發散,依據審美價值觀,合理構句。在語言、意境、觀點等方麵追求出彩。
鑲嵌常分兩種情況。
1)整嵌
所謂整嵌,就是整詞雖然被拆解,停頓點發生變化,但中間不插入其他的詞。例:
出句:唐寅/為/雅/虎
出句:桃/約/琴/來/李/約/瑟
出句:舉重/若/輕/加點碼
出句:西安事變,張/無忌,楊/不悔;
2)分嵌
所謂分嵌,就是整詞拆解後中間插入其他的詞。例:
出句:蘇矣東坡待子瞻
出句:秋至山中無老虎
“蘇東坡”和“秋老虎”被分開了,但讀者還是易於發現它們的存在。
此外,鑲嵌還可能疊加其他的“機關”於同一出句中。例:
出句:一擔重泥攔子路
這個出句,“重泥(仲尼)”用的是“諧音”的機關;“子/路”則是鑲嵌。
2.雙解
雙解要緊緊圍繞將甲乙兩義都合理安頓到句子中來構思。目的是使兩個句子都要合乎語法邏輯,表意完整,句子通暢,甚至質量較高。
首先,當然是要找準“多義”的詞,發揮想象,明確2個含義分別能從哪些方向構思。
其次,找到兩個方向的“交叉領域”,在此領域尋找使兩句都能成立的辭藻,謀劃成句。
雙解也可分兩種情況。
1)“一詞”雙解
即僅僅想辦法讓一個詞雙解,其他的詞隻為構句服務。得到的作品是較低難度的雙解句。
如,“民樂”這個詞,除了“民族樂器”之意,還可別解為“民/樂”,可以聯想為“老百姓喜歡”之意。“交叉領域”何在?那就尋找既是“民族樂器”,又是“老百姓喜歡”的東西。很容易可得:
出句:二胡笛子全民樂
又如,“杜康”這個詞,可以是“酒名”,也可以拆解為“杜/康”,想象為“杜甫健康”之意。然後考慮到杜甫是詩聖,酒又可以助詩性,這就鎖定了“交叉領域”。經推敲可得:
出句:若得杜康,筆下定多驚鬼句;
2)“多詞”雙解
在“一詞”雙解的基礎上,從“交叉領域”再尋找“雙解”辭藻,構建成句,可增加技巧的難度,更耐品味。
如,“鬆坡”是蔡鍔的字,又可聯想為“鬆/坡”。與蔡鍔相關,又與“鬆/坡”相關的,可以有“袁(猿)”“小鳳仙”“雲南”等辭藻,且都能雙解。構思可得:
出句:鬆坡作對猿驚起
出句:鳳仙棲落鬆坡側
出句:鬆坡隱隱雲南起
又如,“防空洞”這個詞可拆出乙義“防/空洞”。意味著要從“軍事領域”和“文學領域”的交叉地帶去尋找“雙解”的辭藻。可以找到“挖掘”“曲折”“作對”“抗日”“抗美”等諸多辭藻。推敲成句可得:
出句:作對豈唯美,深層挖掘防空洞;
一解述為聯之道,另一解談備戰之事。
另,“多解”往往是奔著“雙解”去創作而獲得的意外之喜,創作原理相同。例:
出句:突圍美網誇彭帥
這個出句有四解。
三.“鑲嵌”和“雙解”的應對思路和建議
掌握了“鑲嵌”和“雙解”的創作原理,在應對時,破解機關可以采取“對等原理”,但又可以靈活應對。
1.破解“鑲嵌”
依據原理,尋找相同或相似“拆解方式”的詞。盡量選擇同類詞,拆解後的結構、詞性要盡量相同。例:
出句:馬良能致遠 [嫣雨]
對句:牛壯可耕田 [綠艾苑]
此作“整嵌”了“馬/良”和“牛/壯”2個人名,又“分嵌”“馬/致遠”和“牛/耕田”2個人名,且拆解方式,句子結構一致。
由於機巧聯難度所致,有時不必完全拘泥於詞類、詞性、結構,亦已可喜:例:
出句:春來/陳/景/潤
對句:暑去/夏/威/夷
2.破解“雙解”
遇到“一詞雙解”的情況,要認準“巧點”,按照“對等原則”尋找“雙解”的詞。如,破“棒”字的兩義,也要盡量找“名詞義+形容詞義”兼備的字。合格的有“花”“屈”“牛”等。例:
出句:定海神針真是棒
對句:平天大聖果然牛
遇到“多詞雙解”的作品,機關難度指數較高,按照“對等原則”能全破最好。有時破一部分,不是完全對等,亦為可喜。按“以巧補巧法”,對句破一部分,且增加另外的機關,也是較理想的選擇。例:
出句:徒步難行師打的
對句:將功折罪帥呆了
上下聯都有多解,有不少元素並非完全“對等”,但在審美上給人以“上下力量相當”的觀感,符合形式美法則的“對仗均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