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對聯研究需要構建自己的『四庫』

對聯研究需要構建自己的『四庫』

2020-05-05 22:09:59王家安白藏閣 0條評論

00

楹聯學構建,須從聯史及文獻著眼;而聯史研究,當從聯家入手。


這是二〇一〇年前後,我矢誌楹聯研究時,認為一條必要而可行的道路。當時我即先本著就近原則,從整理研究隴上楹聯文獻及聯家入手,並在實踐中理清一條經驗,即研究一位聯家,決不能孤立的“就聯論聯”。


當時發現,不少所謂研究文章都停留於簡單的聯語賞析,最多詮釋其意境及所引用之典故,而對於創作背景,作者當時所處環境、心境等,乃至這些對作品及風格的影響,涉足無多,對與之關聯的人際交往、社會變遷、楹聯流傳等,大多因資料短缺而視野有限,筆觸更未曾談起。進而我以為,研究一位聯家,除了解其基本事略、關注其聯語外,還應建立其相關的“聯家四庫”,並日積月累,不斷豐富其“庫存”。


老照片·近代楹聯習俗


01、作品庫


第一庫即“作品庫”。建立其作品之檔案,不僅限於聯作,還包括其所存世各類作品,都應加以關注。


一是聯作。研究聯家,自然從聯語入手,然聯語隻零星所獲,終一知半解;故看到有的研究文章,來來回回列舉的就那幾副,是所得無多也。有聯集傳世的自不必說,沒有聯集的,或是聯集不易得的,研究者多不願搜集,甚至是網上搜來,不細考版本、訛誤,拾人牙慧,難免以訛傳訛。清隴上聯家吳鎮,飲譽詩壇,其聯作有數副見《楹聯叢話》,梁章钜稱:“吳信辰工為楹聯,楊蓉裳芳燦為選刻《鬆厓對聯》一編,不乏清詞麗句,所欠者超脫耳。”筆者為此搜尋《鬆厓對聯》數年,各大館藏十幾個版本的《鬆花庵全集》及鬆厓著作均未收錄,一度以為失傳,後終有緣得以窺見,乃知鬆厓聯作之全貌,其研究自有的放矢。


吳鎮《鬆厓對聯》書影


二是詩文。凡能聯者,基本皆能詩文,而聯語往往附於詩文集後,有時題聯同時,也題有詩文,聯文與詩文相互關照、互補闕如。如左宗棠督甘時,為節署後園碧血碑題聯“一抔荒土蒼梧淚,百尺高樓碧血碑”,解讀此聯,則非要一讀文襄詩文集中《烈妃廟記》,否則又何以得知左氏對此還有“遠望賀蘭,俯瞰大河,山不陂、河不凐奚,此阡而獨圮乎”的感慨。


三是其他日記、劄記,乃至譯著、公牘等。從中可得其遺漏之作,亦可觀其事跡性格。1938年初,顧頡剛在甘肅臨洮一帶考察,仰慕者眾多,他在日記中寫道“終日為人寫屏聯,一日近百件……臨洮市上宣紙其將為予塗盡”,後又屢見其題聯、贈聯,乃至某日還“夢中得聯”;這期間,他為臨洮黃國華《集聯三百首》所作序言,不僅談到他對楹聯起源及發展的獨到見解,亦說起家鄉聯家俞樾、顧文彬、吳昌碩、羅振玉等及家人喜好楹聯對他的影響,他無疑已將楹聯看作家學,並自稱“自謂深識此中滋味矣”。得見這些資料,其於聯語之偏好,自可見一斑,“聯家顧頡剛”的形象自然更加飽滿。


顧頡剛為黃國華《集聯三百首》題簽並作序


02、年譜庫


第二庫即“年譜庫”。建立其事跡之檔案,有利於一窺作者生涯之變遷、性格之養成,進而理解其作品及風格。


對於已有人編纂的年譜,包括身前之自述、譜牒、回憶錄等,身後之哀挽錄、追思錄等,均須一閱,檢其扼要,自己編一個“年譜簡編”,尤其是有關其重點聯作的事跡,逐條標注,可為以後研究的基礎資料。


對於尚無年譜的聯家,我曆來主張,一旦將其確定為研究對象後,無精力編纂“長編”,依然要自製一“簡編”,如此,再回過頭來研究其作品,原有些一知半解或不解其意的地方,往往了解其生平後則豁然開朗,至於人物之個性養成,亦關乎其文辭風格也。


2012年我始關注近代隴右楹聯名家黃文中,當時結合手頭資料,編了一年譜簡編,並以其存世聯語,編為《黃文中西湖楹帖集新編》;此後,所得資料漸多,又相繼再此基礎上寫成《黃文中楹聯的藝術特質》等文發表,引起聯壇對這位隴右才子的關注;後來,寫文章介紹習近平引用黃文中聯語,並與其後裔取得聯係,獲得一些新資料;後來,又意外發現教材誤編黃文中楹聯,並促成教育部予以更正。在這一係列關注中,萌生以楹聯為序,為其編纂一部年譜的想法,於是有了庚子春付梓的《黃文中楹聯紀年》,從最初“年譜簡編”數千字,逐步完成到“楹聯紀年”這個全新體裁已15萬5千多字。期間,搜羅資料千餘種,直接引用的200餘種,同時,加之聯家親屬、學生親曆者講述和田野調查,使此書更為完善,以求考其史實,存其全貌,以為後來研究能有所裨益,這樣我所花費的許多功夫也即沒有白費。


王家安收藏的“西湖天下景”聯老照片


03、手跡庫


第三庫即“手跡庫”。因舊時教育影響,大凡能詩文者,大抵能書,尤其晚清民國以來,存世手跡頗㚌,這些手跡又不僅限於聯墨,包括各類題跡及筆記、信劄、題簽,還有往往同楹聯相關的題匾、刻石等,可補“正史”之闕如,不可不查。


一是資料的補充與佐證。墨跡中可見到許多未見刊錄的作品即細節。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一聯,曆來多注為“魯迅贈瞿秋白聯”,然考其書法原件,乃得見聯語題有上款“錄何瓦琴句”,魯迅自己寫得很清楚,作者是清人何瓦琴,倘不見手跡,魯迅先生則一直要背著“拿來主義”的罪名。


魯迅贈瞿秋白聯乃是集自“何瓦琴”


二是印證事跡。一些手跡,因其隨意性、生活性,往往記載著正規文章中不易得見的資料,卻成為考證聯家事跡的重要史料。如筆者收藏一幀清人信劄,雖未署名,但信中提及“粵西梁芷鄰中丞來函雲,公餘輯得聯話一書……獨尚缺山右……閣下節訪平郡,各邑一切佳聯錄寄,以便郵達。”梁芷鄰即梁章钜(因作“茝鄰”)。信中可見,乃是受梁章钜之托,梁之友人再委托友人為其搜羅聯語,其所輯“聯話一書”,自然是《楹聯叢話》係列,這與梁章钜所言為編纂此書“博訪遐搜……郵筒遍於四方”之說便相互印證。


三是存風範。方寸手劄,往往興之所至,見性情,如見其人。上世紀九十年代,當代楹聯名家馬蕭蕭給友人李超寫下一信,信中提及自己日前題贈楹聯,回家思索後發現其中一字違律,遂寫信更正,又重寫一副隨信寄去。馬老能為自己的一點失誤主動認錯,著實令那些當今錯字滿篇的“名流們”汗顏。這封不到一頁紙的信劄,卻是其大家風範的鮮活體現。近年來,筆者陸續收藏了上百楨當代聯壇名家流散各處的手劄,其中多數先生已經作古,即是為當代聯壇留一點“溫存”。


聯壇逝去的幾位前輩

左起:吳恒泰、安維翰、馬蕭蕭、馮萌獻、張過


04、影像庫


第四庫即“影像庫”。主要係圖像和錄像。我將其稱為“新文獻”之一種,曆來談文獻,僅限於紙質,甚至囿於書稿、報刊、墨跡三類,對於其他文獻載體關注不多,而近代係楹聯之繁盛期,恰我國攝影技術引用期,必然有大量有關聯家形象、居家、事跡乃至楹聯之刻掛、流傳的舊時影像存世,這些資料對於聯家,尤其是楹聯風俗研究也至關重要。


筆者早在2013年、2014年就曾陸續發表《聯墨整理和“集成係統”建立勢在必行》《楹聯墨跡文獻亟需建檔建庫》等文章呼籲從聯墨入手,建立楹聯研究“電子檔案”,並在尚未得到廣泛支持的情況下,這些年自己一直在努力收集各類晚清以來的楹聯圖片資料,相繼建成“近代重點聯家肖像及聯墨”“近代名勝楹聯”和“近代楹聯風俗”三個專庫,收錄各類圖片文獻數以千計,這些資料,為我後續研究助力頗多。


一是圖像資料。主要是照片,再包括一些畫像、圖畫等。首先可以通過一些曆史舊照,知其舊跡及演變。如筆者在研究隴右聯家黃文中時,為了解其代表作“西湖天下景”一聯自1934年懸掛以來的演變更迭,通過各種途徑陸續收集有關民國以來至1990年代這座亭子的老照片數十張,細加對比,整理出其懸掛70餘年來經曆的七次更換曆程,並記敘其不同時期的形製,對此聯之研究則更深一步。


民國“西湖天下景”聯舊照


其次,是通過舊照證差繆。盡管有的楹聯誕生不過百年,但近代戰亂及政治運動頻迭,一些聯語的記載就不甚準確。如黃文中曾題西湖紫雲洞有聯:“洞有紫雲,當盛暑清涼,宛似慈航普度;佛留勝跡,與群賢觴詠,居然香火因緣。”存世見他一部親筆手抄件,下聯寫作“香花”,如此則格律不妥;後見民國懸掛舊照,乃知作者題寫時確是“香火”,此抄件因是抄寫時筆誤。倘無此舊照佐證,又是作者親筆抄寫,此聯大抵便會以“香花”誤傳下去。


再者,一些舊照片還是楹聯民俗這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動記載。在筆者所收藏的一些老照片中,便可見到晚清、民國時貼在宮門、宅院、廚房等處不同樣式的春聯,一些字體各異的趣味聯,還有居家百姓的婚聯,各界名流靈堂裏的挽聯,這些場景,都比文字描述真切得多。例如不少文章都說到,孫中山逝世後各界挽聯甚多,有的說有數十萬之眾,這樣的描寫也隻是一個概念;後來筆者見到當時西方記者拍攝的眾多中山靈堂照片,才見到室外空地上搭起了一排排並列的架子,上麵密密麻麻的挽聯像是鄉間“掛麵”一般排開,才知什麼是前人描述的“挽聯如海”之景象。


孫中山靈堂外“挽聯如海”的景象


二是錄像資料。此類資料,“文革”前十分稀見,但也不是沒有。重點是當代以來,攝像技術普及,尤其現今手機攝像功能完備的情況下,拍攝珍貴的楹聯資料便觸手可及。或許有人覺得我們今天拍攝的資料能有何價值?熟不知曆史不能重演,數年乃至更久以後,一段小視頻或許就成為日後重要的研究資料。筆者曾有一個真實經曆,2015年7月12日,筆者陪同甘肅省楹聯學會原會長薛淵,去年屆九旬的創會老會長安維翰先生家中探望,聊天中,安老為我們講起陳年往事,我靈機一動,拿起手機拍攝了一段他講解的視頻;熟料4個月後安老即與世長辭;後來在安老的追思會上,我播放了那段視頻,在場之人無不潸然淚下,她的小女兒對我說,之前家人都沒注意拍攝留存,“這或許是父親在世的唯一視頻了。”

王家安新著《黃文中楹聯紀年》


05


如此日積月累,集腋成裘,健全這“四庫”,便能為一位聯家“建檔”,以後開展相關研究,於人於己都方便許多。而若能為一個地區若幹位代表性聯家都這樣逐一“建庫”,則一部地方楹聯發展史、一部地方楹聯彙集、一套地方楹聯風俗資料,等等,均日臻備矣。我也常夢想著,全國各地的楹聯研究者都行動起來,從各自熟知的領域為地方楹聯名家建庫,如此眾人開河,彙集成海,再與同道共享,楹聯理論研究將迎來愈加明媚之春光。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研究四庫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