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選每個人心目中的“最佳對聯”,蘇州才子顧複初這副《成都望江樓崇麗閣》對聯的票數應該不少。聯曰:
引袖拂寒星,古意蒼茫,看四壁雲山,青來劍外;
停琴貯涼月,予懷浩渺,送一篙春水,綠到江南。
關於這副對聯,梁羽生在《名聯談趣》中說:“此聯極具詩情畫意,論文采似堪稱諸聯之冠。不過這隻是作者個人的遊目聘懷、抒情寫景之作,和薛濤拉不上關係,也不一定是非在望江樓不可。”誠如梁羽生所說,此聯文采斐然,將作者的曠渺情懷與登摟遠眺的景象融為一體。不同版本的聯文記錄有些出入,比如“寒星”作“寒林”,“貯涼月”作“佇冷月”,“送”作“喜”等,不再贅述。
有趣的是,在崇麗閣不遠的地方有一處“薛濤井”的景點,那裏也流傳著一副顧複初的對聯。據林慶銓《楹聯續錄》的記載,這是“西蜀薛濤井重建落成,江蘇顧子遠先生刊聯”。顧子遠即顧複初,聯曰:
彈指數秦年,古意蒼茫,有千裏雲山,青來劍北;
回頭語海客,餘懷浩渺,送一篙春水,綠到江南。
我們很容易發現,這副“薛濤井”的對聯和前麵那副“崇麗閣”的對聯,除了起首五個字,後麵基本相同。順便說一句,崇麗閣對聯的“引袖拂寒星”和“停琴貯涼月”是集古人成句,上麵出自張炎的詞句,下麵出自謝朓的詩句。也就是說,顧複初把自己創作的部分完全“抄襲”到了薛濤井的對聯之中。
古人寫詩作聯每每有得意之句,改頭換麵多次使用的情況難以避免,但是像顧才子這樣幾乎一字不動地又放在另一件作品裏,實在鳳毛麟角。更有甚者,薛濤井與崇麗閣相去不過幾十米,如此不避嫌地抄襲自己更是讓人哭笑不得,難道是稿費沒給夠嗎?前兩年去成都望江樓公園,顧複初的崇麗閣對聯赫然在目,與其相互輝映的是鍾雲舫那副數百字的長聯,可謂一時瑜亮、難分軒輊。但薛濤井並未留下顧複初抄襲自己的對聯作品,關於這副對聯的記載也少之又少,大概是其他人也在替他不好意思吧。(以上手動狗頭)
02
除了上麵兩副聯,顧複初還有《成都杜工部草堂》一聯流傳甚廣,聯曰: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此聯將杜詩巧妙剪裁(比如“異代不同時”截自“蕭條異代不同時”,“長留天地”截自“詩卷長留天地間”),渾如己出。作者仿佛杜工部的異代知音,追循先賢足記來到成都草堂,回想自己同樣的流離坎坷,撫今追昔,不禁感慨萬千。結句兩個七言,上聯人物、下聯地理,相互勾連串帶,氣息沉穩、嶽峙淵渟。
在成都杜工部草堂,顧複初還留下了兩副對聯:
詩史堂吟廬
眼前突兀見此屋;
獨立蒼茫自詠詩。
古柏亭
柯如青銅根如石;
花為四壁船為家。
這兩副都是集句聯:前一聯“眼前突兀見此屋”出自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獨立蒼茫自詠詩”出自杜甫的《樂遊園歌》;後一聯“柯如青銅根如石”出自杜甫的《古柏行》,“花為四壁船為家”出自陸遊的《追懷鏡湖舊遊》。吳恭亨評前者為“工渾”,後者則雅切而極富浪漫氣息。
03
顧複初字幼耕,別號曼羅山人,鹹豐末年應何紹基之邀入蜀,後為吳棠、丁寶楨、劉秉璋等幕僚,壽至八十餘齡,卒於四川。胡君複在《古今聯語彙選》中評價:“(顧複初)才雄學博,睥睨一代。在川時年八十矣,豪氣不除,真湖海元龍也。”擅詩文書畫,有《樂餘靜廉齋文集》傳世,選文一卷、詞一卷、詩數卷。可惜的是,顧複初流傳至今的對聯僅有十餘副,文集中亦未收錄。
顧複初的對聯清麗典雅,往往有繽紛搖曳之姿。比如《成都風神廟》一聯寫道:
怒者誰邪,看九天雲垂,四海水立。
靈之來兮,有冕旒秀發,旌旆飛揚。
吳恭亨評曰“渾筆虛寫,恰恰到題”,可謂的評。不像常見的題署對聯一般,從人文地理入手,極盡鋪排敘述之能,而是由虛處寫起,用意象營造和氣氛烘托衝擊讀者的感官。上聯如見波濤澎湃、風雨蒼茫,下聯則神思悠遠,不可遏止,一“怒”一“靈”最見神采。
又如《成都濯錦樓》聯曰:
漢水接蒼茫,看滾滾江濤,流不盡雲影天光,萬裏朝宗東入海;
錦城通咫尺,聽紛紛絲管,送來些鳥聲花氣,四時引興此登樓。
上聯由漢水寫起,是登樓所見,江海茫茫,盡收眼底。下聯寫到成都,“錦城絲管日紛紛”,一時逸氣,紛至遝來,正是才人手筆。從行文來看,其實完全可以不要第三分句也不影響表達,但那樣就實在太“規矩”了。作者在中正典雅的運筆過程中,忽然旁逸斜出,多了一些活潑的氣息,“雲影天光”“鳥聲花氣”讓整副對聯也流動起來。
04
落筆寫顧複初,就想到了一位過世數年的老先生,江蘇省楹聯研究會的副會長郭殿崇老,手頭關於顧複初的對聯資料,很多便源於郭老當年發給我的一個文檔。裏麵輯錄了顧複初一批對聯,還包括關於每副對聯的出處、記載、考辨、評點等內容,還在最後特意寫了“亦請續加為盼”幾個字。
由於對聯在清代並不很受重視,不少對聯名家都沒有將自己的對聯結集,也少有人做對聯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導致大量流傳的對聯作者不確定、文字有出入。縱的方向缺少對聯的創作年代、創作背景,橫的方向缺少一個個考訂翔實的對聯專集,這都成為後來者研究對聯的困難所在,也隻能如郭老所說,每一個對聯愛好者都貢獻一些力量,“亦請續加為盼”了。
郭老生前曾經整理了百餘位清代、民國年間江蘇人士的對聯集,也如發給我的這個顧複初聯語的文檔一樣,包括關於對聯的出處、記載、考辨、評點等,計劃全部完工後統一結集出版,並與我們中國楹聯論壇的幾個朋友達成了“協議”,介時由我們每人負責一部分進行詳細的校對工作。然而天不假年,這個集子還沒有完成,郭老便辭世了,之後數年也再沒有聽到後續的消息,不得不說是一樁憾事。
05
摘錄部分顧複初聯語如下:
無題
蕭疏外聲利;
剛健含婀娜。
池上
老作諸侯客;
權呼小墨池。
自題生壙
美人名士一抔土;
蜀水吳山萬裏魂。
賀僧含澈六十壽
參有情禪,經滄海水;
具無量壽,如恒河沙。
新都新繁龍藏寺
立不二法門,隻履西來,傳衣南去;
住大千香界,岷山北峙,沱水東流。
潛西精舍
詩思梅花香裏;
禪機流水聲中。
潛西精舍
花竹蔚然深,路轉溪回,惟有伊人自來去;
波瀾不複起,風清月朗,且隨居士證聲閑。
成都大慈寺
六根皆入菩提,行亦得,坐亦得,得無所得,乃為真得;
萬善同歸極樂,生不來,滅不來,來者非來,是名如來。
成都望江樓崇麗閣
引袖拂寒星,古意蒼茫,看四壁雲山,青來劍外;
停琴貯涼月,予懷浩渺,送一篙春水,綠到江南。
薛濤井
彈指數秦年,古意蒼茫,有千裏雲山,青來劍北;
回頭語海客,餘懷浩渺,送一篙春水,綠到江南。
濯錦樓
漢水接蒼茫,看滾滾江濤,流不盡雲影天光,萬裏朝宗東入海;
錦城通咫尺,聽紛紛絲管,送來些鳥聲花氣,四時引興此登樓。
成都杜工部草堂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詩史堂吟廬
眼中突兀見此屋;
獨立蒼茫自詠詩。
古柏亭
柯如青銅根如石;
花為四壁船為家。
成都風神廟
怒者誰邪,看九天雲垂,四海水立。
靈之來兮,有冕旒秀發,旌旆飛揚。
馬王廟
卜王道其昌乎,看天馬來從西極;
此房星之精也,有蒼龍見於東方。
湖北鹹寧鳳雛庵
造物多忌才,龍鳳豈容歸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許三分。
昭烈廟
臣本布衣,一生謹慎;
君真名士,萬古雲霄。
劉備墓
一抔土尚巍然,問他銅雀荒台,何處尋漳河疑塚;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漢代宮儀。