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國對聯網首頁對聯知識古今聯話麵子問題 | 敦煌景區市區的楹聯怎麼啦?

麵子問題 | 敦煌景區市區的楹聯怎麼啦?

2020-04-13 23:03:10遠近當代敦煌 0條評論

2019年敦煌文化旅遊有一件大喜事,就是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詩詞之鄉”稱號。據筆者了解,全國能獲此殊榮的縣市不多,甘肅也僅有三家,敦煌是河西走廊第一家。獲此榮譽稱號有三個方麵原因:一是敦煌是古代邊塞詩詞發源地;二是敦煌莫高窟藝術的源遠流長;三是近幾年敦煌在弘揚詩詞文化上的努力和成就。

然而,伴著這個喜訊,也遇到了一件尷尬事。這幾年,一直有遊客和文化界人士反映:敦煌景點和城區的楹聯有大問題,不少楹聯對仗、平仄不規範,意蘊內涵欠佳,與敦煌曆史文化名城聲名不相符。

下麵是《中國楹聯報》2014年11月28日刊登一篇文章(作者:黑龍江/鄂明爾)。現抄錄如下:


今秋,我與一書法家朋友去甘肅敦煌遊覽。離敦煌不遠處的鳴沙山邊有一彎月牙泉,月牙泉邊建了一片亭子,青磚碧瓦,雕梁畫棟。月泉閣旁殿有聯曰:“聚粒沙而成山,無欺自安; 彙滴水以為泉,有容乃大。” 書法寫得很好。可遺憾的是,除上下聯掛反了以外,這副聯的關鍵句腳“山”與“泉”,平聲對平聲,沒有平仄相對。“無欺自安”的“欺”和“安”,無論古聲和今聲,都屬平聲,沒有平仄交替;而“欺”與下聯的“容”,平仄也不對仗。聲律不協調,這是對聯大忌,是病聯。

再看看月泉閣正門楹聯“ 除卻靈池何處覓; 茫茫千裏盡平沙。” 這是詩句,怎麼能當對聯用呢?上下兩聯無一處對仗,這就失去了對聯藝術的美感和意義。“平沙”一詞,也與環抱“靈池”的鳴沙山景物不符。如果認為這個詩句的意境尚有可取之處,那麼試做修改,看看如何,“湛湛一灣澄曉月; 茫茫千裏響胡沙。”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的亭閣,重建至今已二十餘年,懸掛著的這些楹聯,已被無數遊人瀏覽過,實在是大煞敦煌風景。

2018年,一位來自廣東的遊客給敦煌市市長專門寫了一封信,對敦煌黨河風情線景區以及市區部分楹聯對仗和平仄問題提出了質疑和建議。

他在信中說:“我之所以在您百忙之中打攪您,是因為城市形象有美中不足之處。主要是建築物上鐫刻的楹聯文字很多都與《聯律通則》(中國楹聯學會2008年10月7日公布實行)不符。若給“打分”,隻能是不及格,恕我直言......試舉二例:如沙州黨河風情線上的巨型牌坊聯。‘一彎碧水弦上月,半壁明鏡引遊人。’此聯除字句對等外明顯的缺陷是詞性不對品,“弦”對“引”是名詞對動詞,結構不對應,節律不對拍,(弦上月對引遊人)。又如黨河風情線的一個亭子聯:‘虹霧乍現沙洲日新月異,魚躍龍騰故郡風調雨順。’此聯不足之處是:詞性不對品,“乍現”對“龍騰”,結構不對應,節律不對拍,關鍵是平仄不對立。“霧”對“躍”、“異”對“順”都是仄對仄。尤其是違背了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的“聯律”要求。”

另外,有一位名叫丁巴圖的外地曆史老師,也多次反映敦煌景區、市區楹聯的問題,他還專門找到敦煌某景區領導和《當代敦煌》微刊主編直接表達自己的建議。

2019年10月,中華詩詞學會組織詩詞名家來敦煌驗收“中華詩詞之鄉”的創建工作,也發現敦煌景區和市區部分楹聯撰寫不規範的問題。有位老先生說:中國最早的楹聯雛形出自敦煌莫高窟,敦煌楹聯文化博大精深,且豐富濃鬱。但近幾年楹聯撰寫不規範的問題比比皆是。當然,此類問題,在全國其他地方的景區也曾出現。但敦煌作為中國著名文化旅遊城市,而且在創建“中華詩詞之鄉”,應該注意並加以糾正。

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又稱對偶、門對、春貼、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其獨特的文字藝術形式。楹聯,有曆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駢文與律詩是楹聯的的兩大直接源頭。其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楹聯文化是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是漢語言對句藝術和民俗文化的綜合體現,內容有人生哲理、治家之道、景物描寫等等,有春聯、慶聯、挽聯之分。除聲律美、意境美外,還要講究書法美和形式美。

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十分重大價值。

去年,筆者和幾位詩友相約到鳴沙山.月牙泉采風。發現遊客反映的問題確實存在。例如有幅楹聯“除卻靈池何處覓; 茫茫千裏盡平沙。”這是清代文人朱坤《月牙泉歌》詩中的一句,根本不是對聯。還有“沙山風林遠;古泉雲影近。”平仄不符合楹聯規則,“黑風不動此沙山如鏡如鉤水月灣;番影駝鈴多壯客人間何處更非凡。”詞性完全不對仗,完全不是楹聯格式。敦煌市區的不少楹聯同樣存在問題。如:街心花園新世界商廈門口一幅楹聯“沙州滄桑錦上添花昭麗日;琵琶反彈與時俱進拓新天。”此聯中“沙州滄桑”與“琵琶反彈”“錦上添花”與“與時俱進”詞性不工,平仄不工,完全不對仗。再比如敦煌公園大門口這幅對聯“絲路古郡花落雨,名城敦煌伎樂天。”此聯不符合楹聯規範,聯律不工,上下聯毫無關係,且意思相近。另外,敦煌風情線、敦煌古城、三危山景區等處的楹聯也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規範之處。

據筆者統計,敦煌景區、城鄉現有的楹聯中,有多一半楹聯存在撰寫不符合楹聯寫作要求的問題。總結起來有如下幾方麵:一是對仗平仄韻律不規範;二是製作不精美,部分新作楹聯立意不深,質量不高;三是有些上下聯倒置掛貼;四是部分景點還沒有楹聯,長期空缺。

筆者翻閱曆史,發現在明清時期,敦煌遺留的一些詩詞、對聯,如蘇履吉、雷起鴻、呂鍾、張誌等老先生們撰寫的楹聯,無論從對仗平仄韻律上,還是意境內涵上,都十分工整雋永,堪稱佳作!這種嚴謹的治學精神,非常值得今天的詩詞楹聯愛好者學習。

筆者采訪還了解到:敦煌曾有一個鄉鎮,要建設鄉村文化長廊,請了一位當地著名作家,撰寫了不少楹聯,製成牌匾懸掛了出去,結果被行內人士發現好多都不符合楹聯寫作要求,有的連起碼對仗平仄都不對。曾有一單位領導很熱衷敦煌文化,想出一本敦煌楹聯的集子。親自組織人力費了好大勁收集了敦煌各個景區和市區、鄉鎮的楹聯幾百幅,並打印出來,準備出書,結果發現很多楹聯都不符合楹聯創作要求。甚是無奈,隻好不了了之了此事。

敦煌景區和市區、鄉鎮楹聯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分析原因,主要是領導的問題。有的領導有弘揚敦煌文化的熱情,但對詩詞楹聯缺乏研究,請的“專家”又是“半瓶子醋”,於是就釀成了此事。想想,一幅楹聯,請書法家寫出來,請篆刻匠刻出來,找人做成精美牌匾,應該也會花費不少時間和錢財。掛在那裏若不規範,勞民傷財不說,關鍵是貽笑大方,有煞風景呀!

一個場所懸掛什麼文化招牌,作為主人自己要先搞清楚。我們不能一味強求你必須掛楹聯。喜歡自由詩,你就掛自由詩;喜歡打油詩,你就掛打油詩;喜歡古詩詞,你就掛古詩詞;但你門口既然掛的是楹聯,是左右兩幅很對稱的文化,那就必須合乎規範,不能隨心所欲吧。

在敦煌,弘揚楹聯文化很有意義!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去熱情弘揚,創作。但筆者建議:如果你不懂楹聯,請多請教懂的人,比如敦煌就有不少詩詞楹聯創作的人士;如果你喜歡楹聯,請別急著撰寫,請先靜下心學習一下;如果你對楹聯缺乏研究,請多和專業人士斟酌推敲,然後再篆刻懸掛吧!

猜您喜歡

評論區

猜您喜歡的對聯及詩文:

麵子問題敦煌

對聯分類

對聯知識

熱門對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