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散文 | 關於對聯的那些事

散文 | 關於對聯的那些事

2020-05-14 23:09:31那豔飛塵墨閑思 0條評論

      臨近春節,大街小巷裏賣對聯的攤點比比皆是。款式多樣,內容各色的對聯隨風搖擺,真是一道奪人眼球的亮麗風景線。讓很多置辦年貨的顧客心花怒放,免不了駐足欣賞一番。對於對聯,我還是有很多感觸的,因為她給我的回憶是有一定分量的,這些回憶裏都有父親的影子。

      父親年輕時候上過高中,在同齡人裏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人。不知道是遺傳的因素,還是熏陶的原因,父親寫的一手漂亮的字。據家裏人講,我的祖父就是一個文化人,而且喜歡舞文弄墨,一手遒勁有力的柳體書法讓他的字跡留存於村裏人家的街門、牆壁上。如此講來父親能夠書寫毛筆字也就不足為奇了,在七八十年代手寫對聯的年代裏,父親就成為了村裏書寫對聯的能人了。

      從我記事起,一進臘月,村裏擱夾兩張紅紙,來家求父親寫對聯的村民絡繹不絕。父親為人友好,不會擺譜,不會刁難,總是滿臉堆笑的收下,然後給對方遞上一支香煙。

      對聯的內容需要潤色揣摩,父親畢竟文化有限,感覺有些力不從心。他便趁著空閑一遍又一遍的跑新華書店,找合適的對聯書籍,就為了能選出立意深,用詞好,內容精的對聯來,也可算是用心了。

      割紙是書寫對聯的第一道程序,需要事先謀算。需要多大尺碼的,幾個字的,街門上的還是房屋上的,紙張夠不夠用,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如果欠缺的話,父親就再算算,想方設法做到盡量不浪費,多餘的疙瘩瘩小塊就寫了喜帖,福字。這一繁瑣且頗費腦筋的程序父親都做得事無巨細,從不馬虎。

      我們姊妹三個成了父親的得力幫手。白天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晚上吃過晚飯,父親周集我們開始寫對聯。懸吊著昏黃的白熾燈下,鋪著油布的土炕上,擺滿了毛筆,墨汁,父親大筆一揮,邊寫邊給我們講述對聯內容,談到盡興處,免不了一陣歡笑。父親挑選的對聯內容貼近生活,很值得玩味揣摩。

      對聯寫好因為墨汁未幹,需要晾曬。我們家門廳裏,臥室裏,偏房裏就都擺滿了對聯。每副對聯都需要記清楚,不能混雜,我們姊妹各司其職,各管所轄,等著墨汁風幹,拾掇好,各家擱卷成各家的,寫好姓名。

      如此忙碌的寫對聯日子持續了將近二十年。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也很少去寫對聯了,但是父親的寫字功夫一直不倒,他堅持天天寫,日日練,這種精神對我們影響很大。

2015年的臘月,賦閑在家的父親突然萌生了街頭賣對聯的想法。我們百般阻攔都無濟於事,他指派我在執法大隊工作的姐夫給他拾鬧兩塊攤點,要我幫他進貨,他帶著母親開始了賣對聯。臘月裏的天氣格外寒冷,風又大,我們都搞不清楚父親是怎麼想的,年紀大了的父親性格開始變得煩躁,我們都盡量跟著他的節奏走,這樣的流水賬一直持續到了大年三十才結束,我們沒有細算收入,但看到父親滿臉笑容,手舞足蹈的樣子時,又感覺到父親的確是樂在其中了。 

第二年夏天,父親就遭遇車禍去世了。我們事後都說過父親賣對聯的反常,我們全家人因為他的想法圍著他轉,就是他最後的心願,他的妻子,兒女跟著他轉,他是幸福的,滿足的。

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家裏老下人三年裏是不允許貼對聯的。父親走後的這兩年裏,我們過年不貼對聯,不掛燈籠,不燃鞭炮,每每時頭八節給父親靈位前燃上香燭,斟上美酒,端上他最愛吃的餃子,和他說上一些心裏話,才會覺得父親沒有走。和他有關的對聯故事也會一幕幕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久久不能揮去。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散文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